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以人为本的班级文

来源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ong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是学生活动的最主要场所。如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把班级打造成学生发展的基础平台?我认为关键是遵循人文理念,真正打造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
  联系历史,进一步深刻领悟人本理念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显现,但真正提出人本理念的是西方文藝复兴时期,这一时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伟大发现,即对人本体的发现。而我国在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后,在“五四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进行了一场广泛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我们认识到“人之为人”的根本和意义,即人是精神的人、文化的人,人天生是主体而不是工具,以及人们建立组织是为了促进人的进步与发展。
  但在竞争压力下,班级文化建设经常陷入违背学生人性和压制学生个性的集体无意识禁锢中,导致了班级多重异化状态,如价值与行为异化、过程与结果异化、目的与考试异化等。在这种异化下,学生的成长可能畸变和扭曲,因此,我们要建设以民主平等和科学管理为基础的班级文化。这种文化是一种人人共同成长的文化,是个体之间凝聚共识、促进个性成长的文化。而认识到这一点,是我们重新塑造班级文化的前提。
  聚焦组织,明确在班级组织成长的人性化特点
  任何组织都有价值、行为、能量等12个要素,并在要素构成的系统中实现良性、中性或恶性运作,班级组织也是这样。而一个组织的灵魂就是组织文化,就像人的精神需求要通过文化价值来满足一样,班级文化也必须有这样的生产满足过程。班级文化不仅仅是学校领导文化、班主任文化,更是班级每个成员的价值归宿。只有当新的价值观念把全体学生凝聚在一起时,班级组织的成长与发展才会与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融合在一起,班级和学生才能在互动中不断成长,进而达到建设班级文化的目的。这是建设新班级文化必须实现的自身转变,也是教师必须引领的过程。
  创设模式,规定学校和班级的人性化管理
  首先,建立新的校园文化机制。校园文化塑造班级文化,我们只有在校园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其次,确立新的校园管理原则。要在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组织管理、教师课堂行为、学生行为养成、学生作业评价全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并以此原则为指导,建立校园评价机制,促进学校人性化发展。学校还可建立教师奖励制度、学生参与校务管理制度,逐步实现教育的网络化、互动化和人性化管理。最后,实施新的班级文化规定。如建立班级事务公开与学校事务公开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学生民主决定班级事务制度等,实现班级的良性运作。
  (本文系鹤壁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新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管理艺术”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JKLX-054)
  (责编 侯心雨)
其他文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部署要求和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落实《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师〔2018〕16号)、《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教师〔2015〕5号)、《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教监〔2014〕4号)等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行
期刊
(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军的外公生前在郑州铁路技术学校任教,教龄30年;父亲退休前在新乡铁一中任教,教龄40年;母亲先后在郑州市幸福路小学、郑州市第39中学、新乡铁一中任教,教龄30年。  1981年高考,王军报考新乡师范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圆了自己的教师梦。妻子魏海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南师范大学军事教研室工作。妹妹王红在新乡市卫滨区英才小学任教,是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首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学
期刊
编者按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会议指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降低考试压力。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就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做出了具体部署。  过
期刊
本期嘉宾:  王守虎 濮阳市第一中学数学教师  闫晓华 濮阳市第一中学物理教研组组长  吴明召 濮阳市第一中学思想政治教师  张晓燕 濮阳市第一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  高红艳 濮阳市第一中学历史教师  谢文华 濮阳市第一中学教研室主任  主持人:  宋闯军 濮阳市第一中学副校长  导读:  前不久,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把握作业育人功能、
期刊
今年1月底,收到朱永新老师寄来的新作《未来因你而来》,书名亲切、耐人寻味,扉页上是他的题词“好学校滋养师生,新教育锻造灵魂”。全书共记录了85个人与新教育之间的故事,他们中有中学教师、大学教授、校长、教育局局长、教育家,也有作家、艺术家、企业家、慈善家……几乎包括了新教育所有核心人物和骨干成员。在拜读之际,未来、灵魂两个词一直在我脑海里回响。  未来的教育是什么样?未来教育的灵魂在哪里?新教育二十
期刊
传记文学在众多文学作品中一直有着独特的魅力,传主也多是历史人物、名人大家等。由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共计56万字的李镇西新作《教育的100种可能》,不仅尝试了传记文学的新形式,也再一次刷新了读者对李镇西和他所从事的事业的理解与敬畏。  与其他传记文学不同,《教育的100种可能》收录的36篇人物传记,其主人公清一色是李镇西的学生。他们也许并不是世俗眼光中的成功人士,但他们走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每一个人都努
期刊
保证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关键。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教师是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群体之一,在对河南安阳等七个地市362名幼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中显示,64.7%的教师具有明显倦怠,3.6%的教师具有严重倦怠,这说明幼儿教师每10人中就有7人对工作有中等以上程度的倦怠,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为此,我们尝试通过国培计划中的素质教育课程来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期刊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时,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陶行知到办公室时,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接受批评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   接着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说:“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为他
期刊
在校企深度融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方兴未艾的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对于实用型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此,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更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不断提升中职教育基础能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 年)》也提出了“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当下,“双师型
期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金麦草画是商丘柘城县的传统特色手工艺品,它融合了传统工艺和民间美术,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2007年,柘城金麦草画被确定为商丘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如今金麦草画的传承与发展举步维艰。笔者认为,在幼教专业教学中植入金麦草画项目教学,既对提升幼教专业的内涵建设水平有利,也对改善金麦草画的发展现状有利。   一、将柘城金麦草画引入职业教育必要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