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爱情不电影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气球、没有鲜花,没有钻戒,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影片所要传达的动人故事与真挚情感。
   作为一种越来越被时尚新人接受的“高端婚庆视频”,爱情电影这种独特的形式着实让爱电影的青年男女们过一把“演技派”的瘾。
  北京影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推出的“新婚恋电影”项目融合前期策划、爱情电影、婚庆现场等一系列内容,为新人提供全新的婚庆概念,打造与众不同的爱情电影,更为当下婚庆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 突破传统
  
  目前,我们常见的婚礼爱情电影其创作思路通常是将新人从相识、相知、相恋,最终步入婚姻殿堂这一系列恋爱经历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加以提炼,最终串联成整部影片。这种创作形式的最大特点,是将新人情感历程直观呈现给观众,在满足观众好奇心的同时也增进大家对新人的了解。然而,这种创作形式也有局限性。我们知道,对于一部婚礼爱情电影,其最大片长不宜超过20分钟,否则会对婚礼仪式的整体进程产生影响。在如此短的时长里,要展现两个人恋爱历程的不同阶段,则留给每个事件的发挥空间都非常有限,一旦节奏把握不好,很容易使整个影片成为一篇流水账。
  因此,影润文化希望能够在这一传统模式上有所创新,采用故事片的创作手法,通过对发生在两人之间单个事件的深入刻画,来展现两个人的人物性格及情感。从另外一点考虑,影润文化也希望最终作品的受众范围不仅限于新人的亲友,而是任何人都可以把它当做一部情节短片来观看,但这也对影片在剧本创作、场景设计、拍摄与制作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影润文化作为一家专业影视制作公司,业务范围涵盖了个人影视制作、商业影视制作以及电视节目外包等,因此,影润文化团队在婚礼爱情电影的创作过程中采用了很多在商业影视制作中的流程与经验。
  
  >> 创作剧本
  
  经过沟通,客户对于影润文化选取单个故事拍摄的方案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提出了他们的想法,比如希望剧情的发展具有曲折性,影片风格略带忧郁色彩等。在创作形式上与客户达成一致后,接下来就是对影片故事原型的发掘。这里,影润文化采用了电视访谈形式。这种方式有两点好处,一是,客户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能够更直接提供所需信息;二是,通过架设在访谈现场的摄像机与灯光,让新人逐渐适应面对镜头的感觉,使他们在后期表演中更加自然。
  通过访谈,客户会传递出大量信息,创作人员则要能够发现其中的闪光点。最终,“旅行”这一话题成为了影润文化发掘的重点:两位新人中女孩热爱旅行,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男孩曾经只身前往女孩旅行的目的地,为女孩带去惊喜。经过对事件细节的深入了解,团队决定以此为故事蓝本展开创作。对于电影这种表现形式,它允许在故事中加入虚构的情节,使影片更具戏剧性。具体到婚礼爱情电影,在对剧情适当加入虚构内容的同时不应违背人物的真实个性,否则就失去了影片拍摄的本意。
  结合两位新人的真实经历,影润文化对影片故事内容进行了二次创作。首先,在篇幅上将整个故事的发生时间限定在一个双休日的周末里;在剧情上,以男主角彻夜加班作为影片的矛盾冲突点,借此体现出现代年轻人普遍面对的竞争压力;此外,引入微博作为串联整个影片的线索,让电影更具时尚感。影片对白设计对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性格都有重要作用,然而考虑到两位新人均非专业演员,所以影润文化在对白设计上多以简短、生活化的语言为主,同时尽量采用旁白代替对白,减少新人在表演时的心理负担。
  剧本创作离不开客户参与,只有当影片故事情节充分满足客户心理期望时,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出他们的表演欲望。经过创作团队的不断完善,这部爱情电影的剧本最终成形,并取名为《愿•旅程》。
  
  >> 确定场景及分镜头
  
  剧本确定后,接下来的工作是选择拍摄场景并制作分镜头脚本。根据客户要求,《愿•旅程》以山东青岛作为影片拍摄城市。尽管团队中的不少成员都曾去过青岛,但为了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导演与摄影师在影片开拍前专程前往青岛对其旅游景点做了全面细致的踩点工作。从八大关到石老人,从劈柴院到观海山,青岛的美景让人目不暇接。影润文化先期总共罗列出了16个景点作为候选拍摄场景,结合剧情和片长需要,最终筛选出12个场景进行拍摄。如此众多的场景,分布在青岛的不同城区,这就要求创作团队在正式拍摄前就必须把整个拍摄行程精确的规划好。《愿•旅程》这部作品前期拍摄周期计划占用两个周末的时间:周五晚上由北京飞往青岛,周日晚上乘动车由青岛返回北京,这样的安排使得影润文化能够更加真实地按照剧情的时间顺序进行拍摄,同时也为各种意外情况留出足够的余量。不少观众在看完《愿•旅程》后,增加了前往这座城市观光的兴致。
  根据剧本以及场景的设定,导演将与摄影师一起对影片的分镜头脚本进行编排。在爱情电影的分镜头设计中,有两点因素需要考虑,首先,是对影片中男女主角戏份的比例有侧重的进行分配。通常情况下,女生会有更强烈的镜头表现欲,所以影润文化往往也会为她安排更多的拍摄镜头。另外,就是要避免过多地使用长镜头对人物进行描写,对于非专业演员而言,长镜头更容易暴露其在表演上的缺点。
  至此,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一部创作精良的婚礼爱情电影,从策划、拍摄到制作都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因此,影润文化建议新人应为其婚礼爱情电影预留出不少于两个月的制作周期。
  
  >> 正式拍摄
  
  有了前期策划阶段的多次接触,影润文化与新人之间建立起了融洽的合作关系。根据异地拍摄的实际情况,影润文化为《愿•旅程》组建了由导演、摄影师、摄影助理以及化妆师构成的小型摄制组,加上影片的男女主角,共同组成了一个团队。此时,大家心中只有同一个目标,就是把影片拍摄好。
  由于影片的拍摄时间与剧情的发展时间基本一致,使得男女主角更容易融入到角色中。有了前期录制访谈节目的经验,两位新人逐渐消除了在镜头前的拘束感。在拍摄过程中,导演除了不断鼓励,还会时常为新人安排一些花絮镜头,使现场气氛轻松愉悦。便随着美丽的风景及曲折的剧情,男女主角在影片拍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较高兴奋度。
  在以往的爱情电影中,拍摄场景多会选择空旷的环境作为背景以表现出干净唯美的画面。而对于以刻画故事为主的影片,则必须要在镜头中引入更多的社会元素以提高作品的现场感与真实感,当然,这也会增加拍摄和表演的难度。在影片《愿•旅程》中,包含了大量社会生活场景,如飞行中的飞机机舱,清早晨练的市民以及人流攒动的小吃街等。在拍摄此类镜头时,需要首先做好沟通工作,通常情况下都会得到对方的配合与协助。例如在拍摄飞机机舱这一场景时,团队制片在登机后便与航班乘务长取得沟通,在保证遵守各项飞行安全规定的前提下,空乘人员主动协调了座位,使得创作有了更大的拍摄活动空间。
  在面对人员众多的户外场景时,男女主角容易出现怯场的情况,导演在对新人进行鼓励的同时,还可以对拍摄剧情进行示范表演,使他们更有信心完成好这个镜头。此外,由于使用了单反相机代替摄像机,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影片拍摄过程中周围路人的“回头率”。
  
  >> 拍摄器材
  
  《愿•旅程》前期使用佳能5D2相机作为主要拍摄器材,并借助一台索尼EX1R摄像机用于间隔拍摄;根据不同场景的拍摄需要,影润文化配备了三脚架、独脚架、稳定器、滑轨等辅助设备。由于影片中包含大量的户外风景画面,如蓝天、海水、夕阳等,所以在拍摄时应用了减光镜与偏振镜来获得所需的画面效果。
  音频方面,除了部署在拍摄器材上的外接式指向性话筒,影润文化还采用了Rode NTG-3电影话筒套件以及ZOOM H4n便携式数字录音机进行高质量的同期声拾取。这其中,ZOOM H4n的表现尤为突出。通常情况下,团队通过其支持幻象供电的卡侬接口与外部话筒连接使用,而当遇到如机场登机口、飞机机舱等不便使用大型录音设备的拍摄场合时,影润文化便可以借助H4n机身内置的XY型电容话筒直接对环境声进行拾取,通过适当的设定,其内置话筒同样可获得细节清晰、层次饱满的录音效果。
  布光方面,对于户外场景,影润文化基本上采用自然光照辅以反光板的方式进行拍摄。而室内场景则采取了不同以往的布光方案。由于《愿•旅程》这部影片是在异地进行拍摄,在保证拍摄质量的前提下,创作团队需要适当减少携带器材的体积与重量。于是,在拍摄过程中影润文化选择了轻量化的LED光源,如Litepanels的MicroPro便携式灯组,使用标准的5号碱性电池,不到500克的重量,却能输出接近于一组四灯管三基色荧光灯的照射亮度。此外,通过其标配的滤色片可以快速地改变光源色温,着实为工作带来了不少便利。
  
  >> 后期剪辑
  
  《愿•旅程》使用苹果Final Cut Studio 3作为影片后期制作的主要软件。在专业影视制作中,好的后期制作流程比好的后期软件更加重要,所以,影润文化在婚礼爱情电影的后期制作中同样遵循了商业影视的后期制作流程。首先,对全部拍摄素材进行上载并根据前期拍摄时的场记信息,将拍摄素材分类为好镜头、备选镜头以及NG镜头,在这一过程中,影润文化还把来自不同拍摄器材,不同记录格式的原始素材统一重新编码为ProRes422视频格式,使得在最大限度保留图像细节的同时充分发挥出苹果后期平台的特性。
  在影片粗剪阶段,剪辑师会遵照前期分镜头脚本的设计对画面进行排列,对于游玩、嬉戏等情节性不强的场景,剪辑师则会根据经验进行创作。粗剪完成后,影润文化会邀请客户观看粗剪影片并听取他们的想法,以便在后面的精剪环节加以完善。与此同时,团队的特效师将对影片中的视觉效果进行合成制作。
  
  >> 影片调色
  
  调色对于商业电影制作是至关重要的,它作为电影后期一个重要的再创作环节,需要相当的技术与经验。在影润文化拍摄的爱情电影中,也应用了商业电影的后期调色流程。
  首先,在影片拍摄前期影润文化便引入了色彩校正。通过对佳能EOS 5D Mark II以及EX1R中加载自定义的图片样式文件或图像配置文件,使不同设备所拍摄的画面风格尽可能匹配,此外,还能够提高后期调色软件对于拍摄画面中色差的宽容度,为后期调色创造便利。当然,这些调整都要保证在一个安全范围之内,以避免对影片色彩加入过多的主观因素。以上阶段影润文化称之为前期色彩管理。
  在后期调色中,影润文化使用苹果Color色彩分级软件配合Tangent Wave调色台来进行。这部分工作主要分为场景颜色校准和影片氛围渲染两个环节。场景颜色校准的主要目的在于修正镜头,以弥补由于拍摄条件限制所造成的色偏或镜头间的不匹配。影片氛围的渲染则是根据故事情节决定画面的颜色风格,以帮助观众更容易体会故事本身所要表达的情绪。
  为了获得最佳的颜色效果,影片颜色风格的设定一般是由导演、摄影师及调色师三方共同协作完成的。通常,在围绕着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调色师对画面的处理更容易偏向于戏剧化,人为修饰的痕迹就会加重,有可能把摄影师最初所拍摄的自然画面破坏掉,此时,摄影师要指出画面中需要保留的真实自然的部分。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则需要导演来决定。
  以《愿•旅程》中咖啡馆场景为例,其所要表现的时间环境为午后的三四点钟。而事实上,该场景的第一个画面咖啡馆外景却是在中午十二点拍摄的,所以这个镜头在画面亮度与色彩上都与后面的镜头存在明显差异。为了使前后画面得到匹配,在初级调色过程中,分别调整黑电平和高亮部使其恢复到安全范围内,同时,通过调整中间部,使树梢的阴影得以呈现。之后,在二级调色中,调色师为咖啡馆外墙及周围栅栏的木材部分染上了一层金色,以此来突出午后阳光的照射特点;通过为天空加上稍暗一些的蓝色,使其与投射在建筑物上的光线相符合;咖啡馆作为整个画面的主体,为了使其更加突出,调色师对咖啡馆所在区域加入了一层高光,使观众在看到这一画面时,更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这里。最后,还需要对二级调色的区域设定运动跟踪以配合画面的运动。至此,这个镜头的调色工作便全部完成了。
  
  >> 声音合成
  
  影片的画面确定下来后,便需要对其声音进行处理。首先,录音师要对影片的旁白进行录制与调整,使其在内容、节奏上与画面相呼应。在对影片声音的后期处理中,声压级调平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以《愿•旅程》为例,整个影片包含了人声、环境声、效果声、背景音乐等多种声音元素,会根据场景变化对不同音源的响度进行合理配比,并确保在影片播放过程中声音的主观听感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经过以上几个环节,一部制作精良的婚礼爱情电影便新鲜出炉了,但此时工作却并未结束。
  
  >> 电影为婚礼点睛
  
  在新人观看了他们爱情电影的最终成品后,决定将其婚礼仪式的主题设定为一场电影首映式。于是,影润文化配合婚庆公司也一同参与到婚礼仪式的策划工作中来,并为客户提供了与爱情电影相关的增值产品与服务。首先,影润文化为客户制作了一部时长约为100秒的电影预告片,并以高清格式在主流视频网站发布,客户在其婚礼的电子及纸质请柬上都附带了该电影预告片的网址,使所有来宾预先便能了解这场婚礼的主题并对婚礼内容充满期待。在预告片的剪辑中,影润文化刻意打乱了故事场景间的顺序,配以略带忧郁的背景音乐,在情节和情绪上与电影正片形成反差,以增加观众的好奇心与观影欲望。为了使婚礼仪式更具互动性,影润文化根据影片情节设计了一些问题,在电影放映后供现场观众有奖抢答。此外,影润文化还为男女主角拍摄并制作了商业风格的电影海报,用于婚礼现场的布置。
  为了获得更加真实的“电影首映式”效果,在为婚礼现场设置多机位跟拍的同时,影润文化还为客户提供了现场转播与视频切换服务。根据预先编排好的仪式流程,现场导播使用切换台在电脑视频与不同摄像机位之间进行切换,并将视频信号实时输出至高清投影仪,使现场来宾享受到了一场与商业电影首映式无异的视觉盛宴。
  客户的婚礼场地选择了位于北京CBD商圈的丰联广场,婚礼当日,丰联广场上方300平方米的户外LED大屏幕也同步播放了《愿•旅程》这部影片,引来不少路人驻足观看。尽管素不相识,但相信他们一定也会为电影的故事所感动,为男女主角的爱情而祝福。
  
  >> 为感动而创作
  
   当电影放映完,婚礼进入有奖问答环节时,现场观众的踊跃程度着实让影润文化团队意外,主持人还没将问题说完,已经有不少观众在下面喊出了答案,整个婚礼的气氛达到了最高潮,影润文化团队则与现场每个人一样,完全沉浸在这幸福的海洋中。婚礼之后,影润文化再次受到客户邀请,与新人一同前往马尔代夫为其蜜月旅行拍摄MV。
  通过对婚礼爱情电影制作形式的摸索与创新,影润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作品风格。本着“为感动而创作”的态度,影润文化希望能为更多新人打造不一样的爱情电影,使之成为他们人生中一段最特别的经历。
其他文献
毕业季,找工作、找房子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无不让人感到悲催,一份出色的毕业报告《北京@房事》巧动灵思,把困扰很多人的这份纠结用数字、图表采用平面和视频的方式呈现了出来,视觉动感、语言诙谐、短短5分钟之内,北京的房价全貌跃然眼前。视频一经传到网上,短短一周就创造了160多万的点击率,赢得无数的赞誉,也将创作者L×U推进了公众视野,他们是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07艺术设计系的李雨和魏婷婷。    创作初
期刊
很多朋友都在问我如何使用Final Cut Pro来制作MTS文件,他们的确非常头疼,而且心疼。因为好不容易转到了稳定直观的苹果系统上,却发现苹果并不一定就是想象中的那样便捷,很多格式都“无法”制作,只有再转回到过去的非编平台上,顿时感觉钱花的太冤枉了。  其实,之前我也给大家说过,各个剪辑平台都有不同的好处,苹果不是万能的,同样它并不代表着方便快捷。言归正传,前几期我给大家讲过一个批处理的方式,
期刊
近期一直在使用迈拓MX02 Mini MAX采集输出,这个小盒子正好能够满足以上提到的采集与预监要求,一个盒子就能解决诸多实际后期制作问题,还是很方便的。     有关采集与监视    视频制作环节中,采集和上屏预监,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采集功能是针对传统磁带信号的文件化过程,当无带化制作模式流行之后,采集功能弱化。而受制于硬件和软件性能,对于某些压缩率较高的编码,如H.264类型的编码,实时剪
期刊
一向对WPP-荷赛奖(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倍加关注的中国摄影人兴奋了,不仅因为这个有着54年历史的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首次增加流媒体单元金眼睛奖,让“流媒体”发展几乎与世界同步的中国摄影人倍加关注,而来自《京华周刊》王磊的作品《向上看的人》在六名世界各国流媒体精英选送的候选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杀入三甲。    争议的判定标准    作为首次设立流媒体作品评选的荷赛,从确定入围名单到出最终结果出炉间隔
期刊
后期剪辑中,大多数朋友使用单机位的剪辑模式,在预监窗口选择各类素材,然后添加到时间线上,不同素材通过多次叠加完成基本的组合剪辑和插入剪辑。这种剪辑模式需要反复调整素材的位置和时间长度,如果是同一拍摄素材的不同机位剪辑,就要反复校正时间码的对齐,以保证音频的一致性。  对于这类在同时拍摄的不同机位素材的剪辑时,最好也是最快的方法就是,在保证时间码同步的情况下,像现场直播那样,实现真正的EFP效果。所
期刊
如何清洁摄像机是一个科学问题,尤其是对磁鼓、镜头的清洁更是关系到摄像机的寿命,但这一点有时并没有引起很多摄影人的重视。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一些日常必备的摄像机清洁用具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优质的气吹使用起来十分柔软,手感舒服。另外,使用起来也十分安全,不会对器材造成损害和二次污染。  针对机器表面和镜头上的浮尘、细微的灰尘,吹式清洁可以有效地依靠空气流动带走灰尘污物。根据清灰尘位置、大小和污染程度
期刊
电视或影片中的字幕除了上节讲到的静态字幕外,还有一类有着非常广泛用途的动态字幕。纵观各大电视节目,我们可以观察到动态字幕在其中占着很大的比例。尤其在电视节目的片头中,动态字幕的应用几乎处处可见。无论是《新闻联播》的片头字幕,由下而上进入视线范围内的特效,还是综艺节目《康熙来了》片头中做的爆炸效果,以及电影片尾中由下而上的字幕,都应用了动态字幕的效果。    动态字幕可以给观众以欢快并不呆板的感觉,
期刊
这篇文章是为那些主要用M4/3机器拍视频,而不是拍图片的玩家写的。M4/3的首选机型当然是Panasonic GH2还有AF系列。所有的推荐都是建立在第一手的使用经验之上。有很多没有提到的,像佳能FD镜头,老奥林巴斯镜头,我没有用过不好做评价,并不是说它们不好。(编者注:原文作者提到的是AF101,现按照国内机型统一改成AF103。)    M4/3格式机型的成像器的尺寸比起APS-C、Super
期刊
梁思成和林徽因,熟悉的名字却是陌生的故事。这对学者伉俪的故事出现在文学里、科学里和影视作品中,对于他们的真实故事却是扑朔迷离。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中央电视台编导胡劲草决心把这段美丽的历史真实地展现,历经三年,我们得以在荧屏上看到了这对传奇人物的才华与爱情,看到了他们与一座古城的相遇相惜。  梁林一生的故事,留下了大量的书信、照片和学术著作,然而要从这烟波浩渺的史料来还原一段清晰的历史,绝非易事。纵
期刊
前两天给iPhone上装了一个“倒计时”软件,看着上面的数字真是惊人,2011年还有几十天就要过去了。时间这个东西就怕倒着算,“过一天少一天”充满了悲观的情绪。于是我就把那个软件删掉了。    每到年终《大众DV》都会进行全年的器材盘点,这是《大众摄影》杂志社的传统,整理好一年的器材,不但可以做横向和纵向的比对,还可以为读者提供丰富的参数资料。我们还会做出相应的编辑推荐奖的评选,从器材的功能表现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