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是整个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党和国家对文化工作越来越重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文化工作作为国家“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逐步形成了新的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也开创了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党的十六大要求“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发掘和保护”。2009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对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做出重要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把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①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杨志今同志在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强调:“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工作是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必须要加强制度设计、善于开拓创新”。这里强调的“开拓创新”正是本文要加以探讨和赘述的。这里充分体现的是我们党对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国家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坚强决心,更是少数民族文化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的特殊重要意义。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性后,鄂尔多斯市文化局在准确把握鄂尔多斯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于2011年年初编制了《鄂尔多斯市“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同年5月,鄂尔多斯市被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确定为“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一。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鄂尔多斯地区的博物馆旅游发展已然处于一个重要的创新时期,目前的突出问题是如何创新、开发、激活博物馆的旅游价值,并形成旅游产品的核心吸引力,从而实现博物馆科学的蓬勃有序地发展。本文试以一个文化实践者身份从鄂尔多斯地区的民族文化性、地域特殊性、社会公益性等几方面来分析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创新方法及现实意义,以此确立博物馆在旅游创新开发模式上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