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自洽到想象自足的寻梦之旅——1990年代以来华语电影中的美国叙事

来源 :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hal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出国热潮:其一是80年代末期开始持续到90年代中期的第一次出国潮,以大部分人的出国不归为特点;其二是2008年重新刮起的出国留学热潮,伴随着出国人数的激增,回国人数也成倍增长。这样的变化是在全球化旖旎展开的背景下出现的,同时也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与成功。在这个背景之下,20世纪90年代的一些电影和2010年以来的一些青春片,面对“出国”和“东方/西方”的问题表现出不同的讲述方式和态度。这其中展现出“中国”从“在反思中找寻自洽”到“在想象中完成自足”的转变。
其他文献
<正>~~
期刊
朗&#183;弗里克创作的纪录片已成为当代经典的影像文本。在他的作品中,被拍摄者凝视镜头的画面成为一种突出的影像。具有明显身份特征的被拍摄者是典型的他者,他们的凝视抵制
魏晋士人在一个“主体性自觉”的时代,不只精神上追求自由,同时也发现了身体的存在。服食是其掌控身体欲望的重要诉求手段,借助服食所具有的疗疾、养生、房中、美容的功效,魏
杨律师:我们村庄附近有一化肥厂。每天都排放刺鼻难闻的气味,为此.生产的蔬菜不能食用.庄稼不能生长。严重影响了我们生活,找厂里交涉.他们称已经交纳了排污费.请问,交纳了排污费就可
期刊
伤痕电影是中国电影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历史问题进行反思的产物。1970年代末,电影人的主体性日益觉醒,他们高举尊重艺术规律、发扬艺术民主的大旗,创作的电影数量激增,推动
目的建立液冷服人体实验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研究人体状态参数与液冷服入口水温的关系.方法根据人体热学特性和以前的实验数据,运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辨识建模,考察了网络对
本文探讨中国当代电影中的出租车意象,并借此思考交通工具、都市体感和影像再现之间的关系.笔者细读《夏日暖洋洋》(2000)、《夜.上海》(2007)、《李米的猜想》(2008)、《午夜出租车》(2010)等电影作品,考察出租车影像借由接触、漫游、穿行等方式"体感"城市的表现,并管窥中国当代城市化发展在阶层、性别、意识形态和文化认同等方面的症候.在"认知绘图"和"感官地理"之间,在"穿街走巷"和"转针
近年来兴起的"宠物文学"中充满了脉脉温情,但是这种宠物叙事往往是不可靠的。当今的宠物饲养行为在育种方式、饲养方式、遗弃等三大方面均存在严重问题,这些问题都根源于人类中
目的研究模拟失重条件下鼠脑皮层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尾吊模型模拟失重,并于悬吊第7、14、21、28天心脏灌流取材,进行大脑皮层和小脑皮层超微结构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