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品德的全面界定应该是“齐家”(家庭美德)、“治国”(社会公德)、“平天下”(环境道德),这就应验了社会上流行的一条规律:孩子如果品德不好——根源在家庭、表现在学校、危害在社会。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完成学生良好品德形成这一艰巨的任务。那么,在这样一种德育网络下,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真正取得小学生德育的最佳效果呢?笔者认为:从细节入手,随时关照他们在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细节,并通过各种细节,引导他们对道德现象进行切身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其行为的优化,应该成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