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措施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x1987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乳喂养是婴儿最安全、最科学的哺乳方式,。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向全球的母亲倡议:在生命的最初6 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母乳喂养率已回升到60%,而在我国则呈明显下降趋势[1]。因此,如何早期促进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现将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的原因综述如下,
  1.母乳喂养的益处
  母乳有着“五多二少一适宜”的特点:白蛋白、微量元素、乙型乳糖、必需氨基酸、消化酶含量多,维生素D、K 含量较少,钙、磷比例适宜[2],母乳喂养不仅仅为婴儿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基本营养,而且可以增加婴儿免疫力、智力,增进母子感情,促进母体健康。
  2.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的因素
  2.1新生儿家庭对母乳不足存在认知误区
  大量国内外调查研究表明,许多家长是因为母乳不足而放弃纯母乳喂养。这部分家长已接受了母乳喂养知识的健康指导,已知晓母乳喂养的好处及重要性,但由于对母乳喂养知识缺乏不足,不了解泌乳机制,部分产妇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产后3 天才会开始有乳汁,不积极进行早吸吮增加乳汁,造成乳汁分泌不足,或者发现自己奶稀,担心营养不够不敢喂奶,在母乳喂养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就容易选择退缩、添加部分奶粉,甚至完全放弃母乳喂养。
  2.2对母乳喂养信心不足
  产妇的情绪、休养环境影响乳汁分泌。目前许多父母都是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觉得母乳喂养麻烦缺乏耐心或者担心母乳喂养会影响身材而放弃母乳喂养。
  2.3母婴住院分离
  母亲因为新生儿不在身边而懒于定时挤奶送奶,住院新生儿因习惯吸食奶瓶产生乳头错觉,再吸吮母亲乳头时出现烦躁、哭鬧,拒乳而使母亲丧失信心。
  2.4母亲患病不适宜哺乳或新生儿患母乳性黄疸需暂停母乳。
  3.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措施
  3.1加强新生儿母亲及其家人的母乳喂养知识教育
  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多吸吮,频繁吸吮是母乳分泌的关键。医护人员应采取新父母课堂教育、强化训练及母乳喂养卡、电话回访[3,[4]等多种健康教育方式对新生儿母亲及其家人进行母乳喂养的宣教、考核,确保掌握母乳喂养的时机、重要性及意义,掌握母乳泌乳反射的原理,要使家长明白婴儿吸吮活动可刺激机体泌乳素和催产素分泌产生乳汁,而根据机体正负反馈调节原理:在保证母亲正常睡眠、营养和情绪的前提下,机体会根据婴儿的需要量来分泌乳汁,并自己进行动态调节。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母乳是充足的,是能够满足适龄婴儿需求的。家人应尽量创造舒适的环境,保证新生儿母亲的休息和营养足够。
  3.2帮助新生儿母亲建立母乳的信心
  自信心是保证母乳喂养的关键。有的母亲担心分娩初期乳汁不足、乳头凹陷、乳晕皲裂等原因影响新生儿吸吮产生焦虑、忧郁情绪而放弃母乳喂养,医护人员应根据其不同心理表现,联合家人以生动的语言、饱满的信心进行积极的心理支持,寻找新生儿母亲母乳喂养存在的困难,教会母乳喂养技巧,重拾母乳喂养的自信,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3.3 提供母婴住院分离的母乳喂养途径
  母婴暂时性住院分离,病区医护人员积极做好入院宣教,告知新生儿母亲要学会在家里定时挤奶,教会新生儿家属送母乳的方法和母乳的保存及运送的注意事项,确保母乳运送的安全和质量,提高住院患儿母乳的成功率。
  3.4 保证新生儿母亲的营养摄入
  饮食是乳汁分泌的基础,产妇只有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才能满足自身代谢和泌乳的需要。指导产妇及其家属饮食以汤汁为主,多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以利于泌乳。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食大麦及其制品。
  3.5 加强新生儿母乳喂养回访工作
  利用电话回访形式对出院新生儿进行随访跟踪,了解母乳喂养的实施情况与存在问题,给新生儿母亲及家属提供正确的指导,增强家庭母乳喂养的信心和鼓励。
  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生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母乳喂养成功与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要不断发现和总结原因,不断探索各种健康教育方式及护理途径,不断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让母乳喂养惠及更多新生儿!
  参考文献:
  [1]徐韬,于晓松,李晨嫣.我国母乳喂养现状与干预措施[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7):2464 ~ 2467.
  [2]朱毓,万宏伟,黄蓉.产后6 个月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33(8):1176-1181.
  [3]翟逢娣,谢映梅,刘巧,红何,幼鸣,肖鳪玉,.新父母学堂对出院新生儿父母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7):2623-2624.
  [4]皮凌云,吴夏敏.应用母乳喂养指导卡对母乳喂养进行院外护理干预的尝试[J],当代护士,【5】当代护士(学术版).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谈小针刀治疗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效果、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方法:通过治疗52例拇指狭窄性腱鞘炎,3周后随访观察复发率。结果: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是100%和94.23%。结论:小针刀符合外科微创手术特点,具有创伤小,痛苦少,见效快,无需住院,不易复发的优点,值得门诊广泛应用。  关键词:小针刀;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劳损疾病,多发于手工劳动者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各项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事业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是,与此同时,由于患者和家属普遍缺乏医疗常识再加上他们焦虑的心情,十分容易造成紧张的医患关系。另外,医闹的出现更是加剧了医疗纠纷,所以医患关系的调解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各地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非公诉纠纷;医患纠纷;对策  现阶段,医疗纠纷在各大医院是屡见不鲜,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大多数病人或家
期刊
摘要:良好的护患关系是病人早日康复的基石,沟通技巧又是链接护患关系的纽带。这种纽带关系建立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精神科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正确掌握和娴熟的运用各种形体和语言的沟通技巧,使患者处于一种信任、和谐、平等的护患无缝隙的互动平台中,愉快的接受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沟通技巧;护理方法研究  精神科的患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所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导致门诊血、尿、便检验结果不稳定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多年的临床检验实践进行系统总结,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诊血、尿、便检验不稳定的原因。结果 血检方面主要分析了运动、饮食、吸烟与饮酒等8项影响因素;尿检方面主要分析了性别、器皿、饮水、送检时间等4项影响因素;便检方面主要分析了器皿、采取量、食物和药物、送检时间等4项影响因素。结论 门诊检验医疗人员应高度重视导致门诊血、尿、便检
期刊
为进一步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保障患者安全,医院在卫勤中心成立陪检组。陪检组由一批经过专业培训的陪检员组成,为病情平稳且有需要的住院患者提供带领、陪同检查服务。我科有幸成为医院陪检服务实施的试点科室,根据本院的陪检服务规定,浅谈其利于弊:  利:1、因病情需要进行相关医技检查或特殊检查时,根据病情,安排陪检人员陪检。为防范和处理病人在途中或检查时发生意外,保证了医疗护理安全。  2、因为我院的陪检服
期刊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有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法,是应用各种物理方法或天然药物,通过刺激体表穴位以调整脏腑功能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类疗法取材方便,方法简单,费用低廉,适合广大人民群众  医疗保健的需要,也称之为“绿色疗法”。为了促进中医医院突出中医特色,提高疗效,充分发挥中医医疗体系的整体功能,我院根据《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中的核心指标十一:要求科室开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门诊护理的特点、难点,把握其中的规律,探讨强化门诊护理的有效对策,健全各项制度,预防护患纠纷,确保护理安全,提高门诊护理的窗口形象。  关键词:门诊护理;特点;难点;管理对策  随着医疗改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把门诊作为疾病诊治快捷方便的场所。患者在要求门诊医护人员尽快解除他们病痛的同时,还希望护理人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因此,通过分析、探讨,准确把握门诊护理管理的特点、难点
期刊
关键词:护患沟通;信任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由此可见语言是一门深奥的艺术与学问。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即由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替代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医学和护理学关注的对象也有所改变,已从原来的单纯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护士与患者直接接触护士的工作对象是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据调查,临床上80%
期刊
近年来,天门市疾控中心以思想政治工作和科技创新为突破口,深化内涵建设,创新思维,夯实基础,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学习,坚持以“改革、创新、和谐、奋进”的八字方针为行动指南,倾力打造“科学、奉献、凝聚、超越”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氛围,坚持以新的疾控文化理念推动全市疾控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使全市疾控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开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
期刊
摘要:本研究分析总结了今年来门诊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护理缺陷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缺陷原因分析:责任心不强、执行规章制度不到位,无菌观念及医院感染防控观念不强,知识储备不足、药理知识欠缺,健康教育不足、告知缺陷。并针对缺陷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认为加強责任心、提高护士素质,落实制度及改进操作方式,能有效减少静脉输液过程中护理缺陷的发生,保证病人用药准确及用药安全。  关键词:门诊;静脉输液;医患纠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