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f6570941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喜好,激发学生多质疑、善思辨、乐想象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作为一个“领导者”,应根据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通过多媒体技术改变学生的机械化学习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由于小学语文教师长期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在教学中,通常以传授知识与完成教学进度为工作目的,忽视了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培养。一旦学生的思维能力受阻,学习成绩也会不尽如人意。随着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从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策略。比如,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授课时,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课本内容有机整合,由量变到质变;另一方面应突破条件限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受到思想上的启迪与创新。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做好知识衔接
  在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样就会制约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当下的课堂教学中,仍会出现教师为了给学生传授更多的语文知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学生被迫学习,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都不高,严重影响了学生应用语文的自主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将课后知识衔接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解读,并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断地进行调整,使学生能适应现代化课堂教学模式。以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为例,很多小学生面对陌生的词语、成语以及句子难以脱口而出。此时,如果教师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语文园地中的词语进行衔接,并借助多媒体,就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灵活运用教材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思维能力的不足,很多教材内容都需在教师的指导下加以深化理解。一旦没有教师与同学的帮助,学习效率就难以有质的飞跃。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时,应将课本内容添加到學生的实际生活与应用中,通过将知识具体化、简单化,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摄入,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认识到知识的价值,进而促进自己思维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学诗歌《敕勒歌》时,教师不能从抽象的概念入手,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微视频、动画的形式把文中的情境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
  (三)运用信息技术
  随着多媒体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可以通过自己的个人微博或微信在网络上与学生交流,从而增加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也可以在网上分享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书籍,供学生阅读。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开拓学生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会因为自身的不足,忽略教材内容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如果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知识,而不注重对知识的创新运用,最终会导致学生的思维结构不合理。因此,教师在面对教学对象时,不能将语文知识简单粗暴地处理,而应将课本由繁到简,把课本的知识结构划分成学生耳熟能详的词语与图画,并通过变通式教学方式,将隐藏的知识点展示给学生,进而丰富学生的阅历与视野。同时,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把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结合,从而实现“教材学习”到“学习教材”的转换。
  三、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儿童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语文课程又是小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学科。由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课本内容的价值,并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制定有效、合理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同时,小学教师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进而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小学)
其他文献
习作教学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内在的认知趣味,对写作的内容及方式产生新奇感.在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语文习作教学方面的一些思考.
期刊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与发展,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国学精神越来越重视,这就对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华民族是经历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语文教学除了要充分发挥教材课文写作范例之外,还需要开掘教学资源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从而促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练习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重要的。片段式的习作练习相较于一整篇的作文练习较为简单,其中所涉及的表达内容较为单一,对于小学生来讲较为容易接受。而学
上海市教委、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近日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为《指导意见》),明确每位教师10年内须有规定的流动记录。  教师确实需要适度流动,这样至少有三大好处。第一,教师流动能优化教育资源,避免优质教师过度集中,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第二,教师流动能使学校师资结构更合理,有些学校教师年龄偏大或者某一学科的教师数量过多,通过
期刊
在教学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现在的家长和老师在某种程度上关系有点紧张,不够和谐。家长和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之间,常因为学生的成绩、行为习惯、责任感、公德心等问题而相互埋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的培养。在新的时代和环境下,班主任应注重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往,促进家校合作,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与家长沟通的语言艺术  对同样一件事的处理,表达方式不一样,效果截然不同,这就是语言的艺
期刊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初中语文传统作业存在的问题出发,以启发性、趣味性和贴近生活为原则,用花样作业来拓展学生作业的增效空间。
基于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将红色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爱国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确
随着当今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竞争愈加激烈,虽然经济全球化面临一些挑战,但各产业链的精细化、全球化的步伐没有停止,为应对这繁复缤纷的世界,合作双赢是我们的理想,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对法治教育的落实,一是各册渗透,确保法治教育不断线;二是专册呈现,突出法治教育的重点。在小学六年级上册法治专册中,就是以宪法精神为主线,突出了国家意识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两个重点。下面,笔者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例,谈一谈如何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开展法治意识的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