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等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_BILLGAT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
  入选理由?作为我国第一个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进一步明确了高技能人才及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我国未来10年高技能人才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主要内容?到2015年,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25亿人,其中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达到34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7%左右。高技能人才每两年参加技能研修和知识更新不少于15天,拥有特殊操作法或技能革新、发明专利的高技能人才占所在单位高技能人才的比例不低于50%。到2020年,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4亿人,其中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达到39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左右,高技能人才每两年参加技能研修和知识更新不少于30天,拥有特殊操作法或技能革新、发明专利的高技能人才占所在单位高技能人才的比例不低于80%;全国建成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其中2015年底前,建成400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进一步推动行业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改革培养模式,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类型多样、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公共实训基地。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多元评价制度。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依托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和其他有绝技绝活的技能大师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到2020年底前,全国建成1000个左右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系统。高技能人才开发的政策和法制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
  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
  入选理由?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和重点,通过明确面向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任务、改革创新方向等,对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主要内容?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大幅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推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办学。加强农业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建设,提升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能力。重点办好一批农业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探索有关部门通过合作共建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工作机制,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每年培养农村实用人才100万人,实现2020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800万人的目标。服务现代农业和新一轮“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建设,优先扶持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创建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办好1000个涉农专业点,使其成为培养农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13个粮食主产省、21个重点市和800个产粮大县,600个大城市郊区和蔬菜优势产区要重点办好一批农业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加快建立农业类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对口帮扶农业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点的机制。组建一批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充分发挥农业类行业企业、高等学校、示范(骨干)高等职业学校、科研院所作用,推动农业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点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建立稳定、长效的保障机制。加强农村、农业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使农业职业学校和职业学校涉农专业点教师配备生师比逐步达到20∶1。加强农村、农业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要向农村、农业职业学校倾斜。建立健全有关部门合作共建、共同推进农业职业教育的工作机制。
  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
  入选理由?提出科学构建覆盖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全过程的各项制度,着眼于师资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立足于重点制度的创新。对于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主要内容?完善培养院校招生办法,实行多渠道招收职业教育师范生。在继续做好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毕业生招生的同时,探索招收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行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办法,对非师范类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优异者实行推荐免试录取接受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完善职教师范生实践实习制度,职教师范生在校期间至少应有半年时间到企业实践和职业学校实习,师范生毕业时,既要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也要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建立高层次教师系统培养制度,推进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支持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中办学特色突出、培养质量较高的本科院校提升办学层次。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累计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积极探索新任教师到企业进行半年以上实践后上岗任教的制度。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地方教育事业费和职教专项经费中,都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和基地建设,并做到逐年增长。同时,要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编制、职务制度,确保合格的职业教育师范生优先进入职业院校任教。
  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
  入选理由?行业参与不足、指导作用难以发挥一直来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突破这一瓶颈是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是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的必然要求。为我国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有利的政策基础。
  主要内容?行业是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强化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保证。大力支持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职责;鼓励行业企业全面参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充分发挥行业在人才供需、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专业布局、课程体系、评价标准、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师资队伍、企业参与、集团办学等方面的指导作用。突出重点,在行业的指导下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产教结合与校企一体办学,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推进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进建立和完善“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推进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完善机制,探索和构建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工作体系。切实加强行指委能力建设;各行指委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行业评价制度;健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行业指导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工作的组织领导;转变职能,适应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的新要求。   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
  入选理由?标志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重大项目的全面启动。是“十二五”期间我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的指导性文件,奠定了我国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基础。
  主要内容?2011-2015年,组织45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培训10万名,省级培训35万名,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支持2万名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提高教师的产业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支持职业院校设立兼职教师岗位,优化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人员结构;支持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基地重点建设300个职教师资专业点,开发100个职教师资本科专业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 加强基地的实训条件和内涵建设,完善适应教师专业化要求的培养培训体系。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各5万人参加国家级培训,其中,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培训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务的专业教师,在国家级培训基础上,选派2000名教师到国外进修8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包括国内培训2.25万人、国外培训2500人、企业顶岗培训2.5万人,培训对象为全国非示范(骨干)高等职业学校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务的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对象是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2年以上、35岁以下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各省(区、市)要支持职业院校设立一批兼职教师岗位,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量考评和薪酬补助机制,所聘兼职教师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或者是在本行业享有较高声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特殊技能的“能工巧匠”。
  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入选理由?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视为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重要人才支撑基础。明确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主要内容,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未来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纲领性文件。
  主要内容?将高等职业教育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职业学校布局和发展规模,发挥地方及行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工作中的调控和引导作用,改革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完善学校自主设置、地方统筹、行业指导、国家备案、信息公开的专业管理机制。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通过地方财政支持等政策措施,调动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创新办学体制,鼓励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高等职业学校,鼓励有条件的高等职业学校积极与军队合作培养高素质士官人才,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教学改革。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改革评聘办法,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高等职业学校师资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新进专业教师须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人事管理改革试点。
  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入选理由?未来10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作,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总体考虑,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进步,更是我国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主要内容?坚持学校教育与各类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明确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定位,在各自层面上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完善高端技能型人才通过应用本科教育对口培养的制度,积极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制度。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以内涵建设为着力点,整体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水平。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修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做好专业设置的衔接,逐步编制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初中后五年制和主要招收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要围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接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和继续学习制度,推广“知识+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确定优先发展的区域、学校和专业,规范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强化政府责任,加强统筹规划管理;加大投入力度,健全经费保障机制;重视分类指导,促进学校多样化发展;推进普职渗透,丰富学生发展途径;完善制度建设,优化协调发展环境,全面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
  入选理由?明确我国未来10年高技能人才培养将以技师、高级技师培养为重点,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精湛技艺、高超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技能领军人才,是落实《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时间表和任务图。
  主要内容?重点实施技师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3个工作项目。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作用,加快培养一批具有精湛技艺和掌握新知识、新工艺的技师和高级技师。从2011年到2020年,全国新培养350万名技师、100万名高级技师,使技师和高级技师总量达到1000万人。其中,国家重点支持50万名(每年5万名)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行业(领域)高级技师培训。围绕10大振兴产业、新兴战略性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行业(领域),依托具备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的职业培训机构和城市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重点开展高技能人才研修提升培训、高技能人才评价、职业技能竞赛、高技能人才课程研发、高技能人才成果交流等活动。从2011年到2020年,建设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基本形成覆盖重点产业和中心城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网络。其中,到2015年底,国家重点支持建设4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依托高技能领军人才所在单位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培训、研修、攻关、交流等活动。到2020年底,国家重点支持建设1000个左右技能大师工作室,基本形成覆盖重点行业、特色行业的技能传承与推广网络。   关于印发促进东北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指导意见的通知
  入选理由?“十二五”时期是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加快东北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建立健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制度,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就业意义重大,是实现我国全面振兴的重要战略选择。同时也对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主要内容?主动适应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要求,以就业为导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着力加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着力强化职业素质和技能培养,着力统筹办学资源、优化布局结构和专业设置、突出办学特色,为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更多优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建立和完善适应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产教结合;鼓励重点园区大力发展特色职业教育;大力推进资源型城市职业教育发展;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对外开放合作新模式;鼓励东北有条件地区开展职业教育改革试点;深化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探索完善职业教育投融资机制;开展东北地区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围绕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调整与振兴,大力发展服务于装备制造业的职业教育;围绕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大力发展服务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的职业教育;围绕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特色,大力发展服务于现代农业的职业教育;围绕东北地区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服务业发展特色,大力发展服务于现代服务业的职业教育。
  关于印发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入选理由?明确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目标、原则、管理职责以及监督检查与验收的具体内容,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对于规范和加强示范学校的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效益、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主要内容?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水平为目标,以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重点,以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创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手段为保障,进一步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切实加强内涵建设,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负责制定项目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规范要求,制定项目管理办法等,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省级部门是项目实施的地方行政主管部门。要按要求组织本地区项目学校的申报、评审和推荐工作;负责指导、检查、监督本地区项目学校的项目建设工作;负责统筹落实和筹集项目学校的建设资金,对建设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项目学校举办者是项目学校的主管单位,按要求指导所属中等职业学校进行项目申请,确保落实相关政策;负责指导、检查所属项目学校的项目工作。项目学校法人代表为项目建设主要责任人。项目学校应设立专门机构具体负责本校项目建设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检查等工作。
  出台背景
  自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特别是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以来,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还有许多不适应,主要体现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不强、投入不足、培养培训机构能力建设滞后、对高技能人才的认识仍有偏差等。为贯彻落实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该规划。
  发布时间?2011年7月6日
  出台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新世纪以来,中央已出台8个关注“三农”的“一号文件”,解决“三农”问题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时期,农村工作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对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为了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升农村职业教育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能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联合出台该意见。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5日
  出台背景
  新世纪以来,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通过加强师德规范、建立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开展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等一系列重大举措,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总体上看,制度建设仍然是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存在制度不健全、特色不鲜明、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要求。为实现“十二五”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教育部出台该意见。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4日
  出台背景
  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推动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职业教育发展还存在办学机制不够健全,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等现实问题。为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教育部提出该意见。
  发布时间?2011年6月23日
  出台背景
  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就是教师队伍素质问题,而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教师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培养培训能力弱、培养培训体系有待完善等现实问题,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实现培训一大批“双师型”教师、聘任(聘用)一大批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教师的目标,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教育部、财政部出台该意见。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8日   出台背景
  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任务。为推动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教育部颁布该意见。
  发布时间?2011年9月29日
  出台背景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与加强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为进一步落实到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要求,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教育部出台该意见。
  发布时间?2011年8月30日
  出台背景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高技能人才发展的目标和任务。2011年,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标志着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开始全面实施。为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印发该方案。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
  出台背景
  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有所增强。但与此同时,东北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仍存在若干体制机制性矛盾,对外开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布局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进一步加快东北地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升服务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人才支撑能力,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该意见。
  发布时间?2011年5月23日
  出台背景
  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加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管理,规范项目建设工作,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保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印发该通知。
  发布时间?2011年7月6日
其他文献
房地产“限购令”,其实从汉朝到民国的老百姓,对当下这个“时尚词汇”,早已“耳熟能详”。延续近两千年历史的“限购”方式,是“限成交”,即购房者事先须征得出售方的亲戚、邻居同意,否则成交无效。其目的主要是限制百姓流动,以使政府在收税、征兵等管理上“省心”。  然而,即便是如此“限购”政策,对于元朝到清朝以来的官员,也无权“享受”,因为政府对官员采取的是“禁购”政策。  元世祖忽必烈出台了史上首起针对官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節、灶王节、祭灶。民间认为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所以人们祭灶贴的对联一般都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之类。  祭灶由来已久,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腊月等说法,可能是为了简化统一,易记易行的缘故,民间把灶君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把时间固定在腊月二十四日。南宋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
抗日战争爆发后,长沙成为上海、南京等会战的后方,加之北大、清华、南开3所著名大学迁到长沙,大批文化名人云集于此,使当时30多万人口的长沙骤增至50多万。然而,蒋介石的“焦土抗战”,给繁华的长沙带来了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那是1938年11月13日凌晨,长沙全城放火。大火持续了5天5夜,古城长沙几乎被毁灭殆尽,3000多人在大火中丧生。因12日所发的电报代码是“文”,大火又发生在夜里(即夕),所以此
摘 要:动物防疫工作面临严重困境,原因是认识有误、上级有偏差、形势巨变、体制陈旧。对策一是认识调整,从重发展变为重防疫,从消灭动物疫病变为适度控制动物疫病,把动物疫病由人祸调整为天灾,回归为经济问题;采取综合防疫措施。二是实行重大改革:搞好综合防疫;建立专门的动物疫病预警和处理系统;废除强制免疫计划;科学使用疫苗;鼓励疫苗直送;建立合理规范的奖惩机制,科学考核;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动物防疫的支
历经十多年的研究后,目前通过使用GnRH类似物以诱导母猪在某一特定时间排卵,已经能实现母猪单次定时人工授精(Single Fixed-time Artificial Insemination,sFTAI),从而从单次精确定时的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上获得更高的繁殖率。  2013年9月,获欧盟各国批准用于猪(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的首款GnRH类似物产品——
由普林斯顿大学本杰明·艾尔曼教授参与编写的《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近期将在中国出版。围绕中国史研究,艾尔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有问题的?很多学者认为是鸦片战争,但是我们认为不是。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最根本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太平天国之后,无论是士大夫还是朝廷,都意识到要改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这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命题。孔子在《论语·子路》的第十三篇给了比较详尽的论述。在孔子看来,所谓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就是他文中的君子和士。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谐而不苟同,小人则是君子的对立面,没有原则,盲目附和,甚至是完全复制,小人无法达到君子的和谐于万物、众生的境界。“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孔子说,君子之人,
摘要:回顾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农村经济变革,在新的大好形势下暗藏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从计划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人物进入新时期后有种种不适感,说不清的复杂情绪交织在这类人物群像的内心。对于与社会变革潮流处于精神对垒的这类人物形象,在文学中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立足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深刻挖掘与新时期格格不入的这类群体,对于研究经济变革的深入影响与经济变革中他们的矛盾心理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旧人物”;
我今年已是74岁高龄,当年参与欧阳海大坝(位于湖南桂阳县)工程建设时才20出头,是湖南耒阳县(1986年改为耒阳市)水利局临时抽调的一名普通技术人员,因为特殊的机缘,与华国锋有过三面之缘。第一次见面,事后才知道名字  1963年6月起,耒阳遭受了百年未遇的大旱,旱期长达275天。耒阳县委、县政府一面积极抗旱救灾,一面组织水利调查组到各公社了解、调查水利状况。因为我曾在湖南省水利电力厅干部学校读过书
摘要:政治漫画作为一种多模态隐喻载体,结合了图像和文字两种符号,通过两者的协同合作来构建意义。多模态隐喻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模态,来实现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经济学人》杂志封面为研究对象,将概念隐喻、转喻与政治漫画的特征相结合,对漫画进行细致解读,从而更好地揭示政治漫画背后的意识形态本质。  关键词:政治漫画;多模态隐喻;转喻;批评隐喻  中图分类号:H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