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反应抑制能力的行为学研究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un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抑郁症患者的反应抑制能力情况.方法 应用心理学试验软件E-prime对30名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和年龄、性别、教育等方面与患者匹配的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反应抑制的行为学试验.试验为视觉的Go/NoGo范式,分为普通任务、对高兴情绪的反应抑制任务和对悲伤情绪的反应抑制任务三种.要求被试在看到Go刺激时按键,看到NoGo刺激时不按键.比较被试执行每组任务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结果 (1)在执行对高兴情绪的反应抑制任务时,研究组对Go刺激的反应正确率(0.85±0.12)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0.75±0.15),对Nogo刺激的反应正确率(0.91 ±0.63)显著低于(P<0.05)对照组(0.95±0.05);(2)在执行普通的反应抑制任务时,研究组对Nogo刺激的反应正确率(0.95±0.04)显著低于(P<0.05)对照组(0.97±0.03).(3)无论在执行哪种任务时,两组被试的反应时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与健康人相比,抑郁症患者对悲伤情绪刺激的识别倾向更高,对反应抑制任务的执行能力更低,这可能是抑郁症患者长期情绪低落并且生活、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分析非独生子女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利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对某大学2011级、2012级、2013级本科和研究生新生共1277
各种思想流派不约而同地转回中国,程度不等地接受儒家,这是百余年来中国思想界绝无仅有的,标志着中国现代历史的一次大转折.中国思想界已开始基于儒家思想范式,从新的视野上
真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个词。黑格尔从哲学的认识论和本体论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真的认识论意蕴既包括正确的认知也包括正确的评价,由此真就不再只是关于
毋庸置疑,“无为”,是老子哲学的关键词之一.然而,将“无为”解读为消极遁世的“无所作为”,是对老子哲学的最大误读之一.事实上,“无为”的实质,是顺手自然去作为的手段,其
李贽在其易学著作《九正易因》中,结合对传统与历史的重新考虑和对现实的审视,借鉴熊过和杨万里的以史论《易》之法,从“经史相为表里”出发,以经史一物为原则,引证史实,以史
20世纪中后叶,西方学者对黑格尔承认哲学的重新发现和全新诠释,不仅颠覆了黑格尔作为主体性哲学集大成者的传统形象,而且发掘出黑格尔内蕴的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激进色彩.一般来
在全球化时代,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交往日益频繁,教育多元化趋势也日趋明显.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不少国家将其视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本文通过对国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模式"正对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中国模式"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紧紧依靠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
自汉魏至唐宋,江西一直有藏传佛教思想流传的痕迹。元灭南宋后,藏传佛教正式开启了在江西传播发展的历史,后经明、清两朝持续积累,至民国时期曾呈现出兴盛状态。藏传佛教在江
徐继畲的新世界观念及其“大变局”命题是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链条中一个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是中国近代思想生发、演进中的一个里程碑.徐继畲对世界大势求实求真的探索,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