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腭部口腔侧、鼻侧反向双“Z”成形腭裂修复术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h_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7年7月至1989年1月,应用Furlow反向双“Z”成形术修复腭裂12例。计单侧完全性腭裂7例,不完全腭裂1例,软腭裂2例,双侧完全性腭裂2例。男性7,女性5。最大年龄25岁,最小3岁。效果较满意。本文详细介绍了手术方法和初步经验体会。

其他文献
观察意外死亡正常人(N=10)及烧伤后MOF病人(N=10)脏器含水量的变化。发现烧伤后MOF病人各类脏器中无论有无功能衰竭含水量皆增加,但功能衰竭者高于无功能衰竭者,以脏器血管外水量增加更显著。示烧伤后MOF病人各脏器皆有水肿,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且与其功能障碍程度一致。其残留血液水量变化各异:心、肺及胃肠等表现为充血和/或瘀血,而肾为缺血。脏器含水量的异常变化,可能是MOF的共同病理基础,在烧伤
采用放射免疫法观察测定了1985~1987年5月的34例不同程度烧伤病人T3、T4值的变化,同时通过30名健康人的检测,建立了T3、T4正常值。观察结果表明:烧伤后血清T3、T4测定值低于正常人。但T3的下降趋势与时间呈对数负相关曲线型,而T4呈正抛物线型。烧伤面积越大,T3、T4下降明显。对合并败血症者,T3、T4均有明显降低。T3、T4的过度低下则提示预后不佳。
期刊
本实验采用大鼠体表30%烧伤模型;观察烧伤组、烧伤用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组及正常对照组的小肠丙二醛(MDA)含量、小肠粘膜的Na-KATP酶活性、小肠湿/干重比值和小肠对亮氨酸吸收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烧伤后小肠粘膜Na-KATP酶活性降低,肠含水量增加,和亮氨酸吸收率下降,均与小肠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应用SOD+CAT后,在降低烧伤后小肠MDA含量的同时,减轻了肠道水肿,增
期刊
本文对Dermazin®和10%伏碘软膏在烧伤创面的应用疗效比较,作前瞻性临床研究。发现二者均为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治疗烧伤有效的外用药物。
期刊
期刊
本文为采用改进的系列方法治疗肌性斜颈1083例的10年工作经验总结。此较大例数的疗效有83.4%为优;16.2%为良;0.4%为可;没有一例无效。其方法:(1)游离+切断术。在胸锁乳突肌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切口;分离皮下;切断并游离胸乳锁突肌头侧断端,不缝合颈阔肌。(2)按制定标准彻底松解颈肌。(3)用自制的矫正器(矫正枕和固定带)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提高疗效。矫正器制做简便,使用方便,既能代替石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