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能演的小丑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邓笛
  
  我是利奥宁罗大师。当然,你肯定认识我,我是世界闻名的马格列菲可马戏团的驯狮大师。因为马格列菲可马戏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马戏团,所以我也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驯狮大师。
  马格列菲可马戏团之所以举世闻名,多半是因为我的存在。不过,我们马戏团的魔术师、杂技师和舞蹈演员也都很不错。可惜的是,我们马戏团的小丑演员,我认为,太不怎么样。也有人说,小丑表演是马格列菲可马戏团最值得看的节目。确实,小丑表演会让人发笑。但是,表演小丑是最容易不过的事了,而做一个驯狮大师就不那么简单了。人们花钱到马戏剧场不是来看小丑的,人们是冲着我这个驯狮大师来的!
  


  马格列菲可马戏团的小丑演员名叫林苟。多么愚蠢的名字!我承认,他表演的时候,的确有人乐得大笑,但那多半都是些孩子和个别头脑简单的人。林苟是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家伙,他居然不知道人们来马戏剧场是专门来看我的。多么可笑!每个人都知道,利奥宁罗大师是马格列菲可马戏团的台柱子。
  有一天,林苟居然当着我的面说,他的工作也同样重要。
  “那好。”我回应道,“我们就换一换吧,我干你的工作,你干我的工作!”
  “换就换。”他说,“我要让你知道,人人都能成为一个驯狮大师!”
  “同意!”我说,“我要让你明白,人人都能成为一个小丑演员,做一个小丑演员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我确信,这个转换对我来说,再简单不过了。我只要穿上滑稽的小丑服,在台上翻翻跟头,说几个笑话,就可以了。可是,林苟怎么可能成为一名驯狮大师呢?
  那次演出我先出场。我脸上画着一个大笑面,头上戴着假发,身上穿着黄色的衣服,脚上套着一双大得夸张的鞋子。我一上场,一句话没讲,就听到有孩子笑了。这太容易了。我翻了一个跟头,然后站起来,开始讲笑话。
  没有人笑,剧场里十分安静。我决定再讲一个笑话:“我老婆喜欢吃甜食,越来越胖了。现在她见到蚂蚁,就要把它们弄死,说,这些小东西,那么爱吃甜食,腰还那么细!”
  我说完自己先笑得直不起腰来,我觉得这个笑话太好玩了。可是,当我停住笑,我发现观众中没有一个笑的,整个剧场一片安静。随后,我听到有人喝倒彩,接着更多的人跟着起哄:“垃圾!”“这个小丑太差劲!我们要林苟!”“对,我们是来看林苟的!”“林苟,上场!”
  然后,有人冲我扔起了西红柿。我匆忙退出了舞台。
  “还好。”我心中想,“不管怎么说,毕竟有一些孩子笑了。我相信,林苟今天会更糟糕。”
  主持人报幕了:“女士们,先生们!现在上场的是,驯狮大师——林苟!”场内一片掌声。只见林苟走进舞台,站到我调教的几只狮子面前。场内的掌声更响了!我发现,原来林苟仍然把自己打扮成小丑的模样,只是这个模样让人能联想到我登台表演时的样子。他在取笑我!观众在笑,甚至连狮子也在笑。
  “林苟。”观众们鼓掌喝彩,“林苟,你是最棒的!”
  我非常生气。一个小丑居然敢取笑我这个世界著名的驯狮大师!“不错。”演出结束后,我对林苟说,“你真的做得很好。你为什么下次不再试一次呢?”
  “我很乐意!”林苟说。
  在新的表演到来之前,我没有给狮子吃任何东西。我知道,只要狮子饿极了,它们不但不会听话,而且会发怒。
  一周后,新的演出开始了。林苟还是把自己打扮成既像小丑又像驯兽师的模样走上舞台。我站在舞台一侧,冷眼旁观,等着“好戏”发生。当众狮盯着林苟看时,只见他抬起手,指着我,说了两个字:“大餐!”
  小丁摘自《讽刺与幽默》
其他文献
刚刚过去的2007年,我始终被一种喜庆的意蕴包围着,裹挟着,在频繁的觥筹交错中体会着“幸福”的欢愉。没错,我指的是参加婚礼,或是“金猪宝宝”的满月酒宴。拜猪年所赐,我周围的同事、朋友还有远远近近的亲戚,似乎被丁亥的鼓点击中了一般,在“吉年生吉子”的思想蛊惑下,宏大的人生规划纷纷付诸实施,曾经视婚姻为坟墓者幡然醒悟了,相继踏上了红地毯;曾经视孩子为累赘者醍醐灌顶了,竞相生起了“金猪宝宝”,当上了爸爸
期刊
过一年,年轻一岁,这都是因为衣裳的缘故。除了自己的衣裳越来越多,周围人的穿戴,也是越来越花哨,越来越不分老幼。  逛街女友之一提醒说:“衣服,再好看的也不要多买,因为明年会有更好看的。”  她说得很对,人只有一个,可以穿的衣服却有很多。  在一些美丽的日子里,我们的很多新衣还没上身,季节就过去了。  也有人是一个,衣服也只有一身的时候。中年人会深有体会。有个朋友对我讲过她的故事:伟人去世那年,她正
期刊
1997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1次会议上,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100多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以少数民族城镇的身份进入世界遗产的“独子”。 丽江古城,转瞬间名扬中外。十年后的今天,这份世界遗产仍在向我们诉说其不朽的传奇经历。    上个世纪40年代曾旅居丽江十年的俄国人顾彼得,在他那本写得极精致的书《被遗忘的王国》的结尾,仍念念不忘地叙述说:“我有一种感觉
期刊
上海是一座闪烁于灯火商海中的不夜城,一个聚敛时空跨度和城市交响的动感之都,随手即可触摸到的弥漫于街景和夜空的热浪。竖红横绿,歌雅舞狂,霓影丽霞,诉情酒香,举目灿烂星,俯首处处影,佯眠声声唤,睁眼潺潺行;怀中百日婴,身后老寿星,闪闪时尚女,处处朦胧情。然而,昨天的时髦与流行已经成为今日的回忆与传奇,那许许多多的记忆和传奇凝固成这座城市的丰碑,令几代人陶醉神往。  在这些记忆和传奇中有许多是属于上海的
期刊
我,北京小爷们,土生土长25年,每天在这个拥挤、繁华的北京四九城里工作、生活着。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但无论离开北京多远、多久,却最想念这里的畅快和沉稳,这也造就了北京爷们的气质——大气!  人的生活有主要四部分:工作、家庭、朋友和爱情,我姑且将其称为生活四大件。生活在称为首都的城市,这“四大件”经营得尤为艰辛,而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小爷们,活得就更是难上加难,烦恼无比。  工作竞争的激烈,地球
期刊
朋友在MSN上问我,2007年过去了,你有什么收获啊?比如意外升职,炒股发了大财,买彩中了大奖,又或者哈雷卫星撞地球一样和一段艳遇不期而遇等等。诸如此类,我很努力地想了想,然后有些惭愧地回复他,这些好事都与我无关。我的生活太平静了,平静得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没有溅起一点小水花。  是的,跟那些朋友同学相比,我的生活循规蹈矩,一成不变,没有丝毫的意外和惊喜,仿佛一列火车在轨道上不停地向前奔驰,没有什
期刊
别忘了,拜潜水员为师    到过青岛、大连、北戴河,海边的景致对你来说,也许并不陌生。可到了海南三亚的大东海,你却不由被那里的海滩迷住了。天蓝得浓浓,云白得淡淡,沙细得绵绵,水清得幽幽。高大的椰子树恋人般地相依而立,浓密的三角梅少年般地喜笑颜开……目光所至之处,无一不是一幅幅绝美的图画。  导游小姐告诉我们,到大东海,最刺激的项目莫过于潜水。  脑子里立刻闪现出潜水员在海底自在遨游的优美画面,耳畔
期刊
一直认为旅行是快乐的事,可以结识陌生的人,可以吃到陌生的食物,可以遭遇陌生的景象。有些心情,只有在陌生的地方才能体会,因为陌生,所以自在。几天的旅行,让厦门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朋友说,退休后一定到厦门定居。是啊,厦门干净悠闲而又不失繁华的中心区、清静幽雅的鼓浪屿、漂亮浪漫的环岛路……确实让人流连忘返。  当飞机完全降落到厦门机场地面的时候,面对着窗外干净的城市里被太阳晒得发亮的停机坪,我笑了。
期刊
我的祖上是世代农民,祖祖辈辈以土地为生,到我这辈,才有机会融进城市生活,但从骨子里还时不时地捎带出土老帽的气息,采撷点滴,以飨有兴趣的人们。    吃馄饨吐“虫”    20世纪80年代,升学进城,渐入社会新潮流。  星期天邀同学三五从郊区进城,到午,肚饥,商榷吃馄饨。时不知此食为何物,端上来方悟得,原来扁食馅不满为之。  众皆喜食。我看见有小物若隐若现,脸有难色,心想:不洁食怎能入口?  斟酌再
期刊
1    五月,有风从旷野间吹过。  我们乘车,向北,向北……  一路上,听空气在车窗外流动,发出互相碰撞摩擦的响声。  车窗外是五月的阳光,五月浓浓淡淡的绿,五月无边无际坦坦荡荡的旷野。  五月,我们在大地上奔驰,寻找风的踪迹。    2    我们来到了沛县的歌风台。  我们来到一尊宽额头高鼻梁的塑像面前,看他一手按剑,一手举杯,五月的风扬起他的衣裾。  我们听到了一个浑厚的声音:    大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