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龚贤笔墨风格走向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a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龚贤,明末清初画家,金陵八大家之一。龔贤重传统笔墨又注重师法造化,形成了浑朴中见秀逸的积墨法,作品多写金陵山水,长于用墨。龚贤的山水画艺术经历了“白龚”、“灰龚”、“黑龚”三个阶段,最终形成了自成一家的笔墨特色。其用墨苍润欲滴,意境雄浑沉郁。白龚时期龚贤学习董其昌,用笔极简,用简单的干笔淡墨表现山石的结构用靠增加线条的数量来表现山石的厚重。黑龚时期是他作品的成熟时期,这个时期注重墨的苍郁浑厚,画面黑白对比强烈,突出了墨色黑、浓、重的艺术效果,墨色变化丰富自然,气韵生动灵活。通过对龚贤山水画的分析,启发我们在写生和创作过程中更好的继承传统,并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创新。
  笔墨构成了山水画风格外在形态和内在意蕴的表达,山水画语言的形成是艺术创造者与客观世界相结合的过程。而画家的笔墨风格肯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任何人都不能拘泥古法,必须从被描绘的具体事物出发,从所处时代的人们的审美需求和自己独立的个性出发,创造出新的绘画语言。
  白龚时期龚贤用笔极简,黑龚时期注重墨的苍郁、浑厚,画面黑白对比强烈,既注重传统又注重向自然学习,龚贤经过长期对传统笔墨和大自然的探索,创造出了画风独特,具有强烈的黑白关系和厚重秀润的山水画风格。龚贤所营造的境界是令人向往的神秘境界。要学习和运用好积墨法,就必须知道积墨的要领,不是为了变黑而积墨,而是要把山川的雄伟壮丽和人的品德境界相结合,使山水画更有内涵。积墨法不仅仅是一门技法,龚贤在运用积墨法的时候,把它看做是一种手段,他通过描绘的大自然的景象,表现自己的追求和向往,他的绘画风格从传统中来,高于传统,在造型和空间处理上,创造了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新境界,这是中国传统笔墨所特有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龚贤的山水画构图是在“黑”与“白”的对立中博弈。“知白守黑”这一成语源于老之《道德经》中:“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构图的经典理论。从色彩理论上讲,在一组互补色中,当一种颜色的饱和度越大时,其反衬得补色在视觉上就越鲜艳。反之则越灰。黑白两种颜色是一对补色。在一幅画中当黑色越黑时,画上的留白就越显得光亮。反之则越灰。比如,在董其昌的画面上,他所用的墨色多以淡墨为主,所以他的留白也就不是很响亮,他的画面上所呈现的是一种“灰”和“柔”的基调。如龚贤所言:“画石块上白下黑。白者阳也,黑者阴也。石面多平,上承日月照临,故白。石旁多纹,或苔草所积,或不见日月为伏阴,故黑”,山中的亮部正好被安放在树的后面,这样,树的外形便被清晰地呈现出来,同时山也通过黑白的对比将自己推向远方。画家以淡墨涂抹的远山,它加强了画面的完整性,也增加了画面的墨色变化,也是调和强烈的黑白对比的一种手段。
  “黑龚”是龚贤作品中笔墨浓重一路。如《溪山无尽图卷》近乎满实的构图、含蓄浑厚的笔墨、生动熟练的笔法,既表现了江南山水的峰峦浑厚、草木华滋、湿润清新、光影明媚,又有北方山水千岩万壑、沉雄苍莽、大气磅礴、溪山无尽的感觉,最能体现“黑龚”的风格特点。细细体会,此山体的刻画先用凝重简练的线条勾勒轮廓及内在结构纹理,然后用墨按结构皴染。皴法组合,有出有入,有聚有散,有实有虚。笔墨所及,从浓到淡,从湿到干,一遍一遍地皴染积加。山石皴法非常讲究笔路,每次皴笔之间为后面笔墨留有空间余地,第二遍、第三遍以至数十遍多次积加,使山体浓黑透亮,浑沦整体。山石之上的树木亦排列成组,犹如群舞者,左顾右盼,婆娑多情。树木干枝的刻画颇具意象性,只有左右出枝,或皴杆或留白,树叶或点或线 或双钩,与山体结合则增添了无数变化,生动而有序。整体画面由于皴 染充分,似有大气光影笼罩,而黑灰色调更似有铜铁质感,这在传统画作中是少见的。
  强烈的黑白对比是龚贤构图中最为显著的特色在一幅画中“白”色的面积的大小取决于“黑”的面积的大小,在龚贤的画面中黑色的面积要比其他画家来得更大些,相反其白色也就变小了。在大画中,大面积的黑色与小面积的白色的排列对比使画面显得“静穆与沉雄”,在小景中,“黑”与“白”的精致的分割则使其构图有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巧妙的特质。此外也正是由于龚贤画面上的黑,才使其在构图上有了简洁的特点,因为画家需要在“黑”中求层次。于是,整洁的造型便在龚贤的笔墨中被呈现出来,因为只有在黑中求清晰的层次。龚贤山水画构图的这些特点体现了龚贤对他画面经营的追求,也凸显了他经营画面的高深造诣。同时,这样的构成也是龚贤对画面构成要素进行取舍的结果。
  总之,龚贤山水画的画面构成,无论是采用传统形式还是平面构成方式,皆能出乎意外地给人带来惊喜。尤其画家善于利用平面构成元素与山石树木等具体形象相结合,根据构成的需要,前后、左右穿插,在组合中透露出视觉上的距离感和通透感,使得画面空间分明、结构完整。特别在大结构的处理上, 往往是山石、树木“网状”穿插组合,在横与竖的对比中实现连与变的统一,在静与动的环绕中让山水更 有灵性,使画家的心性在山、水、树、石的交错中得以彰显这对于一个生活在数百年前的艺术家来说,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龚贤山水画艺术风格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事。 龚贤说“若大丘大壑,非读书养气闭户数十年未许轻易下笔”可见其对修养功夫的重视。他还说“士生天地间,学道为上,养气读书次之,即游名山大川,出交贤豪长者皆不可少”这说明了其学习修养之途径。龚贤主张“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取证晋唐宋人,则得之矣”,所以他在对大自然的“穷源”“尽势”和消解古法的过程中,成功地从白到黑,从简到繁,从历历分明到浑沦神秘,创造出了前人不曾有过的苍黑、深沉、浑厚、华滋和湿润、清雅、明媚、高洁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高居翰《气势憾人》[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2]龚贤《龚半千山水画课徒稿》[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3]刘纪刚《龚贤》[M].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81.
其他文献
笔者在中国时印象最深的一部电视剧就是日本的《百鬼夜行抄》。这部剧中出现了日本大量的妖怪和灵物。因此笔者对日本的民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我们的生活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现象,而这些现象大部分都和民俗学有很大的关联。人们在各自的生活中对社会全体有什么意义,对此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民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她是以什么为基础展开,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民俗与宗教和信仰有很深的关联。而在世界范围内关于地狱的描
期刊
【摘 要】美国对于鲁迅的译介研究是从1927年开始,发展至今有近百年的历史。尽管美国对于鲁迅的译介和研究尽管范围小、影响力度有限,但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受到当时美国社会背景的影响,鲁迅小说的译介及研究在美国大致经历了萌芽期、萧条期和复苏期三个阶段。文学场中鲁迅小说在美国的译介与研究的状况与当时美国文学权力场的发展变化紧密相关。在本文中笔者简要的分析总结了文学场中鲁迅小说在美国的意见与研究,期以更
期刊
【摘 要】中国戏曲、希腊悲剧和希腊喜剧、印度梵剧被称作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中国戏曲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一块宝石。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外国文化及影视和网络等新媒体文化迅速占领中国市场,使传统的戏曲艺术观众欣赏人数锐减,新一代青少年更是认为戏曲是老古董。为了给国粹以新的生机,在国家的号召和响应下,戏曲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精准化、针对性的进行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加上整个社会对技术方面人才的持续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将掌握一项技能作为立足在这个社会的根本。文学教育在当今社会上的地位变得越来越不受重视,很多年轻人对文学教育的学习都嗤之以鼻。伴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老去,文学教育精神是否能继续的传承下去都变得非常渺茫。而文学教育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如何将文学教育传承下去?如何面对文学教育合法性
期刊
【摘 要】儒家思想作为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思想文化,无疑是影响中国人最大的哲学思想,已经渗透到我们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影作为一种外来物种,早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国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上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我们中国这片土壤中成长起来的电影产业,必然会受到儒家思想的滋养,而且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经过近些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类题材的电影在世界范
期刊
【摘 要】IP是一个自国外进入我国的概念,中文意思是著作权与知识产权,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电影生产领域引入IP理念,导致电影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在IP电影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商业化现象,本文主要研究了IP电影的热潮,希望对我国电影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文化工业;IP电影;剧本改编  最近几年,大量网络小说、综艺、游戏内容引入电影当中,《哈利·波特》
期刊
【摘 要】读过芥川龙之介的短片小说《地狱变》的读者,在对小说进行深入分析后,绝大部分的解读都归结于以下两种主张:唯美主义作品,芥川龙之介时刻围绕“艺术至上”这一主题,并强调为了追求艺术可以牺牲一切,包括人世间的人伦与情感;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芥川龙之介通过画师良秀的悲惨来揭露现实中的黑暗与残酷。为了更深层次的探究作者在《地狱变》中的艺术表达,本文就《地狱变》与艺术至上主义进行阐述,然后从其中的人物关
期刊
【摘 要】《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文章以湘西边城茶峒为背景,以恬静优雅为风格,以散文为风格,以民间的小调为体裁,把湘西边城的美描绘的出神入化。文中讲述的是老船夫和她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亲情,以及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的爱情。沈从文把现实社会中所缺少的唯美,健康,自然表现的淋漓尽致,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所谓亲情,是男女之间的爱情,祖孙之间的亲情,邻里之间的感情,用这份亲情来充分体现人与人之间的
期刊
【摘 要】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导演史上的处女作,它改编自王朔的短篇小说《动物凶猛》。电影为我们讲述了一群处在文革时期,生活在军大院的干部子弟的有血有泪的青春岁月。而本文从电影的色彩、情节等内容进行分析,旨在领略电影中所体现的的隐晦的社会讽刺。  【关键词】电影;文革;讽刺  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的上映在电影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影片虽同样讲述文革时期的故事,却一反大部分“文革作品”的“迫害”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教育心理学家艾瑞克森之个人与社会发展理论和班度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将两项理论结合运用于表演艺术课程的创造性舞蹈课程中,以开发学生肢体潜能,并且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在中职教育教学中,艺术与人文課程备受重视,其中表演艺术课程,除了能提升学生对于艺术的鉴赏能力,更能提升学生身体创造和协调能力,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为行动研究,结合理论与实务,以创造性舞蹈为主轴,辅以艾瑞克森个人与社会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