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对江宁大学城内的体育培训市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江宁大学城内体育培训的形式灵活多样;成年人和儿童是主要的培训对象;培训师资良莠不齐;收费标准市场满意度较高,文章还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园区 体育培训 市场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7(c)-0082-03
Investigation of Sports Training Market in Higher Education Parks of Jiangsu Provience——Take Jiangning College Town as the Example
Yao Zengqiang Mao Wenzhong Li Jun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9, 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 has researched the sports training market in Jiangning college town.The result show that the forms of sports training in Jiangning college town are flexible and diversified; Adult and children are main training objects; Training teachers are mixed; Charging standard is satisfactory.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ree new ideas on the subjects.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park; Sports training; Market
自20世紀末以来我国陆续建设了一批冠以大学城、高教区、高教园等名称的高等教育集中园区,江苏省是教育大省,也是高校园区建设较早、规模较大的地区,省内园区的商业区、居住区、中小学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成为一个相对独立且具有显著社会特征的城市板块。随着园区的发展,园区内体育培训的市场也逐渐形成规模,该文旨在对此类园区内体育培训市场的特征和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选取南京江宁大学城内的体育培训机构、培训从业人员、参加培训的人员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数据库中与高校园区、体育市场等相关研究文献资料近百篇,并对其中与该研究联系较多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制定了调查问卷,并通过对相关专家的咨询和访谈对该问卷进行效度检验。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83份,回收有效问卷368份,有效率为96.1%。
1.2.3 访谈法
制定相应的访谈提纲,对江宁大学城内的15个体育培训主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走访,与相关经营者进行充分沟通,了解问卷调查之外的相关信息,为更好地剖析调查结果积累素材,并对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及时访谈。
2 江宁大学城体育培训市场运行现状分析
2.1 培训班的类型及特征
如表1所示,我们对15个培训主体开设的45个培训班的调查显示,目前江宁大学城内培训班的类型主要以个人培训老师开设为主,占到被调查总数的71.1%,访谈中我们也发现培训机构的生源在初期学习之后也很容易流向个人培训老师开设的培训班,这主要是受训人员可以省去一些交给机构的费用,时间和地点方面也更为灵活;培训班有3个月以上的长期班和1~2个月或者随机学的短期班,所占比例基本相同;在培训形式上也基本可以分为1~3个人参加的个人培训和多人集中授课的班级形式,分别占到被调查总数的60%和40%,访谈中我们也发现班级授课对象主要以学生为主,而个人接受培训的人员主要是工作的成年人和一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孩子;关于收费形式大体分为计时收费和整包收费两种,从调查结果看还是以计时收费占比较重,达到57.8%,这主要是跟培训项目和授课形式有一定关系。总体而言,江宁大学城内的培训机构无论从类型、形式、和计费等都没有很强的行业规范,经营模式比较灵活多样,基本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2.2 培训对象的特征
如图1所示,对培训班的学员调查显示,参与体育培训的学员在年龄结构上呈现两头翘的马鞍形结构,小学及学龄前儿童家长都普遍比较重视他们的兴趣培养,占到被调查对象的37.5%,而初中生占比只有10.8%,高中生就更少参与这样的培训,只占到被调查对象的0.6%;应该是由于处在高校集中区域,大学生参与体育培训的也较多,占到15.7%,工作中的成年人由于经济条件相对宽裕和健身需求的增加占比达到35.4%。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参加培训的学员中性别比例明显不对称,女性学员居多,占到60.2%,而男性只占39.8%。
2.3 培训主体师资状况
从表2可以看出,在参与调查的所有培训老师中男女性别比为69∶31,男性还是在这个群体中占到绝大多数,访谈中我们也得知很多女教练在婚后就很少出来兼职做培训了,这跟女性一般在家庭中承担责任较重有关;调查还显示体育培训师资的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基本都具备了大学以上学历,达到了95%以上;在所有被调查的培训教练中,全职从事的只占到23.8%,这一比例说明体育培训教师作为职业社会认可度不高,现在大部分培训从业人员都是学校的体育老师和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在做兼职;就从业年限而言,目前培训市场上80%以上都是从业3年以上具備一定经验的教练,同时还有将近20%的入行1~2年的新手,这说明行业的新陈代谢比较活跃,但同时容易造成培训水平的参差不齐;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是从业教练员的技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训练经历和受教育经历,调查显示目前市场上71.4%的教练员都有过正规专业体育院校(系)的受教育经历,还有19%的教练有过专业队或体校受训经历,就技能水平而言基本可以保证培训水平,尽管如此,走访中我们也发现,由于近些年体育院校的扩招和学生教学质量把控不严,也有些具备良好受教育经历的教练技能水平差强人意,有滥竽充数之嫌。 2.4 收费状况与市场接受度
体育培训的收费因项目和所参加的培训班的等级及规模不同会有很大的不同,但总体而言都会按小时或者一个大周期收费。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总体而言各个项目间培训教练的收入水平相差不大,中等水平教练的每小时收费都在200~300元,但像网球、羽毛球等对场地要求较高需要单独教学或者小班教学的运动项目单个学员付出的学费要比篮球、足球、游泳等集体大班授课的项目多出不少,有的甚至达到好几倍。总的来说,无论是哪个项目,尽管没有严格的收费标准,但由于目前的培训信息很多都是通过互联网发布、老学员介绍,各个培训机构和个人在价格上都算比较透明,而且市场化程度很高,较为符合目前的供求关系。同时也有明显的档次上的差别,对学员及其家长的收费满意度调查显示,有82.8%的人认为收费是较为合理的,这说明单从收费状况而言培训市场运行较为正常。但调查中我们也发现确实有一部分家长或学员认为有些教练技能水平很高,但是教学思路、技巧和方法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说明有些教练缺少教育学方面的培训。
3 发展对策
3.1 进一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及提高高校体育设施的社会化
高校园区属于城市中体育设施相对集中且规模较大、质量较高的板块,但调查中我们发现场地等硬件设施上仍然无法满足培训市场的需求,尤其一些热门项目很多时段根本无法预约到场地,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园区建设过程中没有设置足够的场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高校坐拥大量的体育设施却多数实行的是封闭化管理,没有与社会共享,高校缺乏场馆社会化运行的动力,这就需要园区管理机构在体育设施上加大投入的同时也要积极协调各个高校对体育资源的开放化运作,在保证教学之余能够更多地提高其利用率。
3.2 从政策层面给予培训机构以扶持,引导市场规范化运行
体育培训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单兵作战”的状况,很多培训班的开设都是教练个人的行为,服务质量和标准根本无法得到保证,教学过程中的意外情况也很难得到有效保障,而现有的培训机构所能夠动用的硬件和教练的资源又十分有限,很难形成规模化经营。因此,园区管理层应该在政策上给予培训机构以相应的倾斜,引导市场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3.3 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执业规范及相应的培训
体育培训行业目前还没有准入门槛,从调查走访的情况来看,目前的教学与训练更多的是依靠教练个体的经验,从业人员基本没有针对性的培训,而体育培训的目标人群在年龄、性别、运动基础方面有着很大的跨度,没有经过针对性培训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因此建议应对园区内的体育培训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执业规范和做相应的岗位培训。
参考文献
[1] 孙红,刘霞.江西省体育培训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0(4):111-112.
[2] 卢三妹.广东省少儿体育培训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0,32(4):17-21.
[3] 王秋成.高校体育培训市场资源开发与营销策略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1):126-128.
[4] 張岩.体育市场的内涵和构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11(4):5-12.
[5] 李蓉蓉.江苏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消费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5):96-100.
关键词:高校园区 体育培训 市场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7(c)-0082-03
Investigation of Sports Training Market in Higher Education Parks of Jiangsu Provience——Take Jiangning College Town as the Example
Yao Zengqiang Mao Wenzhong Li Jun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9, 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 has researched the sports training market in Jiangning college town.The result show that the forms of sports training in Jiangning college town are flexible and diversified; Adult and children are main training objects; Training teachers are mixed; Charging standard is satisfactory.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ree new ideas on the subjects.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park; Sports training; Market
自20世紀末以来我国陆续建设了一批冠以大学城、高教区、高教园等名称的高等教育集中园区,江苏省是教育大省,也是高校园区建设较早、规模较大的地区,省内园区的商业区、居住区、中小学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成为一个相对独立且具有显著社会特征的城市板块。随着园区的发展,园区内体育培训的市场也逐渐形成规模,该文旨在对此类园区内体育培训市场的特征和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选取南京江宁大学城内的体育培训机构、培训从业人员、参加培训的人员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数据库中与高校园区、体育市场等相关研究文献资料近百篇,并对其中与该研究联系较多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制定了调查问卷,并通过对相关专家的咨询和访谈对该问卷进行效度检验。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83份,回收有效问卷368份,有效率为96.1%。
1.2.3 访谈法
制定相应的访谈提纲,对江宁大学城内的15个体育培训主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走访,与相关经营者进行充分沟通,了解问卷调查之外的相关信息,为更好地剖析调查结果积累素材,并对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及时访谈。
2 江宁大学城体育培训市场运行现状分析
2.1 培训班的类型及特征
如表1所示,我们对15个培训主体开设的45个培训班的调查显示,目前江宁大学城内培训班的类型主要以个人培训老师开设为主,占到被调查总数的71.1%,访谈中我们也发现培训机构的生源在初期学习之后也很容易流向个人培训老师开设的培训班,这主要是受训人员可以省去一些交给机构的费用,时间和地点方面也更为灵活;培训班有3个月以上的长期班和1~2个月或者随机学的短期班,所占比例基本相同;在培训形式上也基本可以分为1~3个人参加的个人培训和多人集中授课的班级形式,分别占到被调查总数的60%和40%,访谈中我们也发现班级授课对象主要以学生为主,而个人接受培训的人员主要是工作的成年人和一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孩子;关于收费形式大体分为计时收费和整包收费两种,从调查结果看还是以计时收费占比较重,达到57.8%,这主要是跟培训项目和授课形式有一定关系。总体而言,江宁大学城内的培训机构无论从类型、形式、和计费等都没有很强的行业规范,经营模式比较灵活多样,基本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2.2 培训对象的特征
如图1所示,对培训班的学员调查显示,参与体育培训的学员在年龄结构上呈现两头翘的马鞍形结构,小学及学龄前儿童家长都普遍比较重视他们的兴趣培养,占到被调查对象的37.5%,而初中生占比只有10.8%,高中生就更少参与这样的培训,只占到被调查对象的0.6%;应该是由于处在高校集中区域,大学生参与体育培训的也较多,占到15.7%,工作中的成年人由于经济条件相对宽裕和健身需求的增加占比达到35.4%。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参加培训的学员中性别比例明显不对称,女性学员居多,占到60.2%,而男性只占39.8%。
2.3 培训主体师资状况
从表2可以看出,在参与调查的所有培训老师中男女性别比为69∶31,男性还是在这个群体中占到绝大多数,访谈中我们也得知很多女教练在婚后就很少出来兼职做培训了,这跟女性一般在家庭中承担责任较重有关;调查还显示体育培训师资的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基本都具备了大学以上学历,达到了95%以上;在所有被调查的培训教练中,全职从事的只占到23.8%,这一比例说明体育培训教师作为职业社会认可度不高,现在大部分培训从业人员都是学校的体育老师和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在做兼职;就从业年限而言,目前培训市场上80%以上都是从业3年以上具備一定经验的教练,同时还有将近20%的入行1~2年的新手,这说明行业的新陈代谢比较活跃,但同时容易造成培训水平的参差不齐;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是从业教练员的技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训练经历和受教育经历,调查显示目前市场上71.4%的教练员都有过正规专业体育院校(系)的受教育经历,还有19%的教练有过专业队或体校受训经历,就技能水平而言基本可以保证培训水平,尽管如此,走访中我们也发现,由于近些年体育院校的扩招和学生教学质量把控不严,也有些具备良好受教育经历的教练技能水平差强人意,有滥竽充数之嫌。 2.4 收费状况与市场接受度
体育培训的收费因项目和所参加的培训班的等级及规模不同会有很大的不同,但总体而言都会按小时或者一个大周期收费。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总体而言各个项目间培训教练的收入水平相差不大,中等水平教练的每小时收费都在200~300元,但像网球、羽毛球等对场地要求较高需要单独教学或者小班教学的运动项目单个学员付出的学费要比篮球、足球、游泳等集体大班授课的项目多出不少,有的甚至达到好几倍。总的来说,无论是哪个项目,尽管没有严格的收费标准,但由于目前的培训信息很多都是通过互联网发布、老学员介绍,各个培训机构和个人在价格上都算比较透明,而且市场化程度很高,较为符合目前的供求关系。同时也有明显的档次上的差别,对学员及其家长的收费满意度调查显示,有82.8%的人认为收费是较为合理的,这说明单从收费状况而言培训市场运行较为正常。但调查中我们也发现确实有一部分家长或学员认为有些教练技能水平很高,但是教学思路、技巧和方法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说明有些教练缺少教育学方面的培训。
3 发展对策
3.1 进一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及提高高校体育设施的社会化
高校园区属于城市中体育设施相对集中且规模较大、质量较高的板块,但调查中我们发现场地等硬件设施上仍然无法满足培训市场的需求,尤其一些热门项目很多时段根本无法预约到场地,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园区建设过程中没有设置足够的场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高校坐拥大量的体育设施却多数实行的是封闭化管理,没有与社会共享,高校缺乏场馆社会化运行的动力,这就需要园区管理机构在体育设施上加大投入的同时也要积极协调各个高校对体育资源的开放化运作,在保证教学之余能够更多地提高其利用率。
3.2 从政策层面给予培训机构以扶持,引导市场规范化运行
体育培训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单兵作战”的状况,很多培训班的开设都是教练个人的行为,服务质量和标准根本无法得到保证,教学过程中的意外情况也很难得到有效保障,而现有的培训机构所能夠动用的硬件和教练的资源又十分有限,很难形成规模化经营。因此,园区管理层应该在政策上给予培训机构以相应的倾斜,引导市场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3.3 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执业规范及相应的培训
体育培训行业目前还没有准入门槛,从调查走访的情况来看,目前的教学与训练更多的是依靠教练个体的经验,从业人员基本没有针对性的培训,而体育培训的目标人群在年龄、性别、运动基础方面有着很大的跨度,没有经过针对性培训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因此建议应对园区内的体育培训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执业规范和做相应的岗位培训。
参考文献
[1] 孙红,刘霞.江西省体育培训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0(4):111-112.
[2] 卢三妹.广东省少儿体育培训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0,32(4):17-21.
[3] 王秋成.高校体育培训市场资源开发与营销策略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1):126-128.
[4] 張岩.体育市场的内涵和构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11(4):5-12.
[5] 李蓉蓉.江苏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消费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5):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