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TU98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的健康意识和环保也逐步地增强,大大加快了改善城市环境、家居环境以及工作环境的步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城市进步的重要象征。园林工程包括叠山理水、改造地形、辟筑园路、广场铺地、建筑、小品、雕塑、构筑工程设施、绿化栽植等多项内容,不是简单的一项工程,一个人可以完成的,而是一项集建筑、生物、社会、历史等一体的系统工程,需要一群有经验的人通力合作才能创造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园林,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对现代生活的审美需求。
目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十年来,随着人们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觉悟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建设从城市到农村到处体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之势,景观大道、广场绿地、湖滨大道、花园小区、生态公园、湿地公园等层出不穷,而且规模趋于大型化。但是笔者通过近十几年的工程实践,发现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建设主体多元化
目前景观绿化投资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政府投资为主导,约占市场60%-70%;其次开发商投资,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开发方面,约占市场20%-35%;最后集体投资或民营投资,约占市场5%-10%。
开发商投资的项目会出现两种情况:品牌企业,一般企业。品牌企业是以企业自生的形象为重点,讲究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宗旨。景观和绿化基本都是请专业团队来设计、施工。最终效果往往是比较理想,实实在在的花园小区,也能体现设计思想和水平。一般企业开发小区内的绿化陷入尴尬境地,房产开发商一方面为了达到规划部门的绿化率的要求,一方面又为了迎合人们现今“择绿而居”和规划部分绿化率指标的要求,更为了提高其房价,只得绿化,同时又要为了节约资金,降低成本考虑,就请一些苗木种植个体户或一些没有资质的公司,有的甚至图纸也没有,胡乱种上几棵树,种点灌木,铺点草坪,算是绿起来了。整个工程未经正规设计单位设计,景观效果差,品位低下。另外,还有一些绿化建设单位根本不懂得植物生长习性,盲目为了景观效果,违反了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种植,结果造成大片树木死亡或长期效果不佳,非但没有达到应有的景观效果,反而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恶性竞争、不公平竞争
施工单位做工程总想赚些利润是天经地意的,这一点无用置疑,更没有哪个施工单位愿意倒贴本钱做工程。但目前有些单位恶意报价,甚至低于成本价进行投标,一旦中标后,根本不把精力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上,而是一心搞关系,找业主、找设计、找监理等,动脑筋搞变更,偷工减料,目的就是为了利润最大化。也有些公司和主管业主和领导关系比较好,一个项目在投标时报名的单位基本都是一家在操控,根本不给其它单位任何机会,造成不公平竞争。
、管理不专业,讲政绩,随意修改设计方案
这主要体现在政府投资的项目。主管领导往往不很专业,管理水平高一些,管理的项目就会好一些。目前政府大部分领导讲政绩,喜欢种大树,喜欢凭个人的主观意志对设计加以影响和更改,往往设计成了画图的了。甚至有些领导在方案汇报阶段不能用心理解,往往方案实施过程中更改方案,有时会出现边施工边“拆迁”的可笑场面。
(四)、施工单位的水平高低不一,难以充分体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景观绿化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其严谨性、技术性不是很强,这让许多人误认为绿化施工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坪而已,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又加上其可观的利润,致使许多素质不高的个体队伍纷纷涌人绿化施工行业,只知道机械的照搬图纸。殊不知: “三分设计,七分施工”,一个良好的景观工程需要设计者与施工者共同完成,一个有创意的设计,更需要一支精良的施工队伍。
二、应对措施
景观绿化工程品位的高低、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整体景观效果、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因此加强绿化施工管理,规范绿化市场势在必行。
(一)、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和手段使工程的实施在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进度等投控各方面得到最佳的控制,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
1、建设单位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单位作为景观绿化工程项目建设的“总管”,其管理层的结构、管理的方式、方法、管理人员的素质、思路将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好坏,因此作为建设单位,在景观绿化项目管理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摆正管理者的位置,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理顺管理者的思路,统一管理者的思想,树立管理者的威信。项目的管理实际是一种对人的管理,而作为建设单位的管理者,只有从自身着手,形成规矩,方可形成规范榜样,使管理得到进一步落实。
(2)明确规范章程,建立科学管理制度,使管理有据可依。
①实行优选设计方案制度。具有一定规模的景观绿化工程必须实行设计竞标的方式,让所有具备相应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都有机会参方案设计,专家评审,优选设计方案。
②实行公平公正的市场的准入制。达到一定规模的绿化工程,必须实行招投标制。凡具有一定绿化施工资质、有一定绿化施工业绩的施工单位都可以参加报名,实行优胜劣汰制,让那些施工质量差,信誉不好的施工单位退出园林施工行业。
③实施绿化工程施工的报批手续。我们可以借鉴建筑行业的做法,任何单位进行绿化工程施工需向绿化主管部门申报,办理施工许可证制度。绿化主管部门主要审查其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从其绿地的景观性、生态性、功能性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全面考查。绿化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按此施工。目前,上海市已经实行绿化工程施工的审批制度,有助于提高绿化工程的水平和品位,也便于绿化主管部门掌握全社会的绿化情况,以便制订宏观计划,进行全市的的宏观调控。
④实行合理的利润投标制度。合理的工程造價也是做好工程的前提。工程投标前有编制工程量清单和标底,实行最低、最高限价,避免恶性竞争和不公平竞争。
(二)、发挥设计者的潜力,强化现场服务和操作流程设计图纸是一个优质工程的先决条件,设计是否有新意、绿化配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成败。因此,在设计方面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集思广益,充分发挥设计者的潜力。设计并不是简单的制图,一个成功的项目设计应具备一定的主题和构思,并通过合理的手法加以体现。因此,在作好沟通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设计者的的潜力,避免瞎指挥的现象。
(2)强化现场服务。积极配合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图纸,真正做到“化蓝图为现实”。
(3)严格图纸会审制度,牢牢把握事前控制。施工前,设计单位有责任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详细介绍设计思想、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等,以便施工单位及管理单位更好地了解设计意图,减少不必要的施工返工。
(4)设计变更有依有据。为作好投资控制,强调设计变更依据,确立相应的操作流程,避免随意变动图纸。
(5)共同参与质量检查,及时作好沟通。通过对现场的了解,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日后得以改进。
(三)、优选监理单位和强化管理,提高监理积极性
一个好的监理单位在工程的建设管理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的作用。监理组的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进度、投控等诸多方面,因此优较好素质的监理公司显得特别重要。另外,在监理的管理上需做到以下几点:
(1)组织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绿化施工有别于建筑工程,后者只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便可,绿化施工过程是又一次创作过程,存在如何充分体现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的问题。因此,图纸交底异常重要,要求设计单位详细介绍设计意图,施工单位要深刻领会工程整体的设计思想,以便在施工中灵活运用。
(2)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
控制好土方造形—园路放线定位、做好园路基础、提前预埋过路管线—大乔木的种植及质量控制—土方平整、翻耕、粉碎—小乔木、灌木的种植—草坪铺设。只有严格按施工工序操作,每道工序完工后,经监理检查认可签字后,方可移交下一道工序继续施工。逐道工序交接检查一环扣一环,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四)提高施工单位素质,规范施工单位行为施工单位作为绿化工程项目的具体操作者,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建设单位服务的对象。
(1)樹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使施工单位的认识统一到工程管理中来。
①组织培训。由于施工单位的素质不一,特别是项目经理的层次差异较大,建设单位通过培训的方式,如业内资料培训、施工技术培训等使参建人员素质得以提高。②明确施工要求和计划。通过交底、例会、现场会、观摩会等形式,明确建设方的要求和计划,使施工单位能跟上建设单位的节奏,做到步令统一。③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和办法。通过制定对人员、设备、土壤管理、水分管理、肥料管理中耕除草、修剪工作、植保工作、防台防汛、成活率、景观效果、文明施工、技术措施等要求使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艺科学规范。④建立奖惩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工程款挂钩,做到奖优罚劣,给施工单位带来一定的促动。
(2)注重建设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从源头控制问题的发生。①对土方采取一票否决制,建立土方监督员制度,通过合理的土壤改良和地形处理,确保土方质量,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保证根部能够充分伸长,维持活力,吸收养料和水分。②建立苗木质量的三抽检制度。从苗源地开始把关,确保苗木质量和规格达到设计要求。③拟订苗木的种植及相关技术措施细则通过制定《苗木种植技术要求》、《特殊苗木种植技术要求》等,确保苗木在采购、运输、种植、养护、绑扎等方面的规范运作,确保种植后的景观效果。④拟订养护管理要求及考核制度。使施工单位认清养护的重要性,加强苗木后期的养护工作。⑤制定病虫害发生的预测预报制度。将病虫害的发生控制在早期,避免大规模病虫害发生带来的损失。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的健康意识和环保也逐步地增强,大大加快了改善城市环境、家居环境以及工作环境的步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城市进步的重要象征。园林工程包括叠山理水、改造地形、辟筑园路、广场铺地、建筑、小品、雕塑、构筑工程设施、绿化栽植等多项内容,不是简单的一项工程,一个人可以完成的,而是一项集建筑、生物、社会、历史等一体的系统工程,需要一群有经验的人通力合作才能创造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园林,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对现代生活的审美需求。
目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十年来,随着人们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觉悟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建设从城市到农村到处体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之势,景观大道、广场绿地、湖滨大道、花园小区、生态公园、湿地公园等层出不穷,而且规模趋于大型化。但是笔者通过近十几年的工程实践,发现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建设主体多元化
目前景观绿化投资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政府投资为主导,约占市场60%-70%;其次开发商投资,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开发方面,约占市场20%-35%;最后集体投资或民营投资,约占市场5%-10%。
开发商投资的项目会出现两种情况:品牌企业,一般企业。品牌企业是以企业自生的形象为重点,讲究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宗旨。景观和绿化基本都是请专业团队来设计、施工。最终效果往往是比较理想,实实在在的花园小区,也能体现设计思想和水平。一般企业开发小区内的绿化陷入尴尬境地,房产开发商一方面为了达到规划部门的绿化率的要求,一方面又为了迎合人们现今“择绿而居”和规划部分绿化率指标的要求,更为了提高其房价,只得绿化,同时又要为了节约资金,降低成本考虑,就请一些苗木种植个体户或一些没有资质的公司,有的甚至图纸也没有,胡乱种上几棵树,种点灌木,铺点草坪,算是绿起来了。整个工程未经正规设计单位设计,景观效果差,品位低下。另外,还有一些绿化建设单位根本不懂得植物生长习性,盲目为了景观效果,违反了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种植,结果造成大片树木死亡或长期效果不佳,非但没有达到应有的景观效果,反而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恶性竞争、不公平竞争
施工单位做工程总想赚些利润是天经地意的,这一点无用置疑,更没有哪个施工单位愿意倒贴本钱做工程。但目前有些单位恶意报价,甚至低于成本价进行投标,一旦中标后,根本不把精力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上,而是一心搞关系,找业主、找设计、找监理等,动脑筋搞变更,偷工减料,目的就是为了利润最大化。也有些公司和主管业主和领导关系比较好,一个项目在投标时报名的单位基本都是一家在操控,根本不给其它单位任何机会,造成不公平竞争。
、管理不专业,讲政绩,随意修改设计方案
这主要体现在政府投资的项目。主管领导往往不很专业,管理水平高一些,管理的项目就会好一些。目前政府大部分领导讲政绩,喜欢种大树,喜欢凭个人的主观意志对设计加以影响和更改,往往设计成了画图的了。甚至有些领导在方案汇报阶段不能用心理解,往往方案实施过程中更改方案,有时会出现边施工边“拆迁”的可笑场面。
(四)、施工单位的水平高低不一,难以充分体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景观绿化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其严谨性、技术性不是很强,这让许多人误认为绿化施工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坪而已,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又加上其可观的利润,致使许多素质不高的个体队伍纷纷涌人绿化施工行业,只知道机械的照搬图纸。殊不知: “三分设计,七分施工”,一个良好的景观工程需要设计者与施工者共同完成,一个有创意的设计,更需要一支精良的施工队伍。
二、应对措施
景观绿化工程品位的高低、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整体景观效果、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因此加强绿化施工管理,规范绿化市场势在必行。
(一)、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和手段使工程的实施在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进度等投控各方面得到最佳的控制,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
1、建设单位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单位作为景观绿化工程项目建设的“总管”,其管理层的结构、管理的方式、方法、管理人员的素质、思路将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好坏,因此作为建设单位,在景观绿化项目管理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摆正管理者的位置,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理顺管理者的思路,统一管理者的思想,树立管理者的威信。项目的管理实际是一种对人的管理,而作为建设单位的管理者,只有从自身着手,形成规矩,方可形成规范榜样,使管理得到进一步落实。
(2)明确规范章程,建立科学管理制度,使管理有据可依。
①实行优选设计方案制度。具有一定规模的景观绿化工程必须实行设计竞标的方式,让所有具备相应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都有机会参方案设计,专家评审,优选设计方案。
②实行公平公正的市场的准入制。达到一定规模的绿化工程,必须实行招投标制。凡具有一定绿化施工资质、有一定绿化施工业绩的施工单位都可以参加报名,实行优胜劣汰制,让那些施工质量差,信誉不好的施工单位退出园林施工行业。
③实施绿化工程施工的报批手续。我们可以借鉴建筑行业的做法,任何单位进行绿化工程施工需向绿化主管部门申报,办理施工许可证制度。绿化主管部门主要审查其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从其绿地的景观性、生态性、功能性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全面考查。绿化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按此施工。目前,上海市已经实行绿化工程施工的审批制度,有助于提高绿化工程的水平和品位,也便于绿化主管部门掌握全社会的绿化情况,以便制订宏观计划,进行全市的的宏观调控。
④实行合理的利润投标制度。合理的工程造價也是做好工程的前提。工程投标前有编制工程量清单和标底,实行最低、最高限价,避免恶性竞争和不公平竞争。
(二)、发挥设计者的潜力,强化现场服务和操作流程设计图纸是一个优质工程的先决条件,设计是否有新意、绿化配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成败。因此,在设计方面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集思广益,充分发挥设计者的潜力。设计并不是简单的制图,一个成功的项目设计应具备一定的主题和构思,并通过合理的手法加以体现。因此,在作好沟通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设计者的的潜力,避免瞎指挥的现象。
(2)强化现场服务。积极配合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图纸,真正做到“化蓝图为现实”。
(3)严格图纸会审制度,牢牢把握事前控制。施工前,设计单位有责任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详细介绍设计思想、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等,以便施工单位及管理单位更好地了解设计意图,减少不必要的施工返工。
(4)设计变更有依有据。为作好投资控制,强调设计变更依据,确立相应的操作流程,避免随意变动图纸。
(5)共同参与质量检查,及时作好沟通。通过对现场的了解,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日后得以改进。
(三)、优选监理单位和强化管理,提高监理积极性
一个好的监理单位在工程的建设管理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的作用。监理组的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进度、投控等诸多方面,因此优较好素质的监理公司显得特别重要。另外,在监理的管理上需做到以下几点:
(1)组织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绿化施工有别于建筑工程,后者只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便可,绿化施工过程是又一次创作过程,存在如何充分体现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的问题。因此,图纸交底异常重要,要求设计单位详细介绍设计意图,施工单位要深刻领会工程整体的设计思想,以便在施工中灵活运用。
(2)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
控制好土方造形—园路放线定位、做好园路基础、提前预埋过路管线—大乔木的种植及质量控制—土方平整、翻耕、粉碎—小乔木、灌木的种植—草坪铺设。只有严格按施工工序操作,每道工序完工后,经监理检查认可签字后,方可移交下一道工序继续施工。逐道工序交接检查一环扣一环,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四)提高施工单位素质,规范施工单位行为施工单位作为绿化工程项目的具体操作者,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建设单位服务的对象。
(1)樹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使施工单位的认识统一到工程管理中来。
①组织培训。由于施工单位的素质不一,特别是项目经理的层次差异较大,建设单位通过培训的方式,如业内资料培训、施工技术培训等使参建人员素质得以提高。②明确施工要求和计划。通过交底、例会、现场会、观摩会等形式,明确建设方的要求和计划,使施工单位能跟上建设单位的节奏,做到步令统一。③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和办法。通过制定对人员、设备、土壤管理、水分管理、肥料管理中耕除草、修剪工作、植保工作、防台防汛、成活率、景观效果、文明施工、技术措施等要求使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艺科学规范。④建立奖惩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工程款挂钩,做到奖优罚劣,给施工单位带来一定的促动。
(2)注重建设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从源头控制问题的发生。①对土方采取一票否决制,建立土方监督员制度,通过合理的土壤改良和地形处理,确保土方质量,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保证根部能够充分伸长,维持活力,吸收养料和水分。②建立苗木质量的三抽检制度。从苗源地开始把关,确保苗木质量和规格达到设计要求。③拟订苗木的种植及相关技术措施细则通过制定《苗木种植技术要求》、《特殊苗木种植技术要求》等,确保苗木在采购、运输、种植、养护、绑扎等方面的规范运作,确保种植后的景观效果。④拟订养护管理要求及考核制度。使施工单位认清养护的重要性,加强苗木后期的养护工作。⑤制定病虫害发生的预测预报制度。将病虫害的发生控制在早期,避免大规模病虫害发生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