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第2趾趾端孤立性纤维源性肿瘤1例

来源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uto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肿瘤,由于其组织学的复杂性及形态学的多样性,临床上常被误诊。目前,足趾SFT在国内外报道较少,笔者现报道1例足第2趾趾端SFT,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进行讨论。1病例资料患者,女,39岁,以“发现左足第2趾肿物5年余近期不适加重”收入院。家族中无类似病史者。患者5年前无意中发现左足第2趾肿物,初始米粒样大小,未及触压痛,无皮肤红肿,左足各趾活动正常,无感觉麻木,后肿物逐渐长大,且按压触痛及
其他文献
本文对黑洞自旋射电噪类星体黑洞的质量和自旋与喷流能量的相关性,Blazar黑洞自旋能量与红移的相关性,射电类星体黑洞自旋与射电噪的相关性,黑洞吸积率与喷流能量的相关性,RL
<正> 在电子电路中,经常应用反馈这一概念,如在振荡电路中为建立振荡必须引入正反馈。在放大电路中,为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稳定,改善失真、扩展通频带、改变输入或输出电阻等,
目的观察距下关节稳定术联合第1跖骨截骨术治疗青少年柔韧性平足合并外翻畸形的效果。方法对12例(24足,10~16岁)柔韧性平足合并外翻的青少年患者采用HyProCure距下关节制动器
清代乾嘉时期是考据学的全盛期,天下学者治学无不以此为宗,戴震是考据学的集大成者.但同时,也出现了自觉与考据学相对立的学者,章学诚和姚鼐是最重要的代表.章、姚走上与考据
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足踝医学专业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中华医学教育在线足踝专科学院、《足踝外科电子杂志》编辑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
本文运用影子价格、消费者剩余理论、引力模型、水利经济学等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尝试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自身效益”三位一体的现代文化产业观出发,对博物馆成本收益分
内翻临床并不多见,大多病例是继发于外翻矫形术后,由医源性因素引起[1]。对于大多数外翻畸形,Scarf截骨矫正已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2-4];但Scarf截骨导
患者,女性,44岁。外翻于外院行骨赘切除、软组织松解手术后趾向内偏斜6个月。足部查体:左足趾向内偏斜,cock-up畸形(跖趾关节过伸、趾间关节屈曲),趾间关节疼痛、僵硬,
患者,女,64岁。2009年因右足外翻行“第1跖骨基底截骨、骨赘切除、跖趾关节外侧软组织松解术,第2趾近节趾骨基底切除、关节成行术”,术后患趾形态恢复正常。术后4个月患足
目的探讨授权健康教育模式对患有足部关节肿胀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伴有足部关节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