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儿童当成违法挡箭牌

来源 :青少年犯罪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caodou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儿童作掩护实施违法行为的案件屡见不鲜.近日,发生在上海的一起暴力阻挠警察执法事件引起了广泛热议.令人悲愤的是,无辜的儿童跌落在地.警察和违法者都受到了处罚.但是,网络舆情基本还是理性的,网民纷纷谴责违法者,同情受伤的儿童.rn上述案件仅仅是把儿童当成违法挡箭牌的诸多事件的冰山一角.许多违法者认为怀抱婴幼儿就可以逃避执法,更有违法者利用儿童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怀抱婴儿、怀孕的“两怀妇女”以为法律也拿自己没办法,肆无忌惮地实施盗窃行为;全国各地已经发生数起训练儿童,实施盗窃行为的案件.在司法实践中,还出现了将自己的孩子出租给违法者的现象.
其他文献
当前,中国社会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在这种情境下,公众更便易更自由地发表言论、表现个性行为,这对政府的治理带来了更大的机遇与挑战.而在当今时代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型、
【摘 要】安全保卫工作是当前各单位工作的组成部分,没有一个正常、安全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都无从谈起。本文主要阐述了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  【关键词】学校 安全保卫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1-0187-02     一、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安全保卫工作是当前各单位
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 ,要把我们党建设为“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当好“两个先锋队”永葆党的先进性 ,是新世纪里建设好我们党的
摘 要:在公共场所中,人们日益注重对自己隐私权的保护,在现行体制下,出现了围绕隐私权是否得到保护的激烈争论。笔者从现实出发,结合具体国情,发表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公共场所;隐私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11-0219-01  作者简介:陈俊熹(1998-),男,汉族,湖北黄冈人,兰州大學法学院,法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民商法学。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改革,它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系列的改革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派遣留学生出国、新建
期刊
一块写有“党员诉求站”字样的牌子挂在贵阳市延中街道团结社区的门楣上,社区党员钟敬涛望着牌子深有感触地说:“这下好了,我们的烦恼有人听了,有啥问题也方便向组织倾诉了。
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为复员退伍军人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部门之一,隶属于其下的退伍军人社会工作部是整个美国最大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美国退伍军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