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纳达:摩尔人的日与夜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ycsn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想去格拉纳达,是因为中学时在语文课上听到老师放的一首曲子《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课堂上那舒缓悠扬的吉他声将我的心带到了一个遥远而宁静的地方,沉浸到一种忧郁的异域情调中。直到那个在纳塞瑞斯皇宫(Nasrid Palace)的夜晚,坐在四壁空旷的天井中,面对一泓孤独的泉水和头上的深邃夜空,我才深刻的感受到那熟悉的曲调中所蕴含的这座宫殿和这座小城的沧桑。
  从伦敦到格拉纳达有直飞的航班,飞机上坐满了前去度假的人,未必是为了这座小城的历史而去,仅仅它浪漫的西班牙风情和明媚的阳光就足以吸引到被漫长的冬季闷坏了的英国人。
  飞机飞越英吉利海峡,就进入迥然不同的西班牙内陆。褐黄色的土地上点缀着深绿色、星星点点的橄榄树林,间或还会有深蓝色的湖映入视野,色彩对比突兀强烈。看惯了英伦三岛上葱茏的草地和树林,这景象顿时让人感受到这片土地洋溢着的活力和热情。
  从机场到市区的大巴上放着欢快的西班牙音乐,行驶到一半时就可以遥遥望见远处的内华达山脉(Sierra Nevada),零零星星还覆盖着白雪。Nevada在西班牙语里正是雪山的意思,这座山脉拥有西班牙最高峰,海拔3478米,虽然时值四月,山下温度已有20几度,但峰顶上气温也只在零度左右,因此仍有积雪。
  内华达山脉上流下的积雪融水灌溉着它脚下这一片富庶的平原,这里先后来过罗马人、西哥特人和犹太人。公元八世纪,它又迎来了一批来自另一块大陆的不速之客:摩尔人(the Moors)。
  格拉纳达建城史
  摩尔人起源于北非,有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血统,信奉伊斯兰教。公元711年,出身奴隶的柏柏尔人传奇将军塔里克(Tariq ibn-Ziyad)奉倭马亚王朝哈里发之命,率领三百阿拉伯骑兵和七千柏柏尔军队渡海,越过直布罗陀海峡,踏上伊比利亚半岛。传说塔里克在登陆后下令烧毁了船只,并向他的部众发表了一段激昂的演说:“我的战士们,你们无路可退了。你们身后是汪洋大海,你们前面是敌军千万。你们现在唯有靠你们的勇气和忠心来获得希望……”
  这次本来只是为了侦察的出征,却变成了骁勇的摩尔人军队席卷伊比利亚半岛的序幕。在占领直布罗陀之后,塔里克又分兵几路,继续长驱直入,先后占领了科尔多瓦、格拉纳达、托莱多等重镇,开启了他们与基督教徒在这片土地上长达几个世纪的对峙相争。
  公元八世纪中期,摩尔人在位于现在格拉纳达的圣尼古拉广场的地方建立了要塞,成为今天格拉纳达小城的雏形。而犹太人也在附近建立了他们自己的定居地。此后的几个世纪里,格拉纳达一直是倭马亚王朝以及后来的科尔多瓦哈里发国的属地。在这期间,包括格拉纳达在内的安达卢斯地区文化交融非常活跃,基督教徒和犹太人都被认定为受保护群体。
  公元1031年,安达卢斯地区由于内战分裂为数个独立的小国家,各自割据,征战不休。与此同时,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基督教复国运动已日渐发展壮大。公元1212年,由几位基督教国王联手组成的军队在托洛萨战役中击败了统治格拉纳达的穆瓦希德王朝。公元1232年,在内乱中,穆罕默德一世夺得权力,建立起了摩尔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统治时间最长、也是最后的一个王朝——纳塞瑞斯王朝(Nasrid Dynasty)。
  公元1238年,阿尔罕布拉宫的建设开始。因为宫墙是用红土堆砌而成,摩尔人给它取名叫做“红色的城堡”(阿尔罕布拉的阿拉伯语意)。历经170多年的修建,宫殿群在14世纪中期完成。
  然而在这期间,基督教徒的复国运动日渐壮大,包括科尔多瓦和塞维利亚在内的众多摩尔人生活的城市已经先后被基督教徒重新占领,纳塞瑞斯王朝的苏丹却与基督教的卡斯蒂利亚国国王费尔南多三世修好,甚至不惜向后者进贡称臣,让格拉纳达这座摩尔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最后据点多延续了两个世纪。
  那是一个祭典般的黄金时代。格拉纳达成为与阿拉伯世界贸易和交流的纽带,从非洲进口金银,又将本地出产的丝绸和干果出口到非洲各地。绚丽的宫殿与繁华的阿尔拜辛区遥相辉映,从内华达山脉上源源不断流出的积雪融水汇成一股股溪流和清泉,浇灌着达罗河谷两边的沃土。狭长的小路在白色的民居之间百转千回,路边有蒸汽腾腾的阿拉伯风格浴室、香薰缭绕的茶楼、琳琅满目的手工作坊,当然还有肃穆的清真寺。穆斯林、基督教徒和犹太人往来于城中,关系相对融洽,不时也会有市井纷争,但相比于格拉纳达之外的安达卢斯地区此时遍起的烽火兵戈,这里的确算得上是乐园了。
  然而这也是摩尔人在伊比利亚半岛最后的繁华。公元1492年,哥伦布开始环球航行的同一年,摩尔人的纳塞瑞斯王朝最后一任苏丹穆罕默德十二世博阿布迪尔在经历一年多的围城之后开城投降。当交出城门的钥匙后,博阿布迪尔潸然泪下,他的母亲却愤怒地斥责他道:“你现在哭得像个女人,因为你没有像个男人一样去捍卫这里。”
  传说博阿布迪尔离开之前,去到一处山峰之上,最后望了一眼熟悉的阿尔罕布拉宫和它周围的绿色山谷,长叹一声。他被安置在格拉纳达附近的一个山区,但不久就离开了伊比利亚半岛去了摩洛哥。对于这位生于伊比利亚长于伊比利亚的苏丹来说,格拉纳达才是他的故乡,他的祖先所来自的摩洛哥却已是异乡。没有人确知这位苏丹最后的归宿,他留下的那一声叹息却在历史的长河中回荡许久。
  当地人还说,当年摩尔人依依不舍地离开这座他们居住了两个多世纪的城市时,特意带上了他们大门的钥匙。返回摩洛哥定居之后,他们把这钥匙世代相传,期待后世子孙有朝一日会回到格拉纳达,重新拾起他们当年的富足繁盛。在格拉纳达游玩的时候,的确见到不少从中东来的游客,望着那些伊斯兰风格的建筑,眼神里似乎有朝圣的意味。不知道他们中间是不是就有几百年前曾经见证过格拉纳达黄金时代的那些摩尔人的后裔。
  摩尔人仿佛从格拉纳达的历史中消失了,但他们精心建造的宫殿却被信奉天主教的占领者保留了下来,并加以修缮和利用,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一直至今。   小城格拉纳达
  原以为格拉纳达是座安静的小城,结果车到市区里,我却发现完全不是想象中那样。
  大巴车停在市区中心的大教堂旁边,我们一下车就被拿着各种文字的地图的游客淹没了。
  大教堂很宏伟,看上去和其他欧洲城市的教堂没有太大不同。特别之处在于这座教堂是在以前清真寺的原址上修建的。教堂里埋葬着当年收复格拉纳达这块最后失地的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尔和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多二世(Isabella I of Castile and Ferdinand II of Aragon),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曾赞助了哥伦布的探险航海,开启了一个新世界和新时代。
  格拉纳达本是西班牙语“石榴”的意思(又一说Granada之名源自阿拉伯语的Karnattah,“异族人的山峰”之意),也许我们来的季节不对,没看到什么石榴,倒是发现这里到处都是橘子树,浓密的绿叶下掩着金黄的果子和白色的小花,散发出独特的清香。
  复活节中的阿尔拜辛区
  阿尔拜辛区(Albayzín)在1984年同阿尔罕布拉宫以及轩尼洛里菲花园一起,被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这里是一个历史背景丰富的居民区,由摩尔人始建,后来发展成为摩尔人、犹太人和天主教徒杂居之地,白色建筑和石板小路纵横交错,几个世纪过去,仍然保留着中世纪时摩尔人的规划和特色。
  旅游攻略说这片区域比较僻静,要注意安全。平时可能是这样,但复活节假期中这些狭窄小巷里都挤满了络绎不绝的游客,还有拉琴唱歌的街头艺人和卖纪念品的小贩,热闹得和其他旅游景点一般无二。
  在阿尔拜辛区乱走,地图是不怎么管用的,只要看好上山下山两个方向就行了。石板路一直延伸,两侧的白房子院门深闭,院墙之上看见里面茂盛的橘子树,挂着金黄色的果实,让人可以想象到深院里有着同样充满生气的日常生活。虽然这里的居民已经大多是天主教徒,院门上也立着十字架,但这些房屋和巷陌却仍然保留着当年摩尔人留下的风格。
  沿着蜿蜒交错的小路走到最高处,就到了圣尼古拉广场,从这片小广场上可以远眺对面的阿尔罕布拉宫。最美的画面应该是金色的夕阳余辉下的宫殿群,映衬在身后雄伟的皑皑雪山背景下。可惜这个季节要晚上八点过后才能等到日落,我们本来准备下山吃完晚饭之后再上来看日落,却被复活节巡游吸引住了,错过了阿尔罕布拉宫最美的一瞬。
  我们从另外一条路线走下山,到了两山之间的一条小溪旁,繁花杂树相间,有许多游客在此盘桓游玩和用餐。这里的餐厅菜单都大同小异,最典型的就是10欧元的游客套餐,有沙拉、海鲜饭、Tapas拼盘等,味道还不错,只是感觉少了些当地特色。
  傍晚时分,新城广场(Plaza Nueva)附近的一座教堂外围了一大群人,还有乐队待命。晚上八点以后,身穿各色宗教服饰的人开始从教堂里鱼贯走出,红色过了是黑色,黑色过了是蓝色,蓝色过了是绿色……等到不知多少种颜色都走完之后,乐队才开始奏乐,装饰着鲜花和烛台的耶稣灵柩被隆重地抬了出来。原来这天正好是受难节(Good Friday),这场游行便是格拉纳达复活节庆典活动之一。
  与其说这是宗教仪式,不如说是全城男女老少出动参与的集体活动。好多当地的居民把孩子送到教堂门口替他们装扮好,然后就拿着相机站在围观的人群里等着看孩子们出现在游行队列中。
  复活节这样的游行会一直持续七天,每天晚上的主题和路线都不一样。受难节这天是耶稣下葬的仪式,第二天晚上我们从阿尔罕布拉宫出来之后又见到了另一场主题为格拉纳达守护圣母的游行。
  阿尔罕布拉宫的日与夜
  格拉纳达小城特别受游客欢迎,从阿尔罕布拉宫的参观订票就可以看出来。两个月之前,我们在网上订票的时候,阿尔罕布拉宫的全票已经订满了,最后只好分开订了白天参观轩尼洛里菲花园和晚上参观纳塞瑞斯皇宫的票。
  第二天早饭后,我们慢慢地沿着上山小路往阿尔罕布拉宫走去,天气转阴了,上午路上游客也不多,清静之中才真正感受到阿尔拜辛区那些白房子、橘子树和碎石小路的迷人的生活气息。
  轩尼洛里菲花园本身是纳塞瑞斯王朝苏丹们的消夏别墅。在这里,远离了宫殿里的雕梁画栋,自然的花木和流水成为主角。各种几何图案的花园构思精巧,对称美赏心悦目。由于有地形的高低变化,整个花园显得错落有致,非常有层次感,不像一般欧洲园林那么平面呆板。
  最美的当属水渠庭院(Patio de la Acequia),纤细的喷泉、华丽的拱门和各色花草交相辉映,优雅无比。和水渠庭院相邻的柏树中庭则多了一分幽静,高处还有流水阶梯,泉水从两侧淙淙流下,格外清凉。对于来自遥远沙漠的摩尔人而言,这大概就是他们对于乐园的幻想,充满了对水和绿洲的向往。
  从花园还可以远眺对面的阿尔拜辛区,层层叠叠的白房子凑到一起,显得安静祥和。
  到了晚上,我们参观纳塞瑞斯皇宫。夜晚的宫殿虽然游客也不少,但感觉要清静很多。最喜欢的是黄金中庭(Patio of the Gilded Room),一面墙上是传统的雕花纹饰,两侧的墙体则留成空白。我在大理石的地面上席地而坐,对着一泓静静涌出的泉水,望向天井上方深邃的夜空,仿佛能看到这座宫殿里曾经发生过的一个个波谲云诡的宫斗故事和爱恨情仇,以及最后的曲终人散。摩尔人来了又走了,天主教徒来了又走了,没有人成为它永久的主人,只留下这些精美华丽、一如往昔的宫殿,静静地立在那里看辗转起伏、人来人往。
  桃金娘中庭(Patio de los Mirtos)里,一池碧水无痕,倒映出拱门优雅的形状,似乎是在重现沙漠之中那美得摄人心魄的海市蜃楼,让人屏息凝神,害怕一个动静就会让这美景从眼前消失。
  宫殿里还处处可见摩尔人对于他们沙漠故乡的回忆:狮子中庭的细立柱是源于棕榈树的造型,大使厅的屋顶象征着沙漠夜空的点点繁星,淙淙不断的流水更是显露出他们对水的依恋和珍视。
  穿过回廊,只见对面阿尔拜辛区的万家灯火,浪漫优雅,静谧温馨,和白天又是不同的风格。一边是高高在上的深宫寂寞,一边是芸芸众生的人间烟火,不知当年这对望的双方是否也曾有过围城的感觉。
  华美绚丽的宫殿,在夜里昏暗的灯光之下却别有一分凄清哀婉的气氛。也难怪,和所有的宫廷一样,这里也发生过许多残忍悲凉的宫廷斗争。有着美轮美奂的蜂巢穹顶的阿本瑟拉黑斯厅,曾是三十六位阿本瑟拉黑斯家族的贵族骑士们受邀参加宫廷宴会的地方,却因为他们之中有人调戏国王的宠妃,而在此被全部株连斩首。大厅中间的大理石喷泉上被锈渍覆盖,传说就是他们留下的血迹。
  也许是复活节假期的缘故,深夜的格拉纳达小城仍然很热闹,路上的人还很多。四处拍照的游客、有说有笑的年轻人、戴着各种可爱装饰的小孩,都像是刚结束一场盛大的派对,让这座小城的夜晚变得和欧洲其他城市一样,充满着俗世的欢快。而阿尔罕布拉宫那忧郁的氛围和阿尔拜辛区古老的沧桑感则如同一场遥远的梦境一般,烟消云散,恍如隔世。
  美国著名小说家华盛顿·欧文曾经于1829年到格拉纳达游历,被摩尔人历史所吸引,搜集了许多当地的民间故事和历史资料,写成《征服格拉纳达》与《阿尔罕伯拉》两本书。在书的结尾他这样写道:
  “在落日余辉中我来到了道路折入山峦的地方,我停下来最后望一眼格拉纳达。我所站立的小山上能够看到那座城市和周围山峰的美妙景致。这是在传说中摩尔人最后叹息之地叹息山相对的方向。我现在终于理解可怜的博阿布迪尔最后离开时的心情,留在他身后的是一座天堂,而摆在他面前的是崎岖的漫漫流放之路。”
  对于我来说,离别之时,留在身后的是格拉纳达那些被掩映在橘林花丛中、石板小路和白房子之间的历史记忆,不用刻意去记住,恐怕也不会轻易遗忘。而随我一同踏上前路的则是永远定格在脑海中的那些花园、喷泉、殿堂、雕饰……这些景致历经几百年的世事变迁而仍然生动美丽,仿佛一扇连结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门,为尘世间不同信仰却都慕其美名而来的人们构建起永恒不朽的梦幻。
其他文献
老舍,(1899年-1966年),字舍予,多难受啊!”笔名老舍。满洲正红旗人,本姓舒穆禄,生于北京,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的生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中国传统的小年,所以老舍常说:“我的生日好记,过小年,祭灶,那就是我诞生的那天。”2015年1月11日,距离老舍的农历生日还有一个多月,老舍之子舒乙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在彼岸书店聊起了老舍的人生
期刊
裁撤旧兵  签订《马关条约》后不久,清政府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巨额战争赔款。光绪皇帝表态:“从此我君臣上下,希望艰苦一心,痛除积弊,于练兵筹饷两大端实力研求,亟求兴革。”  当时,开源无路,负责筹款的户部马上给光绪皇帝想了个节流的办法,奏称:财政入不敷出,无以为继,请旨将全国绿营一律挑留精壮三成,其余老弱一概裁撤。这个建议,几乎将绿旗兵一网打尽。  是时,甲午新败,社会上的确对以绿旗兵为主的旧军
期刊
对于华西坝,我们是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那里有华西医院,这个医院连续多年排名全国前3位;陌生,就是我们不知道除了医院,这里还有什么,有过怎样辉煌的历史。  在民国,文人称华西坝为“坝上”,就像称上海为“海上”、“沪上”,管杭州叫“湖上”,并以之指代成都。抗战之时,华西坝荟萃了中国最好的五所基督教教会大学,有大学亦有大师,已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地标,完全可以媲美现在人们所熟知的西南联大。  但
期刊
1992年,北京长安街上的黄色“面的”。图/ 王文波/CFP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乘坐出租车出行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90年代初期,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最为常见的一种出租车就是“面的”。为了方便乘客识别,这种小面包车被涂成黄色,人们戏称之为“黄虫”。“面的”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可以乘坐七名乘客,甚至可以运送洗衣机、冰箱等大件物品,十分符合当时百姓的需求。因此,除了地铁和公交车,那
期刊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很多个盛世,有名的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明朝有两个可归入“盛世”的时期:一个是“仁宣之治”,一个是“弘治中兴”。明末清初时,有人也把万历时期也说成一个盛世,但后来又有言论称明朝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此后少有人再把万历朝称为盛世了。  明朝治世:仁宣之治  仁、宣,指的是明代第四位皇帝仁宗朱高炽和他的儿子宣宗朱瞻基。仁宣之治与其他盛世有一个很明显的不同:它的
期刊
20世纪20年代,京剧《四郎探母》剧照。谭小培饰演杨延辉,张春彦(左)饰演杨六郎。图/FOTOE  杨延昭(在民间,常被称之为杨六郎)是杨家将的第二代,他的敌人是辽军。宋真宗咸平二年七月(999年),宋廷调杨延昭为保州沿边都巡检使,负责保州、安肃军梁门和广信军遂城三地的军事防御。这三个地方大概相当于今天河北保定市以及保定市辖徐水县地界。  杨延昭调任保州那年冬天,辽军南下攻击遂城(威虏军)。其地理
期刊
四川,古时称蜀地,创造了灿烂、独特的古代文明。传说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为自己的儿子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子为妻,昌意居住在若水,生下了儿子——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颛顼,治水的大禹即是颛顼的后代。这些传说暗示了蜀地与中原文明的交流开始得很早,只是这些交流零星洒洒,断断续续。由于蜀道艰难,并且中原王朝往往认为蜀地为蛮夷之地,文明的交流只是蜀地向中原王朝献出奇珍异宝,中原文明始终没有走进蜀地,这也造成了古蜀文
期刊
追溯至商朝的甲骨文,汉字已知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事实上,甲骨文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文字系统,汉字的源头,恐怕还在更为遥远的新石器时代。那些刻在牛肩胛骨和乌龟壳上的文字,只是由于它们坚硬的载体而被保存了下来;甲骨文之外,应该还有丰富的历史环节。  谈到甲骨文,人们常会觉得它们艰涩难认,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字差距很大。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甲骨文与今天的汉字已十分相似,与许多繁体字结构上更是基本一致。
期刊
清代檀香花鸟扇,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图/FOTOE  从古至今,扇子一直是人们在夏天驱暑纳凉时不可或缺的日常物品。  扇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文字记载上看,早在尧舜时期便出现了扇子。《说文解字》中说:“萐,萐莆,瑞草也,尧时生于庖厨,扇暑而凉。”萐莆叶便是最早制做扇子的材料之一。在人们使用竹子做扇骨之后,扇子便有了古代的称呼“箑”。另一位古代先贤舜,也被古人认为是制作扇子的始祖,晋朝崔豹在《古
期刊
但李从珂来到洛阳后,李嗣源责令他回自己在京师的府邸,暂时拒绝入朝请见。李嗣源似乎有意在等待杨彦温的到来,以了解事情真相,暂时不理李从珂,也是做个姿态给安重诲看。  药彦稠率兵攻河中,五日攻克。但他却给明宗李嗣源送来了杨彦温的人头。李嗣源大怒,但已经没有办法。  当时就有一种议论认为:后唐明宗时,四海安静,恬然无事,兵戈已息,而河中又不是边郡,更靠近国门,一个小小的衙内指挥使,怎么敢如此狂悖,向帝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