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手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d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信息手段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对教学工作起到较好的促进推动作用,广大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其运用的意义和价值,并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有效的运用,让高中语文课堂更加精彩,学生学得更加高效。
  一、信息手段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1.信息手段可以汲取教学经验精华。随着信息手段的普及,网络走进了教学工作。各地各学校和广大教师的经验技巧,可以通过互联网的路径进行分享借鉴。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可以廣泛吸收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在网络中筛选整理出有价值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从而对自身教学工作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2.信息手段可以搜集各类补充信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收录了许多经典的文章,但是仅仅依靠文字进行展示,无法让学生全面了解相关内容。信息手段的加入,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掌控能力,特别是在课前搜集到大量教学信息,既可以是写作背景方面的内容,又可以是教学工作中涉及的一些知识,如文字、图表、音频视频,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发挥补充作用。
  3.信息手段可以强化教学演示效果。信息手段在语文课堂上运用的最广泛形式是影音展示,从文字到图像、声音,从静态的信息到动态的信息,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可以借助信息手段,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和教师进行互动,对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发挥了积极影响。
  4.信息手段可以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除了运用信息手段展示大量的生动信息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无论是配乐朗诵还是情境演示和互动交流,有了多媒体的帮助,更多的鲜活因子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对课文的内容理解更加深入,从而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
  二、信息手段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探究
  将信息手段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广大教师应当强化这一方面的研究。
  1.运用信息手段完善教学方式方法。除了强化对教学对象的研究之外,我在教学中将教学方法的研究也作为重要的切入点,广泛汲取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和自身教学成果结合起来建立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这一方面,信息手段的确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经常上网浏览教学网站,浏览各地有名学校的主页,了解一些知名语文教师的博客等,通过这样的方法广泛搜集各地区语文教师的成功经验和模式进行吸收运用,教学设计的科学性、组织的严密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运用信息手段补充语文教学内容。信息手段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关键体现在对教学的促进效果上。信息手段可以帮助语文教师增加教学信息、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理解的过程中更加有效。例如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教学中,学生对基因组计划的研究非常不熟悉,缺乏深入的了解。对此,笔者运用信息手段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让学生系统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和开展的,研究进程中取得了哪些成果,面临哪些困难,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对人类生产生活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等。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的演示,学生对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高科技研究领域的内容有了深入浅出的了解。无论是在接下来的学习理解过程中,还是在分析探讨环节,学生的思维有效性必将得到快速提高。
  3.运用信息手段增强学生理解效果。信息手段在语文课堂上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补充信息加深理解等路径实现。学生理解出现难度,一方面是因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离得比较远,另一方面可能和学生缺乏直观感知有关。此时运用信息手段帮助学生强化理解效果,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教学《江南的冬景》时,一些学生对江南冬景非常不熟悉,既没有实际看过,又没有通过其他途径进行了解。对此,笔者运用信息手段进行演示,以多媒体向学生形象演示了江南地区冬天的美丽景色。这些画面对学生心理产生的碰撞效果非常显著,他们对江南的冬景赞不绝口,接下来回到教材中进行教学探讨,学生自然而然就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运用信息手段提高课堂热烈程度。高中语文课堂一定不能死气沉沉,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要通过多媒体手段的辅助,让课堂变得热热闹闹。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问题的演示,启发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学生交流回答时的要点重点在多媒体投影中显示出来,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提高学习成果的完善程度。另外,还可以将信息手段与教学的互动环节融合起来,在哪个小组或哪位学生完整回答出问题之后,屏幕上出现礼花四射的场景,这对学生而言也是一次较大的鼓励,在课堂上创设了人人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深入思考的良好情境。信息手段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促进手段,能够强化学生理解的效果,同时帮助教师增强课堂驾驭效果。
  三、几点思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手段,既要注重创新,又要遵循规则,重点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要自主设计。教学所需的各种资料可以自行搜集,教师要尝试自己制作教学课件。在自主制作课件中结合教学的方案编制的需要,加入一些演示的内容,使教案和课件实现无缝对接。二是要科学运用。无论是在运用的时间间隔、运用的时机还是涉及运用的方式等方面,都要坚持科学原则。要合理控制教学课件的运用频率,在画龙点睛的环节使用,达到少而精的效果,既要强化教学效果,又要避免过度占用教学时间。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信息化大潮开始席卷祖国大地,与信息化应用有关的词汇日渐融入百姓生活,信息化已经成为人民改造社会、提高生活质量的有力武器。由于各种不同诸多因素,英语与汉语在信息化应用方面,一些语言和词汇方面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在翻译方面产生不小的困难。缺乏统一的定义、东西方表达差异的不同及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等诸多因素,使得信息化应用中有关词汇与术语的翻译存在大量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
摘 要: 因为没有文字系统,方言语料库通常意味着语音语料库。语音语料库在采集、整理、规范和归档等方面都与文本语料库有明显不同,因此,方言语音语料库的检索、提取和呈现对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另外,方言的内部变异是语料采集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方言语音语料库建设中的常规问题,以赣南客家方言语料库为例,就语音语料库及其检索平台设计与实现过程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 赣南地区 客家方言 语音语料
王崧舟的大名,仰慕好久。毫不隐讳地说,我很喜欢这种上课风格。了无痕迹,人课合一,课堂中体现的文化底蕴、高超的教育智慧,让人惊羡不已。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在常人看来是那么难以驾驭、执掌,而在他的课堂上这一切仿佛都不存在,一首词能被上得这等酣畅淋漓、入木三分,不由得让人叹为观止。  一、语文是动情的真  课堂上王老师一路真情相伴,学生伴情感染、伴情陶冶:  (师创设情境,回答作者是否真的轻离别。)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马克思经典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以马克思对“人”的理解为开始,分析了产生片面的原因,从而提出了解决的方法——消灭旧式分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消灭旧式分工。  关键词: 马克思 《德意志意识形态》 人的全面发展  现时代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袭来,对人的方方面面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些人在高速
摘 要:企业政企关联是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建立的合法关系。政企关联能够推动企业自身不断发展进步,并为企业带来经营活动方面的效益。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更加倾向于建立政企关联,因此本文将以民营企业的政企关联为对象,分析和探讨政企关联对民营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政企关联;企业经营;民营企业  政企关联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在法律法规监督下形成的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必然关系,能够为企业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