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婚姻情感波段

来源 :八小时以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阅过往30年中的《八小时以外》,不禁想要发问:是否,只要这个世界上还存在有男人、女人,爱情就将是无可替代的永恒话题呢?是否,在曾经的岁月里,婚姻被认为是爱情最圆满的完结式呢?是否,生存在钢筋水泥中的人们依旧对它顶礼膜拜呢?随着时光飞逝,从恋爱到婚姻的过程、形式、需求、目的究竟有了怎样的变化呢?由于生活内容的不断乘方,原本干净的婚姻到底混进了多少捡拾不清的杂质呢?
  所有的答案,都藏匿在1980年到2010年《八小时以外》‘情感篇’的细枝末节中,它逐字逐句地告知世人,情感、婚姻、男人、女人是永远也说不尽、想不清、论不明的问题,只要世界不毁灭,这些问题就永远是生存的主题之一。在这30年中被始终关注,在30年之前也已然口耳相传,即使到了30年之后它照旧不会过时。人们注定要在情感及婚姻的“圈套”里反复旋转。也许,时代真的会走到男女“相安无事”的时候,但绝不是现在,也不会是不久的将来。而这些理论恰恰散落在《八小时以外》每一期杂志的字里行间,恰巧被30年来情感与婚姻演变的线索贯穿起来,让我们看得分明。
  
  择偶从重品到逐利
  
  依照钱钟书的说法,婚姻就是排在大千世界里的一座座城池。究竟要找怎样的“合作伙伴”来铸造这样的城是每个人需要抉择的问题,并且十分重要。老一辈“建筑师”总是用似乎铁一般的事实告诫我们,伙伴是否找得好是这座城池是否坚不可摧的基础。当然,不同的人士对“伙伴”的选择有着个性的要求,同时,活在不同时代的人对“伙伴”的选择又有着相似的共性,彼此调和,缺一不可。
  翻看旧时杂志,在1986年第5期《八小时以外》中看到了一篇名为《他们希望找什么样的爱人》的文章,里面鲜明地写到了那个年代男女双方在择偶要求上的排序——“男青年择偶需求的排序是:人品、相貌、职业、文化程度、爱好;女青年的择偶需求是:人品、职业、文化程度、相貌、爱好”,并且文中明确提出对配偶的年龄要求较高,而择偶的基本模式中却不包括金钱和门第,同时,对学历和爱好的要求也并不严格。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简直等同于“别无所求”,但在那个朴实无华的年代,这般看似单薄的条件却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目标,也正是那个时代人们的需要。也许是社会尚不发达,使得人们没有太多的物欲,反倒显得可爱吧。
  但是,世界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仅仅时隔两年,社会格局就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一女性愈加重视社会角色。很可能那时候的广播中还会反复强调着:“这是思想的解放、社会的进步’预示着新时代的来临……”等言论,以此为女性鼓劲。既然环境变了,在一些问题的选择上也一定会发生转变。根据1988年第1期《八小时以外》所刊登的《什么样的丈夫最理想》来判定,正是因为女性能够正确地估计自己的价值,所以对丈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她们不再甘心只做传统式的“贤妻良母”,而要用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业务、提高技术水平,所以她们需要事业与家庭并重的丈夫。同时,她们一样需要丈夫能够理解、关心、帮助妻子、教育好子女。想来,在当时,这样一篇真正站在女性角度看问题、大胆说出女性需求的报道一定是广大女性的福音书。当然,既然女性自己解放了自己,那么一些男人也自然会对自己未来妻子的职业有所期许了吧。
  记得早些年有句火得不行的广告语叫做“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放在择偶观的今昔对比上恰好合适。首先来说,男人终于遵循了“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的方针,不再一味地死撑着自己硬汉的皮囊,并且逆转世俗,开始找一个可以用来依靠的女人。而这个女人需要有独到的眼光,可以沙里淘金找到潜质男人;能够耐得住清贫,在男人啥都没有的时候还愿意嫁给他;要有独立的经济实力和出众的能力,可以助男人“一臂之力”。这样的女人便是网络中曾经热炒的、无数男人争娶的“杠杆女”。看来男人变得聪明,学会了用女人做支点翘起自己,这一点在本刊2009年的第12期中有据可循。
  当然,变聪明的不可能只有雄性。虽然杂志中并没有关于“90后都嫁煤老板”的报道,但是2010年2月,一篇《嫁碗族嫁给爱情还是“碗”》倒是让我们看到了一批非“碗”不嫁的女孩们的缩影。如今的女孩早已不是那个用飞鸽自行车就能接走的羞涩新娘了,也不是戏中唱的那位一心只想做模范夫妻的巧儿。毕竟谁也挡不住大街上锦衣玉食的诱惑。于是,铁饭碗成了重要的生存条件,于是,“既然考公务员无望,索性就嫁一个公务员”的这种殊途同归的“婚姻交易方式”成了物质女们的首选甚至唯一选择。当然,究竟舒服与否,只有“鞋子”中的“脚”才能知道。
  
  相亲从羞涩到大胆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人们的脑袋里有了“梦中情人’的速写。接下来便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这也足以让姑娘、小伙儿们辗转反侧了。80年代的善男信女们总也不得找寻之法,无奈只能借助外力。为了解决青年人这一棘手问题,政府开办了第一批婚姻介绍所。别看那只是婚姻介绍走向“规模化”的第一代产业,可还是要比现在小报底角儿的婚介广告正规得多。它们均由“政府直接管辖”,不光给男女青年“引线搭桥”,还负责帮助了解对方的品德,绝对态度良好服务周到。所以,很多男女都是面带羞涩地走进介绍所,工工整整地填写登记表,小心翼翼地贴上自己的相片,而后在工作人员说一句“你可以回去了,有相当的,我们就通知你”之后告诉他们“我就相信婚姻介绍所”,以表信任。别笑!在《八小时以外》1981年第7期的《“鹊桥”引来有情人》一文中正有这样一幕的描写。而此文开头的一句“天上有‘鹊桥’是神话,地上有‘鹊桥’是现实”在当时看来一定显得很是神奇。
  30年的时间,足够将一切旧的打破。于是,当年那段被称为“青葱”的岁月已经是记忆中的片段,那些清纯乃至生涩的面孔也只能在怀旧电影中看个新鲜。而那些电影中的“原形”们大概也早就忘记了当年那个为自己牵了红线的婚姻介绍所的存在了。当然,30年的时间也足以建立起崭新的所有,自然也包括了“邂逅爱情”的新途径。近两年,各地经常举办择偶大会,网络相亲比比皆是,很多电视台都会播放“相亲秀”节目,加上新潮男女们自发组织的无数新鲜花样,总之,原本应该窃窃私语的事情是被重新包装、大方地摆在了舞台上秀个没完了。也许只有大胆地“抛出去”才能更多地“收获到”吧就在《非诚勿扰》火爆全中国的时候,《八小时以外》杂志也采访到了参加过电视相亲的人,并且从他的口中听到了与世俗的见解所不同的心声。他告诉记者:“我不否认这类节目的确有炒作、表演、作秀的成分。也还有很多人是出于其他目的来参加节目的。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是本着相亲的目的而去的。我希望观众可以用一种平和的心去看这个现象。是时代的发展、思想的进步造就了这样的节目。”
  
  不婚从自卑到自傲
  
  本刊1984年第1期的一篇名为《我曾在爱情的道路上痛苦徘徊》的编者按是这样写的:“许多读者来信说,目前,有些三四十岁的女同志尚未求得佳偶,她们需要关心和帮助。希望关心这些女同 志的有关领导和朋友们给予支持,帮助她们处理好这一终身大事,进而使她们心灵更美,工作更好,生活更幸福。”这里提到的“女同志”大概就是现代“剩女”的初级版吧。官方的说法叫她们为大龄女青年,世俗的说法则为“老姑娘”。但在当时,无论对这_人群的称呼有多委婉也一样是萦绕在她们乃至其家人头顶上的乌云。在那个视婚姻为人生必经之路的年代,“不婚”无疑是人们难以启齿甚至是最恐怖的事。
  就连政府也会把这种“恐惧”当做心病,在《说说“大男大女”的婚事》中,李瑞环同志写道:“我想,对于为自己的婚事苦恼的大男大女来说,对于为他们的婚事而牵肠挂肚的家长和亲朋来说,帮助他们建立起文明幸福家庭,应该说是一件实惠的事情,是为他们解决了一件切身大事,比给他们上多少次空洞的大课强。”在当时,解决大龄同志的婚姻问题已成了为群众办实事的首要任务之一了,由此可见,这一问题在当时的棘手状况。
  可世界就是这样无理,注定有很多矛盾不可调和。即使过了一年两年、十年八年,大龄女子也一样会有。这不是几句期许的话、几封问候的信就能解决掉的问题。在人们为了“老姑娘”一筹莫展了几乎一个时代之后,忽然懂得了将“辩证唯物论”用在对他们的审视上,大家开始学着变化角度去面对此事,而后惊奇地发现这一切别有洞天。当然,比世人早一步发现做一位“高龄少女”很不错的还是女性自己。于是,《八小时以外》借2004年第7期评论说,做“高龄少女”也没什么不好。若能活在四十岁里却有着二十几岁的容貌和心态;若能在已过半百时,当别人问及年龄还可以自然、自信地问一句“你猜”,若能活得像秦怡,八十岁的时候,披一头银发,着艳红衣衫,端坐在《艺术人生》的舞台上,粲然一笑,倾国倾城,也足以算是女人的上乘之品了。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当我们还没有解决掉大龄女青年的婚姻悬案,当我们还不能劝告“高龄少女”不要一味地孤芳自赏,大街小巷又竞相悬挂起“剩女”的标签。这些“剩女”们生活在自我营造的强势中,生活在事业成功的自傲中,生活在对人与事的无限挑剔中。但依据心理学,“人的第二重性格往往和最外露的那一层性格截然相反”的理论来看,她们其实是脆弱的。谁都说不清楚,“剩女”的出现究竟是未婚女性们的自我逃避,还是她们的自我膨胀,抑或是她们的自我粉饰。但终究有一点可以断言,大多数的“剩女”是被“自造”出来的,而不是被“制造”出来的。她们中间多的是“名牌”,即使不是“名牌”的也是“伪名牌”。她们不甘于与标有低端商品字样的“剩男”同处一个“货架”,又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品”。于是她们宁可成为“陈列品”,只当做自己是“独孤求败”了。面对这些由“被迫单身”转为“自愿单身”的人群,《八小时以外》在2009年第11期上做了关于“剩女”的专题,告诉读者,虽然中国单身现象被一些媒体称为“危机”,有一点危言耸听,但是细细斟酌,确实有几分紧迫感,同时以此劝诫仍在挑剔中的“剩女”们。
  
  中性从鄙视到包容
  
  在电视选秀节目风靡大中国的紧要关头,网上流传出一句:“超女选出了个男的,快男选出了个女的”的调侃l生评论,并且被人们到处引用。如果说,那时候说出这样的话多半是戏谑的嘲讽,那么,当人们看见刘著的时候就只剩下瞠目结舌了。当社会学家还在研究婚姻状况与日糟糕的原因时,是否也把“中性人’越来越多加在了其中呢?毕竞,爱巢之中,一雌一雄,而这“雌雄同体”又将安置何处呢?
  然而,不要以为关于男人女性化或者女人男性化的议论是今朝才有的。其实,早在1990年第5期的《八小时以外》中就有了对女性将越加强势、男性则越加懦弱的担心。一个《有男无汉》的四字标题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男人将要“退化”的担忧。文章中说:“人类社会的进步,将男人推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男人的那一身擅于狩猎的骨骼和肌肉,成了时装般的装饰。随着科技的发展,一对拳头的作用往往及不上不分性别的手指在按钮上的轻轻一点……”
  可如果说,《有男无汉》只是对性别将越来越模糊的担忧,那么到了1996年,杂志上赫然载着的“东南妩媚,--雌了男儿”的句子,无疑是对男性果真开始中性化的声讨。在笔者看来男儿应该有的硬密胡须、鼓大喉结、鲜明棱角、粗壮筋骨、结实肌肉以及刚毅的性格、进取的雄心,在某些被封为偶像的男儿身上开始变得模糊。他们更多的是油头粉面、长发红装、奶油模样。同时,为了表示不屑与愤慨,笔者还用了秦朝,雌了天下,称雄2',,把“大夫土”变为“士大夫”的典故来讥讽这些“娘娘腔”。可见当时人们对“中性化”的排斥程度。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凡事都有个成鱼翻身的时候。果真到了这30年之后,观众对中性有了别样的喜欢,于是出现了“帅女”的热,出现了“俊男”的火。于是,《八小时以外》在2009年第10期中与时俱进地出现了一篇关于“中性美”的文章,同时感叹:“也许在一定意义上,最优秀的男女都是雌雄同体的,既赋有本性别的鲜明特征,又糅进了另一性别的优点。”
  
  偷情从怯怯到堂皇
  
  从表面现象来看,婚姻是个叫人奋不顾身追求的归宿。即使人们口口声声地说着“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依旧怀着不能“死无葬身之地”的想法投入婚姻。但是,无法视若无睹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男男女女开始了去“城外”找风景的行动,并且成了时尚。我们不能不说,经历了巨大变革之后的中国人,思想已然解放到了够大的尺度。但是,哪里都会有天生胆小的生物。于是,不知从何时开始,办公室中的暖昧开始悄然兴起,这样的暖昧多与情有染,与性无关。
  《八小时以外》1996年第9期中用“在任何工作场所,男人与女人在一起工作,都会互相吸引”作为一篇题为《工作场所的两性关系》的文章的题记,同时也引发了对“职场情感”的正视与探讨。当然,十几年前的人们面对这样敏感的问题,也只能说说对策,不会深入挖掘思想根源。或者说,在这篇文章中,能够说出职场的异性相吸是正常的事情,就已经需要很大勇气了吧。
  要么是当初的意犹未尽,要么就是敏锐地察觉到了变故,《八小时以外》2009年第9期上再次提到了关于办公室里的男女关系问题,只是这一次,给最初的暖昧加上了一个看上去很养眼,听起来很科学、品起来又很有趣的、在市面上方兴未艾的名字——亚偷情。偷情就说偷情,却非要在前面加上一个“亚”字,看来是对自己行为尺度的一种文字性的界定,却怎么都觉得像是用文字把戏来“浑水摸鱼”。其实,风雅的名字不过是冠冕堂皇的说辞。并且最叫人厌烦的是,现代人强行将柏拉图式爱情与亚偷情之间画等号,说亚偷情就是柏拉图式的精神出轨。要知道,柏拉图式爱情的概念,柏拉图式的爱情理想世界,与产生于现代物欲横流大背景下依靠虚拟平台和通讯工具弥补精神欲望的亚偷情,显然有着天壤之别。在“亚偷情”现象逐日成风的今天,此文彻底把这些“亚偷情者”背后所隐藏的对婚姻的迷茫、麻木、厌烦统统拨开给人们看,并且明确地告诉世人,即使存在即是合理的,但合理的未必是社会该弘扬的,即使偷情加个“亚”也是对婚姻的亵渎与背叛。
其他文献
口述 麦子(30岁) 整理 王乐  要说各大论坛里排前十位的版块,总少不。了个“婆媳关系”。结婚前,麦子从没关注过家庭婚姻中的这些婆婆妈妈的事儿,婚后。却突然发现自己很难免俗地热爱起泡这类论坛了。这里面各式各样极品的婆媳关系都有,从来不缺更强悍的“棒子”和更无能的“包子”。  回想自己自结婚以来,做“包子”的时候还是多于做“棒子”的。老公大宁是个并不愚孝但也不愿多事的人,在自己和婆婆意见有冲突的时
期刊
感情篇    哈利·波特时光咒  十年一觉魔法梦  看《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时,怀揣的心情与以往每一部《哈利·波特》都不同这心情是一剂由时光为原料、魔法做添加剂、成长这一命题为药引的混搭魔法药,它在对角巷的魔法商店中买不到,因为只有天真浪漫的心灵净土才是它唯一的产地。它的功效,混搭了福灵剂,会让你感觉置身魔法世界幸运无比;混搭了迷情剂,让你永远对魔法世界死心塌地;混搭了吐真剂,哈利和他的魔法世界
期刊
书名 《风语2》  作者 麦家  出版 金城出版社  日期 2010年7月  定价 29.80元    由于是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的倾青力作,加之著名导演刘江根据第一部《风语》改编而成的同名电视剧近期播出,使麦家及其作品的热度逐渐升温。  麦家在《风1吾2》中描写了一段最痛彻心扉、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这段乱世儿女情的催泪指数将远超《暗算》。这样的赞誉并非妄语,读过《风语》第一部的读者都清楚故事发生的
期刊
这本书是作者几米患癌症时写的,距今已有10年。  故事发生在城市中。纵横交错的地下铁。  几米笔下的那位女孩是一位盲人。在15岁生日那天,她决定“一个人在城市里,漫无目的地游走”。她小心翼翼地搭乘地下铁,从一个陌生的小站出发,前往另一个陌生的小站。“寻找一颗最甜美的红苹果。一片遗落的金叶子。寻找心中隐约闪烁的光亮。”  没有复杂的措辞,没有写实的画面,只有忽然间那种感同身受,只有朦胧里那种暗自忧伤
期刊
“校内网”变成“人人网”,虽只有两字之差,但却体现了如今社交网站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当“你‘围脖’了吗?”成为一句日常问候语的时候,想要随时随地登陆微博,与好友及时沟通,甚至去“偷菜”。社交手机可就必不可少了!虽说在一般人看来,手机只要能上网,就能上“人人”,玩“开心”,发,“微博”,但是对手真正的时尚达人来说,如果每次上网都需要在浏览器里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入网址可就太落伍了。    一部好用的社
期刊
找糖块儿    我说个小笑话,这是个真事儿,发生在电影院里。这天正放彩色故事片,咱也甭提什么片子了,反正开演了,观众都看得入了神,忽然有一位老大爷从座位上蹲了下去,拿手直往地下摸,正摸着旁边观众的脚。人家不知道怎么回事:“大爷,这是干吗?”“不干吗,找东西。”“您找什么?”“从嘴里掉的糖块儿”“那还要它干吗?”“不行,我那假牙在上边粘着呢……”  【1984年05期 马三立】    为什么哭   
期刊
书名 《爱情没那么美好》  作者 布里吉特·吉罗(法)  翻译 周小珊  出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日期 2011年1月  定价 26.00元    关于爱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法国女作家布里吉特·吉罗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爱情没那么美好》。书的封面上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话:“爱情死亡之前,有十一种弥留的状态。这些故事里埋藏着爱情最真实的模样。”  在书中,作者写了十一篇现代人的爱情故事,着重于
期刊
此时,当你翻看到这篇文章、关注这次活动,或许正值2011年的情人节,或许只是手有余香了。但无论时间如何偷换岁月的概念,永远偷不走的是男与女的情愫。  每一年的这段散发暧昧的岁月,无数的追梦人在想同一个问题:究竟要以怎样的方式去捆绑现在所拥有的爱,使这段刻骨铭心绵长且深刻。有財力的人运用金钱,有头脑的人玩转智慧……其实,纯爱是种本能且神圣的冲动,你最需要玩的是:真诚。  用心告诉他(她):我真的爱你
期刊
从音乐之声走出的舞蹈演员    陈数出生在湖北一个艺术之家,受父母的影响,陈数从小就喜欢跳舞。小学毕业后,她就到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就读,后来进入东方歌舞团当了七年的职业舞蹈演员。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数参寅了音乐剧《音乐之声》这是当年王刚、成方圆领衔主演,获得了高度评价的一部剧。而陈数在里面扮演的就是成方圆16岁的女儿,剧中的女二号。当时陈数的年纪已经过了16岁,本不想去报名参演。同学鼓励她说:“
期刊
我们在大学相识,中间还有个所谓的介绍人。那时我迫切地想找个人谈恋爱,像得了爱情饥渴症。在一个月高风黑的晚上,他牵我的手,我从了;他搂我的腰,我也从了,一个不留神,他吻了我……就这样我们在相见没几天的时候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我们聚多离少,分开最长的一次是他去外地实习的十天,没有度日如年,却在归来时,紧紧相拥,不可自拔。尽管我们俩都掏心窝子地告诉对方:“家里很穷!”,但仅仅是相视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