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色彩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and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提倡和谐社会的时代,我们更注重以人为本,强调人文教育。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如此,笔者在这方面也积累了一些认识与做法。在当今时代,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认为就要让语文阅读教学闪耀人文色彩。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人文性的诠释: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笔者认为:一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环境,让学生得到人类优秀文化的教育,受到人类优良品德的熏陶,即“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二是要在教学中积极探究学生的认知、成长规律和心理特征,据此设计、开展教学,把教学的终极目标定在重点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上来。
  我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积极创设优质环境,调动学生阅读兴趣
  
  可以这样说,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因为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集中于阅读,而阅读又是写作的基础。我想我的同仁们一定都为之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为使我们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想教师应该创设环境,调动学生兴趣,这是重中之重。
  不过,培养学生兴趣并非易事,尤其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游戏网络盛行的时候,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很难被调动的。再者,那些鸿篇巨制、古典名著与学生之间还有着时空的距离,学生的“醉翁之意”会在此吗?为此,我“三管齐下”,采取了如下措施:
  1. 积极打造阅读环境,营造阅读氛围
  首先,抓好早读。让教室里飘扬美文之声,就是以课本的文章为起点,补充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或时代美文在班上朗读或播放。七年级上学期以播放录音或老师范读为主,七年级下学期和八年级以学生各种形式的朗读为主(先布置好相关作业),有必要时还利用语文课前五分钟来朗读。常言道:三分文章七分读,这可谓“先声夺人”。其次,在教室里设立书柜,分小说、文史、杂志、报纸四类,书报资源全部由学生提供,资源共享,专人管理,定期更换。再次,常年开展读书活动,进行读书比赛,办读书心得墙报等,积极营造氛围。
  2. 阅读内容的选择以学生的兴趣为主
  七年级我常年开展读书活动,一般一个月为一阶段。月初要求每位同学选定本月自己要读的书,第四周的阅读课就开展阅读心得交流。我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籍时坚持“一主一先”的原则,即以学生兴趣为主,以时文为先,并不强求学生阅读新课标里推荐的名著,有的同学喜欢一些流行小说,只要他认真去读了,只要能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我同样不吝赞词。当然,我会列一个推荐书目表,供学生参考。此外,我还引导学生去读真正的美文,如果有人选择名著去阅读,我会有意加以表扬,以激起更多的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3. 有意降低阅读难度
  像《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名著和《童年》等外国小说,学生兴趣不大,总是读不下去。我就通过以下方法去引导:一是讲故事。把《三国演义》和《水浒》中的一些典型情节编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利用课前五分钟或阅读课时间讲给学生听。二是截取名著的精彩片断,通过朗读或阅读讨论,让学生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产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三是定期出版墙报或学习园地,从多方面介绍学生想知道的名著内容,让学生对名著更容易产生阅读兴趣。
  
  二、挖掘文本内涵,提倡个性阅读
  
  在政治昌明的时代,我们倡导以人为本。语文教育同样在呼唤以人为本,以人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这些年,我在语文教学中努力渗透德育、美育教育,关注文章的情感思想,关注学生的人生思考、价值观念、人格培养,努力使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渗透人文思想。注重引导学生去关注作品的思想性和人物伟大的人格美。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时,我补充了一些描写春秋四季的优美诗文,让学生领略四季自然之美,引导学生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教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时,我由作者谈到作品,并补充了近代、现代、当代的一些例子,说明爱国是一种既普遍又高尚的情感;教学《“两弹”元勋邓稼先》一文时,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去查阅邓稼先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资料,重点谈对邓稼先的了解与认识,引导学生去感受邓稼先对科学的执著、对国家的热爱的伟大人格魅力。
  在课堂教学以外,我还因时制宜、潜移默化渗透人文性。在“5·12”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于5月19日全校向遇难同胞默哀三分钟。默哀后,我把之前精心准备的发生灾区的感人故事,包括教师为救学生英勇献身,年老乞丐、身罹疾患的少年为灾区人民倾其所有等片段读给学生听,使学生身心受到极大的震撼。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学生的个性阅读。第一是让学生自己阅读,得出自己的观点,不包办阅读,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第二是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即使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如果大部分错误,就在课堂上讨论,如果少数人错,课下再单独找与之探讨。第三是引导学生把阅读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背影》时,我布置了一次作业,让学生回去仔细观察父亲或其他长辈的外貌或言行,仿照《背影》写一篇文章,在班上交流。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又提高了阅读质量。
  由于我坚持不懈的努力,现在我班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明显提高,随时可以发现班上的学生在孜孜攻读。随着阅读质量的提高,还出现了一个喜人景象,班上的部分同学尤其是语文兴趣小组的同学向各类刊物投稿的热情空前高涨。在感到欣慰的同时,更坚定了我的探索步伐。真的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没有理由拒绝语文这门学科的。
  (桐城市双港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鲈出鲈乡芦叶前,垂虹桥下不论钱。买来玉尺如何短,铸出银梭直是圆。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双鲜。
据楚天金报报道,昨日中午,几个中学生来到武珞路上的一家影碟店租借影碟,记者发现,在他们相的影碟封面上,“鬼”、“灵”等字眼频频出现。其中的个学生告诉记者,他们都是初一的学生
讨论东北地区的经济周期,首先要确定东北地区确实存在一个经济周期。本题的目的就是分析东北地区经济波动的长期趋势和潜在GDP的变化,观察东北地区经济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
对恒模算法加以改进,以提高其收敛速度和精度。将固定步长优化为基于高斯分布的变步长函数,并对相位偏移进行校正。选择电话信道和瑞利衰落信道,在保证均衡器收敛时均方误差
提出一种人群活动热点区域的识别方法。利用实际电信用户位置数据,使用网格作为地理空间数据的索引结构,对用户移动轨迹数据进行网格划分,进而利用网格密度和种子网格聚类算
红掌细菌性疫病由地毯草黄单胞菌花叶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ronopodis pv.dieffenbachiae)引起.测定了病原菌在PDA、NA、SX、KB、TTC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并初步研究该
阅读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是中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新的课程标准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学
一、 案例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是平等对话的首席。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做一个优秀的“导演”,需要在课堂上多一些“……”,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搭建更多展示的舞台,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放手让他们去探究,让他们产生更多的“?”,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不忘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扶他们一把,给以正确的指导和点拨。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
<正> 《法香》编辑组:最近,我看了武术片《少林寺》,感到其中有些涉及佛教方面的情节安排得不够慎重。比如,影片中有一群头上烫了香疤的青年和尚围住觉远抢狗肉吃、李世民以
<正> 农历二月初八(三月十三日),久雨放晴,阳光普照。在我国南方著名古寺——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内,人流似海,爆竹喧天,香烟缭绕,灯烛辉煌,洋溢着一派宗教的节日气氛。来自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