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练是个技术活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_ic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要过分焦虑,让他学就该相信他
  
  老师,你觉得我们家珊珊能坚持下去吗?
  老师,孩子根本不是学琴的料吧?
  老师,我们家小乐到底有没有天赋?
  
  有些家长对孩子学琴特别上心,甚至有些过了头,在学琴前就几乎找遍了资料,从《琴童心理大观》到《音乐家成长史》,书里的内容烂熟于胸,所有容易产生的问题都提防着孩子会犯。还不时到学琴论坛上逛逛,当看到网上那么多家长说孩子学不下去时,越看越担心,怀疑自己让孩子学琴到底是对是错。
  于是,等真的领着孩子站到老师面前,家长在心里已经想打退堂鼓了。
  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家长不确定的情绪会传染到孩子身上。你怀疑自己的决定,孩子对学琴这件事也开始摇摆,带着这种情绪去学琴,注定无法坚持。
  其实孩子学琴遇到问题是普遍现象,而每个孩子所遇的问题不尽相同。网上家长的陪练经验未必合适,书上的方法技巧一板一眼,更是降不住孩子变化万千的心理活动。其实,有经验的老师会引导孩子慢慢跨过一个又一个坎儿,家长只要保持和老师交流,从旁辅助就可以了,过多担忧根本没有必要,只会徒增烦恼。
  
  不要轻易动怒,好琴艺不是骂出来的
  
  叶叶的妈妈是公司高管,平时在工作上雷厉风行,特别看不惯叶叶温吞怯懦的学琴态度。有一次回课,老师提醒了叶叶几次,手臂不要抬起来,肩膀不要耸起来。坐在旁边的叶叶妈突然跳了起来,扯着嗓子喊:“注意力怎么这么不集中?老师说了几遍了,你耳朵是干什么的?”叶叶被妈妈吓得一愣,在接下来的课上,不仅没能摆正姿势,连精神都恍惚了起来。
  叶叶妈就是个典型的反面例子,看不得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一点失误,结果反而给孩子学琴带来了更大压力。所以,家长不要把自己在工作、生活上的负面情绪带到孩子身上。人都是情绪化的,琴童家长所处的阶段大多身兼多职,一手拼事业一手托家庭,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难免会有些情绪上的起伏。但孩子是无法理解的,他们小小的脑袋里要装下一堆乐谱和手势就已经倍感吃力,更加无暇应付来自家长的情绪压力。如果家长不能帮孩子的学习减负,至少不要给他增加困难,如果感觉自己的情绪不好,索性就放松心情,让孩子自己练琴或者交给家里其他人。
  
  不要替孩子找借口,你的态度就是指挥棒
  
  孩子学琴,难免会遇到回课不好的时候,有时老师刚批评了一句,家长就赶紧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或者拼命替孩子找借口。
  老师,最近我们工作忙,没盯着他,所以他这周练得不好。
  老师,他这周功课多,练得时间不够。
  老师,这段时间他参加了学校的活动,实在太忙了。
  家长设想一下,当孩子听到你们这么说时,他自己会如何看待学琴这件事?学琴是为了给爸妈看的;只要功课好,琴可以不练;学习不如课外活动重要……家长应对老师的借口,自然成为孩子消极怠学的理由。再想孩子上心刻苦,只怕会是天方夜谭。往长远说,孩子还会将学琴中懈怠的心理延续到日常功课中,一旦文化课学得不好,他也会开始给自己找借口,家长想要纠正的时候,为时晚矣。
  如果确实因为孩子生病或者客观理由造成一周练琴练得不好,家长可以跟老师请假,说明理由,同时在接下来的一周中督促孩子,把缺失的练习补回来。孩子明白家长重视,他才会同样重视。
  
  不要互相拆台,没有威信就没有督促力
  
  妈妈:你这段曲子怎么练的?这里弹错音,那里节奏又不对。
  爸爸:我觉得弹得挺不错的。
  妈妈:老师不是跟你说了要注意么,你怎么又忘了?
  爸爸:我觉得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
  这种相互拆台的情形在家庭中并不陌生,不仅是学琴。面对孩子,家长若不能形成统一的教育口径,就会削弱其中一方甚至双方的威信,从此以后,妈妈再想批评孩子,哪怕观点无比正确,都会引起孩子的强烈反弹。
  互相拆台无疑给孩子提供了借口和理由,甚至模糊他的标准——家长之间都不确定怎样弹才是好的,你让孩子听谁的?对于大部分琴童而言,练琴还不到自由发挥、随意挥洒的境界,所以弹得好与不好是很客观的,家长只要多参照孩子的年龄、琴龄、乐曲难度,自然能得出统一的指导意见。总体原则是:小进步要记得表扬,小破绽也不能松懈。
  
  于佳
  芜湖市作协副主席,被誉为“最年轻的80后作协副主席”。伴随儿子开始学琴,对琴童家长的心理、疑问、矛盾有了更深的体会。
  
  袁泉
  西洋管弦专业硕士学位,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教师,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多年教学经验使之对孩子学乐器那些事感触良多。
其他文献
這里一共有11条绳子,看着差不多一样长。实际上谁最长,谁最短呢?
圆圆妈妈推荐(湛江,公务员)  圆圆现在正是绘画的启蒙阶段,一闲下来就特别爱涂涂画画,也特别钟爱用蜡笔,原因在于Cr ayo n Ro cks酷蜡石。这款特殊的蜡笔乍一看就像一堆色彩不一的小石头,也正因为小巧的设计,可以练习孩子抓握的精细小动作,加之它的多种点面,亦可以轻松涂出大面积。它选用天然大豆蜡制而成,只使用天然色素,100%天然无毒,因此,我们也不用担心宝宝舔上一口。另外,它有16款颜色选
父母的“不要”和孩子的“偏要”,成了最常见的亲子对抗情景。  为什么父母禁止的行为,孩子偏偏喜欢做呢?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自主意识与日俱增,一些禁止词如“不许”“不要”“别”等成为了父母口中的高频词。可是,孩子却很少能做到令行禁止,反倒越发频繁地去挑战禁令。    父母的“不要”和孩子的“偏要”,成為了最常见的亲子对抗情景。  为什么父母禁止的行为,孩子偏偏喜欢做呢?  禁止总会产生反作用力 
西西妈妈推荐(深圳,全职妈妈)  相比于可口的饮料,水是无味的,许多孩子都不爱喝,这也是家长犯愁的地方。怎样才能让孩子有动力去喝水呢?这款Gululu智能水壶能解决你的烦恼。这款水壶受到电子宠物的启发,将这个元素融入到水壶当中,让喝水变得有趣快乐。它包含了三种原创的宠物,当你的孩子喝更多的水,在瓶子里的虚拟宠物会不断成长,收集宝物,并探索冒险的海底世界,被称为“咕噜噜宇宙”。更多宝藏、级别、人物和
春天,花丛里的小熊和小兔一起玩捉迷藏呢,让我们看看它们多快乐吧!  香肠小熊  材料:细小香肠,椭圆香肠,意大利粉。  做法:将细小香肠切成数段,两面带圆头的部分做小熊的鼻子和手足,用椭圆香肠做头部,椭圆香肠切开做为身体部分,然后用意大利粉代替牙签将它们固定,就成了一只可爱的小熊!  意大利粉插入食品后会软化,可食,孩子吃到也毫无危险。    一口香煎黄金猪肉扒  材料:猪肉300g,鸡蛋一个,小
新鮮美味的橙汁刚刚榨好。  数数看,桌上有几块榨完汁的橙子皮?算一算,如果再榨一杯,要切几个橙子?
家庭安全教育总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但具体到各个阶段,由于每个阶段孩子体现出来的典型特征不一样,因此具体实施的重点和内容也有所不同。  0~2岁的孩子——  典型特征:辨别能力差  0~2岁孩子的行为动作主要受周边环境影响,任何事物对他们来说都是新奇的,往往会不自觉地拿来看看、摸摸、尝尝,从而逐渐认识世界。然而,由于孩子的辨别能力差,不知道哪些是安全或危险的,所以
关键是我知道,为什么要用这个老虎咬屁股的故事,来骗不肯乖乖睡觉的小安同学——因为她到了喜欢神神怪怪的年纪了。  3岁的小安晚上不好好睡觉,我就在关灯之后编了个故事:“宝宝你知道吗?咱们家小区里的草丛里住着一只大老虎,每天晚上它都牙痒痒,想找个小孩咬他的小屁股。你要知道,这只大老虎的眼睛不好,只能看清开着灯的人家的窗户,跳进去咬他们家的小宝宝。你看,现在我们这栋楼11层、12层、13层的宝宝,全都关
点线排列  畫纸竖着放,先用粗的圆弧线画出仙人掌。像不像戴了手套的手掌?  仙人掌下面长得大,上面长得小。 多画些,能让仙人掌显得更茂盛。  再用细线画小刺、竖线和圆点点,感受点线排列的规律美。  带刺的仙人掌最耐渴,在沙漠里都能生存。想一想,还有什么植物是长着尖刺的?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儿童用多种抗生素,易患关节炎,具体表现为关节、眼睛慢性发炎,进而导致疼痛、失明,甚至失去行动能力。  其研究者收集了英国健康发展网络中约45万名儿童的数据,对其中患幼年型关节炎儿童的数据分析发现,接受多种抗生素治疗后,患有幼年型关节炎的风险相应增高。其中用抗生素第一年内,患上该病风险最高,是其他儿童的3倍。而用抗病毒、抗霉菌等药物,则不存在这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