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买“工行”,等女儿长大了,收益可以给她做嫁妆。
在四大行上报再融资数额后,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工、建、中、交四大银行总规模为287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用于补充资本金。大型银行再融资问题又一次牵动着市场的神经。
面对各银行融资计划,不论做为普通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最关心的,自然是银行能带给我们多少价值,这才是投资者考虑做它们股东的立足点。
四大行最爱国际投行
建行上市前后,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外资股东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也给建行带来了新变化。
截至目前,建行与美国银行累计完成41个协助型项目、31个咨询型项目、233个经验分享项目,美国银行有超过1550名专家参加了战略协助。开展了5期共43名中层管理人员赴美跟岗培训,近3900名员工接受了由美国银行专家提供的各类培训。目前的中行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中国最大外汇银行的概念上。在努力推动海外业务发展的同时,中行正在加快国内业务的发展。在过去的合作过程中,战略投资者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与内控、财务管理、司库、人力资源、信息科技、战略管理等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领域为中行提供了技术支持,如为中行安排海内外培训,为总、分行管理者和业务骨干提供量身定制的业务技术和管理经验培训。据了解,最多的时候有60多个人在中行办公。
尽管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后来由于自身的原因撤资,但中行与其继续保持着互惠合作关系。中行与淡马锡及亚洲开发银行(ADB)的合作也在继续。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在日前举行的工行2009年股东会上表示,“工行是中国和全球金融业的代表;工行是全世界市值最大,利润最大,存款最多的银行。我相信,这样好的股票,不愁卖不出去。”
人们谈到工行股票,使用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现在买工行,等女儿长大了,收益可给女儿做嫁妆。通俗的表述之中体现出工行的长期价值。
城商行玩个性
南京银行大股东紫金公司以上市银行为平台打造“金融一体化”平台,宁波银行借华侨银行,后期发力。
不论是已上市的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还是已经进入上市倒计时的上海银行,这类城商行不仅在各自的发源地有着较大的市场份额,而且其股权结构的分散性也惊人的相似。
只不过,IPO后的宁波银行股权结构得到了优化,南京银行则偏于弱化。
从城商行整体发展来看,宁波银行在上市后一直保持略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增速,竞争优势是最为明显的一家城商行。
同是城市商业银行,宁波银行的规模远不及南京银行和上海银行。但这并不影响宁波银行的发展与扩张。在网点扩张方面,南京银行和上海银行都重视本土的扩张,而宁波银行和北京银行一样,先开省外的,以省内网点为辅。
在零售业务上,南京银行一贯坚持激进的房贷策略,而宁波银行则以小额信用贷款闻名。
从行业定位来看,南京银行定位国字头企业,靠政府支持力度大些,而宁波银行则定位中小企业。这也使得各自的股权结构也有明显的倾向性。一个是南京市国资集团所属全资子公司,一个是宁波市财政局。
2007年7月,南京银行成为第一家登陆上交所的城商行,随后宁波银行A股公开发行。
两家银行的公告中称,A股发行后,南京银行总股本为18.37亿股。全面摊薄每股净资产为5.08元。
比较两家银行的年报可以发现,2008年南京银行每股派息是0.27元。宁波银行在2009年的每股派息是0.18元,分红对象都是普通股东。
招行大股东23年几乎未变
招行从成立到现在大股东可以说是“一成不变”,其“一把手”招商轮船公司就一直稳坐皇位,招行的发展也越来越蒸蒸日上。
据了解,其在2002年上市至今,基本上每年都会通过转增股等方式报答股东,特别是每年都会有派息这一投资回报动作来“愉悦“股东,最高在2007年度每10股派2.8元。
“目前配股已经完成,暂无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计划,如有需要这也要经过董事会的商讨。而招商轮船局等股东作为招行的忠实后台,一直给予大力支持。这些股东占有招行的股权比例并没有太过集中,这有助于招行在日后股权的多元化发展。”招行董事会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北京银行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双赢
北京银行自上市以来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动力,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不断好转。上市当年2007年的该行营业收入为76.41亿元,利润总额为46.29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4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63元。而2009年营业收入118.9亿元,利润总额71.6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90元。
北京银行在今年3月份表示,计划发行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次级债券,同时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至多人民币200亿元金融债券。
目前北京银行的股票价格维持在13元左右,2008年和2009年进行两次分红,2008年4月为10派1.2元,2009年为10派1.8元,2010年也同样为10派1.8元。
北京银行上市过程中,中外双方的战略合作成为投资者的关注焦点,也成为北京银行品牌的亮点。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曾多次表示,对北京银行与ING的合作成果十分满意,双方高级管理层的重视和畅通的沟通机制为合作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北京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质量与规模得到大幅提升,已经达到国际水平。
华夏、民生分红常年无波动
类似的股权结构隐患,也给两家公司的经营与股东回报打上相似的烙印:战略上没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股东回报上也数量微薄。
比较两家银行的分红派息记录发现,长久以来,华夏、民生两家银行的每股分红上下波动不大,以华夏银行为例,2003年9月每股分红数值是0.13,2008年3月和2010年3月则是0.11和0.13.
华夏银行2009年年报显示,2009年末,华夏银行总资产8454.56亿元,同比增长15.56%;实现利润总额48.28亿元,同比增长20.49%;实现净利润37.60亿元,同比增长22.45%;不良贷款率1.50%,比上年末下降0.3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66.84%,比上年末提高15.62个百分点。
相比华夏,民生银行2009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21.04亿元,同比增长53.51%。实现营业收入420.60亿元,同比增长20.11%,实现每股收益0.63元,同比增长50%。
由于管理成本难降,民生银行自2007年以来,净资产受益率保持连年下滑,从25%到2009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只有13.5%,尽管2009年已宣布改革成功,2009年年报显示管理成本依旧高企。
业内资深人士分析,股东回报上,两家都倾向于扩股,但分红少。由于首钢德银之争,德银与华夏的合作始终无法全面展开,而民生相对分散的股权结构也使得公司的重大决策的意见难以取得一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的发展。
兴业、浦发分红大相径庭
浦发银行9年内虽然先后派现9次,但累计只有不及43亿元,与235.35亿元的融资额相比差距甚远。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又有着相似的背景,兴业银行与浦发银行的发展道路却是极其不一样。
兴业银行于2007年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0.01亿股,每股发行价15.98元,在其年度报告显示,股本分红2009年度、2008年度、2007年度和2006年度的分红分别是:每10股派5元,每10股派4.5元、每10股派3.2元和每10股派2.6元。
从兴业银行的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中发现,2009年兴业对持有公司股份的个人股东、证券投资基金,公司按照10%的税率代扣个人所得税,扣税后实际派发现金红利为每股人民币0.45元,同比2006年的每股0.234元,增长了92.3%;2009年对于持有公司股份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按照扣除10%企业所得税后的金额派发,即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45元,而2006年的利润分配方案是按大股东所持股份,共派发2.028077333股的现金红。
作为股份制银行中上市较早的浦发银行,其股本分红一直成为普通投资者热谈的话题。在浦发银行的1999到2009年的年报中发现,最低分红是2002年的每10股派1元,最高是10送4股派2.3元。在中移动注资前,9年内虽然先后派现9次,但累计只有不及43亿元,与235.35亿元的融资额相比差距甚远,总派现额与总融资额之比只有不到23%。
为解资本充足率之困,浦发股东大会曾于2008年无视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对增发方案一致通过,方案发布当天浦发就出现大幅下挫,收盘下跌了6.98%,而大盘在当天才下跌了2.59%。不过,最值得注意的是,从融资方案上看,其发行对象为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公司主要股东及其他合法投资者。显而易见,最后的买单者还是广大的中小散户。
在四大行上报再融资数额后,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工、建、中、交四大银行总规模为287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用于补充资本金。大型银行再融资问题又一次牵动着市场的神经。
面对各银行融资计划,不论做为普通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最关心的,自然是银行能带给我们多少价值,这才是投资者考虑做它们股东的立足点。
四大行最爱国际投行
建行上市前后,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外资股东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也给建行带来了新变化。
截至目前,建行与美国银行累计完成41个协助型项目、31个咨询型项目、233个经验分享项目,美国银行有超过1550名专家参加了战略协助。开展了5期共43名中层管理人员赴美跟岗培训,近3900名员工接受了由美国银行专家提供的各类培训。目前的中行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中国最大外汇银行的概念上。在努力推动海外业务发展的同时,中行正在加快国内业务的发展。在过去的合作过程中,战略投资者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与内控、财务管理、司库、人力资源、信息科技、战略管理等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领域为中行提供了技术支持,如为中行安排海内外培训,为总、分行管理者和业务骨干提供量身定制的业务技术和管理经验培训。据了解,最多的时候有60多个人在中行办公。
尽管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后来由于自身的原因撤资,但中行与其继续保持着互惠合作关系。中行与淡马锡及亚洲开发银行(ADB)的合作也在继续。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在日前举行的工行2009年股东会上表示,“工行是中国和全球金融业的代表;工行是全世界市值最大,利润最大,存款最多的银行。我相信,这样好的股票,不愁卖不出去。”
人们谈到工行股票,使用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现在买工行,等女儿长大了,收益可给女儿做嫁妆。通俗的表述之中体现出工行的长期价值。
城商行玩个性
南京银行大股东紫金公司以上市银行为平台打造“金融一体化”平台,宁波银行借华侨银行,后期发力。
不论是已上市的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还是已经进入上市倒计时的上海银行,这类城商行不仅在各自的发源地有着较大的市场份额,而且其股权结构的分散性也惊人的相似。
只不过,IPO后的宁波银行股权结构得到了优化,南京银行则偏于弱化。
从城商行整体发展来看,宁波银行在上市后一直保持略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增速,竞争优势是最为明显的一家城商行。
同是城市商业银行,宁波银行的规模远不及南京银行和上海银行。但这并不影响宁波银行的发展与扩张。在网点扩张方面,南京银行和上海银行都重视本土的扩张,而宁波银行和北京银行一样,先开省外的,以省内网点为辅。
在零售业务上,南京银行一贯坚持激进的房贷策略,而宁波银行则以小额信用贷款闻名。
从行业定位来看,南京银行定位国字头企业,靠政府支持力度大些,而宁波银行则定位中小企业。这也使得各自的股权结构也有明显的倾向性。一个是南京市国资集团所属全资子公司,一个是宁波市财政局。
2007年7月,南京银行成为第一家登陆上交所的城商行,随后宁波银行A股公开发行。
两家银行的公告中称,A股发行后,南京银行总股本为18.37亿股。全面摊薄每股净资产为5.08元。
比较两家银行的年报可以发现,2008年南京银行每股派息是0.27元。宁波银行在2009年的每股派息是0.18元,分红对象都是普通股东。
招行大股东23年几乎未变
招行从成立到现在大股东可以说是“一成不变”,其“一把手”招商轮船公司就一直稳坐皇位,招行的发展也越来越蒸蒸日上。
据了解,其在2002年上市至今,基本上每年都会通过转增股等方式报答股东,特别是每年都会有派息这一投资回报动作来“愉悦“股东,最高在2007年度每10股派2.8元。
“目前配股已经完成,暂无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计划,如有需要这也要经过董事会的商讨。而招商轮船局等股东作为招行的忠实后台,一直给予大力支持。这些股东占有招行的股权比例并没有太过集中,这有助于招行在日后股权的多元化发展。”招行董事会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北京银行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双赢
北京银行自上市以来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动力,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不断好转。上市当年2007年的该行营业收入为76.41亿元,利润总额为46.29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4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63元。而2009年营业收入118.9亿元,利润总额71.6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90元。
北京银行在今年3月份表示,计划发行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次级债券,同时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至多人民币200亿元金融债券。
目前北京银行的股票价格维持在13元左右,2008年和2009年进行两次分红,2008年4月为10派1.2元,2009年为10派1.8元,2010年也同样为10派1.8元。
北京银行上市过程中,中外双方的战略合作成为投资者的关注焦点,也成为北京银行品牌的亮点。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曾多次表示,对北京银行与ING的合作成果十分满意,双方高级管理层的重视和畅通的沟通机制为合作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北京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质量与规模得到大幅提升,已经达到国际水平。
华夏、民生分红常年无波动
类似的股权结构隐患,也给两家公司的经营与股东回报打上相似的烙印:战略上没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股东回报上也数量微薄。
比较两家银行的分红派息记录发现,长久以来,华夏、民生两家银行的每股分红上下波动不大,以华夏银行为例,2003年9月每股分红数值是0.13,2008年3月和2010年3月则是0.11和0.13.
华夏银行2009年年报显示,2009年末,华夏银行总资产8454.56亿元,同比增长15.56%;实现利润总额48.28亿元,同比增长20.49%;实现净利润37.60亿元,同比增长22.45%;不良贷款率1.50%,比上年末下降0.3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66.84%,比上年末提高15.62个百分点。
相比华夏,民生银行2009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21.04亿元,同比增长53.51%。实现营业收入420.60亿元,同比增长20.11%,实现每股收益0.63元,同比增长50%。
由于管理成本难降,民生银行自2007年以来,净资产受益率保持连年下滑,从25%到2009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只有13.5%,尽管2009年已宣布改革成功,2009年年报显示管理成本依旧高企。
业内资深人士分析,股东回报上,两家都倾向于扩股,但分红少。由于首钢德银之争,德银与华夏的合作始终无法全面展开,而民生相对分散的股权结构也使得公司的重大决策的意见难以取得一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的发展。
兴业、浦发分红大相径庭
浦发银行9年内虽然先后派现9次,但累计只有不及43亿元,与235.35亿元的融资额相比差距甚远。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又有着相似的背景,兴业银行与浦发银行的发展道路却是极其不一样。
兴业银行于2007年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0.01亿股,每股发行价15.98元,在其年度报告显示,股本分红2009年度、2008年度、2007年度和2006年度的分红分别是:每10股派5元,每10股派4.5元、每10股派3.2元和每10股派2.6元。
从兴业银行的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中发现,2009年兴业对持有公司股份的个人股东、证券投资基金,公司按照10%的税率代扣个人所得税,扣税后实际派发现金红利为每股人民币0.45元,同比2006年的每股0.234元,增长了92.3%;2009年对于持有公司股份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按照扣除10%企业所得税后的金额派发,即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45元,而2006年的利润分配方案是按大股东所持股份,共派发2.028077333股的现金红。
作为股份制银行中上市较早的浦发银行,其股本分红一直成为普通投资者热谈的话题。在浦发银行的1999到2009年的年报中发现,最低分红是2002年的每10股派1元,最高是10送4股派2.3元。在中移动注资前,9年内虽然先后派现9次,但累计只有不及43亿元,与235.35亿元的融资额相比差距甚远,总派现额与总融资额之比只有不到23%。
为解资本充足率之困,浦发股东大会曾于2008年无视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对增发方案一致通过,方案发布当天浦发就出现大幅下挫,收盘下跌了6.98%,而大盘在当天才下跌了2.59%。不过,最值得注意的是,从融资方案上看,其发行对象为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公司主要股东及其他合法投资者。显而易见,最后的买单者还是广大的中小散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