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奶牛真胃右侧变位的诊断与治疗

来源 :山东畜牧兽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胃变位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真胃疾病,多发于高产奶牛,也是实施奶牛腹部外科手术的最常见原因。真胃变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其发病高峰在泌乳期的前6周,但也可散发于泌乳或怀孕期的任何阶段,犊牛和公畜也可发病。性成熟牛的发病率高于初产青年母牛,发病机理是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进而使消化系统发生代谢紊乱。目前一些研究发现,
其他文献
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Boman HG等用大肠杆菌注射惜古比天蚕蛹,从人工诱导的天蚕免疫血淋巴中发现了抗菌物质,并提纯得到了抗菌肽,并对它们进行了氮基酸序列测序分析,确定了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党在农村的工作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容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要使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必须在
养猪户常把食堂、饭店的剩饭菜折合在一起成为泔水。2006年7月份,某养猪场育肥猪群喂泔水1h左右,发生以狂躁不安、乱跑乱窜、呕吐、全身肌肉颤、行走摇摆、继而到地、四肢呈游
按照《动物防疫法》规定,动物检疫工作的实施主体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但并不是说具备这个名称的机构就具备执法资格。
2004~2005年,对青岛地区7个奶牛场的171例临床型奶牛乳房炎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出15种174株菌,其中以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为3个主要病原菌种,分离率分
1980年,Gordor等人首次应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人胸苷激酶基因载体DNA注射到小鼠受精卯雄原核,产生了转基因小鼠。在1982年,Palmiten等人又应用该技术用大白鼠生长激素(GH)基因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