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支教对自身发展的价值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stdq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到贫困地区支教是教育扶贫的重要措施。大学生支教不仅可以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充实当地学校师资力量,而且能给贫困地区的学生带来新的教育理念。同时,支教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益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在支教过程中,大学生担当精神显著提高,职业定位更加清晰,思想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有利于支教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支教;自身发展;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36-0019-03
  支教活动作为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我国高等院校已广泛展开,并且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大学生支教的意义在于支持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情况,为贫困地区渴望求知的学生带去可贵经历,并为支教学校注入全新活力。于支教大学生而言,无论是长期支教还是短期支教,他们将自己所学所得用到实处,积极践行志愿者精神,为改善地区间教育发展不平衡奉献自己的力量,有益于支教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大学生支教有利于提高自身思想素质
  (一)培养担当精神
  初为人师的支教大学生,他们支教偏远山区,有益于培养自身的担当精神。大学生支教学校一般集中在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生活条件较为艰苦,教学环境比较简陋。为此,支教大学生需克服现实困难,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用自身行动为支教学校带去希望与温暖。此外,支教学校长期缺乏相应的专业教师,导致贫困地区教育落后、学生基础较差等问题。支教大学生深入基层,面对最真实的山区教育,他们首先应当深入思考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思想道德素质。面对我国基层教育现状,支教大学生应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为山区学生树立乐于助人、敬业奉献的榜样精神,并通过与贫困地区孩子的沟通交流,与当地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密切联系,认真倾听他们的内心诉求与对知识的渴望,尽可能帮助当地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支教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对当代社会的认知,促使大学生主动关注社会,在亲身实践中提升社会责任感。
  (二)明确职业定位
  大学生通过支教活动,可进一步认识自己,促使支教大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多数的支教大学生,通过初为人师的体验,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支教大学生通过授课、组织活动来判断自己未来是否适合从事教師这一职业,是否愿意为教育奉献一生,是否产生到边远地区从事教师职业的自觉性,这对促进我国边远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当然,也有一部分大学生通过参与支教活动,深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尚有不足,发觉到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亲和力较差,而无法胜任教师这一职业。总而言之,支教活动是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一次考验,它能让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一个更为清晰的定位。
  二、大学生支教有利于提升和巩固自身知识储备
  (一)提升本体性知识
  本体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任教学科专业知识,它在大学生支教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大部分支教者在支教时所教科目与自身所学专业相符,他们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知识积累。一般来说,支教者在大学课堂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较为全面,但在实际教学中,他们却发现自己在专业知识储备方面存有其他不足,例如对某些知识点理解不透彻而无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教学实际等。这时,就需要大学生查阅相关书籍文献或者向队友、当地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及时查漏补缺,以自我检验、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在支教活动中,大学生把自己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
  (二)提升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主要是指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也称为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这类知识是用来支撑学科内容的条件性知识,它在大学生支教过程中起辅助性作用。支教大学生在授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支教大学生要用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条件性知识来解决学生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支教者的条件性知识得到提升,以此助推支教大学生顺利完成育人成才的教学目标。
  (三)提升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实现有目的的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相关的学科教学法知识。它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其涉及到课堂具体教法等问题,即课堂教学中所运用到的导入、提问、板书设计等。支教大学生在大学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以理论知识为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支教大学生需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实践性知识。
  (四)提升文化知识
  文化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包含教师应当具备的一般性人文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基本的艺术素养。支教大学生在面对中小学生时,需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在学科教学中游刃有余,如此才能给学生更好地传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三、大学生支教有利于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注重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支教大学生普通话标准,语言表达清晰,但具体到课堂教学实践上,他们往往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而教室里的学生却不得其解。这是因为支教大学生对当地学生的学情不甚了解,语言表述过于专业化,致使多数学生无法准确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因此,支教大学生在教学中需快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将专业、复杂的知识浅显、通俗地表达出来,把枯燥无味的知识通过幽默有趣的语言转化过来,以提升自身的语言修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组织管理能力   合格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在支教过程中,大学生要担任与正式任课教师一样的课堂教学任务,有些大学生还需担任班主任工作,这极大地锻炼了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作为课堂的管理者,支教大学生需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堂互动,在学生出现突发情况时,支教者需采取补救措施,及时化解课堂危机。作为班主任,支教大学生除了开展课堂教学之外,还需承担组织班会和学校多种集体活动的责任,多样的活动大大提升了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在支教过程中,大学生需面对多种人群,如当地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只有协调好各方关系才能顺利完成工作任务。支教期间,支教者接触最多的是学生,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與学生积极沟通,既能获得学生的认可,又能收获纯洁的师生情谊。与队友的相处中,大学生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共同完成支教任务,获得真挚的友情。与当地教师的相处过程中,大学生要谦虚谨慎,虚心请教,实现共同进步。与学生家长的接触过程中,大学生要及时相互交流学生的日常表现,以便双方快速了解彼此情况。与学校领导的接触中,大学生要让领导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
  (四)提高自身的毅力
  大学生支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毅力。支教地区一般来说环境较为艰苦,初到支教地区的大学生需有一个适应过程,在日常生活上,他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除了生活上的不适应,支教者还要面对当地教学上陈旧的教学理念、有限的教学设备带给自己的挑战。种种巨大的反差需要支教者学会调整心态,学会适应当下生活,勇敢面对各种困难,实现自身价值。
  (五)培养教育教学能力
  在支教过程中,大学生需要从学生的身份转变为教师,需要具备一名人民教师所应有的职业素养。从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到课后辅导,每一个环节支教者都要认真对待。在课堂教学上,支教者要采用机智幽默的语言化解学生的学习困惑,用有趣的事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安排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在支教过程中,支教大学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提升支教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支教活动对大学生来说是其人生中一次值得珍惜的历练,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提升思想素质、增长知识、提升综合能力、丰富人生阅历、增加社会实践经验,而且为山区孩子带去更多的温暖、知识和快乐,以此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
  参考文献:
  [1]郭建耀,闫   祯.支教实习:实现校地生共同发展的共赢模式[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2).
  [2]付   兰.顶岗支教实习生课堂管理问题的对策[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
  [3]刘   茗,李春晖.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支教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
  [4]李金霞.教师权威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探索,2008,(4).
其他文献
本文回顾和分析了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历程,笔者通过对北京舞蹈学院建院以来的多位芭蕾舞专业老专家的走访与座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北京舞蹈学院芭
目的 构建携带沙眼衣原体L2型主要外膜蛋白 (MOM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为沙眼衣原体的DNA疫苗的研究提供材料。方法 用PCR技术扩增L2型沙眼衣原体MOMP基因片段 ,再将其定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是目前国内外引起性传播疾病最常见的病原体。C.t D~K型引发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在临床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有自觉症状、有的症状隐匿;有
本研究通过对698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医学高职生生涯阻碍知觉的发展现状。研究发现,医学高职生的生涯阻碍知觉处于中等水平,在性别、年级、学生干部经历、家庭教养方式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是适应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要求。伊春市民营经济存在规模较小、技术落后、效益不高
摘 要: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青年教师快速摆脱紧张情绪,弥补教育教学能力、技巧、经验之不足。借助多媒体,巧妙地搭建起青年教师和学生沟通互动的桥梁,使学生沉浸在視觉和听觉的享受中,有助于课堂学习任务的达成。通过对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分析研究,找出它们的不同特点,用科学、先进地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促使青年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