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学术期刊的德性之善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klie198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期刊在求真的理性追求之外,需要将德性维度的人文关怀贯穿于编辑出版活动的全过程,以激发多方参与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成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和学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多赢。实现学术期刊的人文关怀要以人为本,坚持作者、编者、读者等相关群体在不同办刊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品格着手强化主体性塑造,从编撰互动、编读互动、撰读互动方面优化主体间性建构,进而以互动方法、技术支持、过程环节、团队管理、形式设计的人性化为保障实现主体关系的人性化整合与升华。
其他文献
“逸乐既非快乐,也非痛苦,逸乐乃是一种超逸之后的平淡,是安静自身的动感,因此没有快乐痛苦,但是有着一种书写的快乐,因为逸之为逸,其本身就是‘乐’,在书写性中二者合一,逸乐乃是书写
近年来,费改税议而不决,对规费征管工作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船民希冀停征,千方百计逃漏缴;少数代征人员、甚至征管人员抢夺"最后的晚餐";征收单位从小团体利益出发,或明或暗地
<内河通航标准>(GBJ139-90,简称<内标>)自1991年施行以来,对促进内河航运的发展及航运的标准化、现代化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水运市场逐渐规范和完善,<内标>依据的主客观条件
通常的作家评传基本上是作家人生的叙述加上对作品的解读与阐述。最近读了贺仲明的《何其芳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以下引文除注明外均出自本书,只注页码),觉得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