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播麦田杂草发生特点及化学防除技术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播种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三麦以套播为主的栽培模式快速地普及,1997年金坛市套播麦面积已占三麦总面积的95%以上.伴随而来的是麦田草情发生了新的变化,尽管每年采取更新药种大面积进行化学除草,草害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为此,我们连续5年(1993...
其他文献
在宁麦9号产量构成因素中,穗数、每穗粒数对产量有极显著效应,粒重有显著效应.其三元回归方程为:^Y=-863?34+12?61697X1+12?43154X2+11?46142X3,相关系数R123=0?9788??.穗数、粒
我所于1997年实施水稻超高产栽培,种植杂交粳稻泗优523和中籼稻扬稻6号各2.0亩,经实收亩产量分别为760.3KG和722.0KG,取得了预期进展.根据进展实绩,对实施水稻超高产栽培有如
魏曦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热爱祖国,追
作为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在工程制图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
分析了CAD与虚拟教学环境相结合的可行性,构建了基于VR、CAI、CAD的虚拟教学平台,重点探讨了solidworks在虚拟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以反应快速的柔性教学理念为主导的教学新思
通过对江苏省近10年审定的15个晚粳(糯)品种在省区域试验中主要农艺和经济性状资料的分析表明,我省常规晚粳品种由多穗向多穗大穗相结合的类型演变,每亩有效穗和每穗实粒数均
从薯块开始膨大时起,采用遮雨处理,使土壤连续干旱直至收获.以抗旱系数(旱池干产/对照池干产)为主,以分枝数、最长蔓长、茎叶鲜重、绿叶鲜重、薯数及T/R值共6个形态指标为辅,
分析了目前传统非机类工程制图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对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工程制图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提出应该将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学,并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
用生物测定的方法,测定了油菜田除草剂胺苯磺隆在水稻土中的残留和对后茬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南京地区PH中性的水稻土中施用胺苯磺隆30G/HM2,200天后100G耕作层干
采用浸渍法测定了灭虫灵乳油对小菜蛾相对敏感种群、抗溴氰菊酯种群、抗快灵种群及抗DDVP种群的活性.结果表明,灭虫灵对4个种群小菜蛾的活性基本上无差异.田间防治抗性小菜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