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内固定材料临床应用近况

来源 :医学文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had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骨科常用内固定材料有金属和非金属两种,传统的金属内固定材料虽能起到固定牢固的作用,但由于金属自身的缺陷,术后仍需二次手术取出,这给病人的肉体上、精神上、经济上均带来一定的负担.非金属内固定材料日益显出其优越性,其不仅能起到金属内固定材料所起到的作用,还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即不用二次手术,更有利于骨折愈合.可吸收内固定材料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逐步应用于临床[1],1984年芬兰Rokkanen教授首先将可吸收技术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2].我国也于1993年开始临床应用,同样取得了满意的疗效[3
其他文献
就郊区农村地区的糖尿病管理模式进行探索,提出由三级、二级医院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点)联动的全程糖尿病管理模式,总结取得的成效和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中国糖尿病防
8月28日.西南油气田公司首13煤层气井宁210井正式放空点火产气,日产气量约150m^3。宁210井地处四川省兴文县共乐镇,于2012年1月开钻.同年6月完钻,是西南油气田公司部署在四川盆地
水是制药生产中用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原料,不管最终产品是否含有水,只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水就要受GMP的约束,而注射用水作为较高级别的生产用水,其制备、储存和输送分配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指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IPF
高效率的下游过滤工艺开发是高科技生物技术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验证进程,关系到产品的上市能否抢占先机,为企业赢得最大的利润空间。
目的:研究肺癌病人呼吸道内致病菌分布及其药敏情况,为临床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65例肺叶切除术支气管远切端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65例支气管残端细菌培养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南部医联体正式挂牌成立。至此,朝阳区中部、东部、北部、南部4个片区医联体已全部建成,实现了区域医联体的“全覆盖”。朝阳区南部医联体以垂杨柳医院为核心,
1999年,德国盖米集团在“China Pharm”展会上,首次展示了其应用于制药行业的产品。2000年11月,德国盖米集团在上海莘庄工业区投资成立全资子公司——盖米阀门(上海)有限公司(以下
目的:观察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10月一2013年4月陕西省结核病院疾Bactec960培养阳性,菌型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菌株对二线抗结核药耐药性情况。结果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新闻稿称,9月3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的共同见证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董事长周吉平与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康采恩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