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与石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u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庭院,于自然是一类人文风景,于人们是一种生活方式。自古就有“室无石不雅,园无石不秀”之说。历代名家绘画尤其是宋明清绘画中常见庭院置石、叠山、理水的书画作品。由于不少文人嗜石成癖,遂其塑造的庭院置石充满文化魅力。
  奇石作为不可或缺的庭院之物,跟随园林的发展,赏石文化也进入新的局面。由此四幅曾参与苏富比拍卖的宋、元、明、清石画来看,各朝代作者将百花、竹、梅、荷与石造景,画风、笔法又各不相同,但都有意的强调了古石之瘦、透、坚、玲珑,呈现出古石的形和质。画中所表现的场景,或富贵祥和、或竹石之意、莲石明志、梅石苍劲,无不代表当代的赏石风格和绘画风格。
  赏石的兴盛、发展,与中国的社会文化、历史的变迁紧密相联,它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文人的绘画中,通过这些绘画,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代赏石所具有的不同文化内涵和美学风格,及“以景富情,感物明志”的情怀。
其他文献
天台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著称。南朝陈太建七年(575),高僧智顗率徒入山,在佛陇山南建草庵说法,先后22年,创佛教天台宗,传至日本、朝鲜。国清寺成为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唐、宋时,高道司马承祯和邑人张伯端先后居山隐修,桐柏宫成为道教南宗祖庭。赤城山玉京洞为道教第六大洞天。天台又是山水画画家项容、高僧道济(济公)、植物学家陈咏、文史学者徐一夔、旅游文学家齐周华、史地学家齐召南的故乡,名诗人寒山子的隐居地
期刊
摘 要:建立科学系统的观赏石理论体系,需要以准确、合理的基本概念为其前提。概念的准确性关系到以此为基石的观赏石理论体系建立的科学性。定义观赏石的自然属性,厘清观赏石美学的各类关系,杜绝以不准确的概念、原理、法则等去探讨当代观赏石理论的倾向,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沿着正确的学术方向逐步形成观赏石美学等理论体系。  关键词:观赏石 理论体系 基本概念  杨靖副主编提出:当代观赏石已处于需严肃思考的阶段。为建
期刊
艺术应为时代而歌,赏石要因时势而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一号召,迅速在全社会各行各业中得到了深入贯彻和践行。我认为,对于中国赏石界来说,提倡“工匠精神”同样迫切。  “工匠精神”是指生产者对于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它的提出,源于我国的工业产品质量低下、在国际市场上
期刊
我国的玛瑙产地分布广泛,许多省份都有,主要产地有辽宁、内蒙、黑龙江、河北、湖北、新疆和江苏等。近几年,在东北大兴安岭东麓鄂伦春自治旗东南部、南距大杨树镇22公里处的兴盛村发现了蓝玛瑙,此地归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乌鲁布铁镇管辖,储量小,颜色为蓝紫色,十分珍贵。  乌鲁布铁镇地处大兴安岭东麓低山丘陵区,在鄂伦春自治旗东南部,北距旗政府驻地阿里河镇90公里,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显著,经
期刊
石头怎么看,什么样的石头才算好石头?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米芾说:绉,瘦,漏,透。  苏东坡说米芾:米元章但知好之为好,不知陋劣之中有至好也。石之一丑,众美俱出。  苏东坡的观点跟米元章不一样。后来赏石界在米芾的四字诀后又补充了一些字:丑,陋,清,奇,怪,拙,坚,润,秀,神,韵,等等。还有一些记不住了,也从没刻意的去记过。跟游泳似的,等你可以在水里扑腾淹不死了,大可不必
期刊
潦河,云深处  如果有人现在问我,幸福是什么,我想我会说,幸福就是去潦河人家淘石头。这里的山,总是被云雾萦绕着,浓浓淡淡的,不陌生也不熟络,一丝温和与亲切,足够令你心生好感。尽管深秋寒意,你仍会情不自禁降下车窗,想要真切地感受它。迎面的风灌进来,忍不住一激灵,那感觉仿佛咽下一口冰激凌,从嘴里一直凉到胃里,却是甜的。那山,还是不远不近的,不迎也不离,只有小路两边发黄的树叶,顺着眼角不断地划过。即使,
期刊
2015年11月《中华奇石》杂志社在“大别山石头记奇石馆”成立了信阳通联站,授予王瑞先生为站长,此举为信阳石友对奇石的认知、审美、鉴评提供了一个权威性的指导。这对信阳奇石文化广泛和深入的发展是一件大好事,是为信阳石友架起一座迅速通往全国石界的友谊之桥,可以让石友们通过杂志切实感受到国内主流赏石杂志的宣传力度和影响力,并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通联站成立后,使推广大别山观赏石,特别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画
期刊
赤城石,俗称左溪彩石,因为石中出红色居多而得名。母岩所在天台县白鹤镇左溪山上。其地质储量丰富,初步估计在一千万吨以上。在漫长的地质运动发展过程中,大量剥落的岩石经过河流无数次改道搬运,形成从左溪到天台县县城区的冲积扇,卵石层埋藏深度达20多米,所以在左溪以及地底下蕴藏着大量的赤城石。其品种繁多,有黄花石、彩带石、红霞石等几个大类。  黄花石,以黄色为底,条纹以红色为多,并带有黑色小点,俗称芝麻花。
期刊
荆楚大地,人文风流,奇石也丰富,本刊2015年12期介绍了埋藏于荆楚大地的长江古河道石,这期给大家介绍荆山上的造型石及石英岩玉。  关于荆山有两个故事不得不提,一是“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左传》)另一则是“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厉王……”(《韩非子》)荆山是楚文化的发源地,而和氏璧的故事更是流传千载。今湖北保康、南漳二县境内荆山又有美石竞出,既有具古典赏石风范的荆山石,又有美质丽色
期刊
大千世界,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好多国家有国鸟、国树、国花,有趣的是,也有国石。世界上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选定了富有本国特色和重要价值的宝石或矿产作为“国石”。  日本、瑞士、瑞典、乌拉圭以水晶石为国石;南斯拉夫、意大利、阿尔及利亚把珊瑚当作国石;德国、罗马尼亚国石均为琥珀;美国和希腊的国石为蓝宝石:英国、荷兰、南非为钻石;西班牙的国石为绿宝石;埃及为橄榄石;智利为青金石;马达加斯加为孔雀石;奥地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