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表层水体中DDTs农药的残留特征、来源解析与风险评价

来源 :湖泊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f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8月采集了巢湖河流及湖泊表层水体共15个样点,利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SPE-GC-ECD)方法测定滴滴涕类(DDTs)农药的含量,分析了其残留特征、来源及风险.结果表明:1)巢湖丰水期DDTs含量范围为1.52-21.79ng/L,平均含量为9.98±4.73ng/L.2)DDT残留主要来自历史上工业DDTs农药的残留和其他o,p-′DDT/p,p-′DDT值较高的农药(如三氯杀螨醇)的使用,东部水源区主要是厌氧条件.3)物种敏感性分布评估模型(SSD)得到的全部物种
其他文献
利用长期水质监测资料,对苏南地区天目湖沙河水库十多年来的开发与保护工作的水库水质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大规模放养鳙鱼等不合理的渔业开发对水库硅藻、蓝藻等浮游
为了探索原位解决湖泛引起的水体感官和水质恶化问题,本研究在室内考察了改性当地土壤对湖泛黑物质的絮凝去除效果及土壤和沙子覆盖对絮体再悬浮的抑制作用,并在梅梁湾围隔实验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因自然或人工沉降的太湖蓝藻在厌氧条件下作为碳源对底泥微生物反硝化脱氮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底泥总氮、化合态氮素、挥发性脂肪酸(VFAs)、COD、电位和pH等
太湖流域湖泊污染严重,非常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水质基准以便于湖泊水体的保护与修复.根据太湖流域12个受人类影响较小的湖库及太湖早期的总磷、总碱度、平均水深等数据建立了MEI(m
针对我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及“一湖一策”工作的需要,开展了流域社会经济对东平湖水环境效应评估及联合调控方案研究.在基于“压力-状态-响应”评估方法、系统动力学模拟和情
通过实验模拟了10组氮、磷负荷对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生长期和衰亡期茎叶附着物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水体氮、磷浓度的升高,菹草附着物的叶绿素a(Chl.a)含量、附着有机物量、附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水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模型,对千岛湖流域水环境与经济发展趋势及协调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千岛湖流域
目前,世界报道乌龙藻属有11个种类,中国报道2种,但属种特征的描述比较模糊,尤其是其模式种仍被归在其他属.根据采自国内的野外藻类样品和分离纯化培养的藻株,对中国分布的乌
本文以组织培养技术培养的菹草无菌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0.05、0.10、0.15、0.20mmol/L)Ni^2+胁迫对菹草过氧化氢(H202)、超氧阴离子(O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抗氧化系统、脯氨
对新疆博斯腾湖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进行分析,探讨其分布特征及来源,并对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总有机氯农药的含量为2.15-16.80ng/g,其中氯丹和滴滴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