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顿氧化与电催化氧化处理煤化工废水的对比研究

来源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ky_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某煤化工企业典型的高盐高COD废水,分别通过芬顿氧化和电催化氧化两种高级氧化工艺对废水中COD进行处理.考察了加药量、加药比例和pH等因素对芬顿氧化的影响,以及电流密度和pH等因素对电催化氧化的影响,并对比了两种处理工艺的COD去除效果和技术优缺点.结果表明芬顿氧化的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最高达到42.8%;电催化氧化的COD去除率与电流密度的大小呈显著正相关,最高可达99.9%.通过对两种高级氧化技术的分析对比得出,芬顿氧化的处理成本低,工艺成熟度高,已具有大规模工业应用的经验,但COD去除率有限和铁泥难以利用的问题亟待解决.电催化氧化具有工艺流程短,COD去除率可调控,无二次污染,但电耗成本高,电极寿命短,尚不具备大规模应用的条件.
其他文献
斜沟煤矿选煤厂末煤再洗系统因重介质悬浮液密度控制精度低,导致精煤灰分不稳定;分析了悬浮液密度控制精度低、容易波动的原因;通过采取将回流阀引入集控系统、开发智能密度控制系统等措施,有效提高了悬浮液密度控制精度,精煤灰分稳定率均值由44.5%提高至75.4%.
介绍了国内外电石制备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氧热法具有能耗低,能效高,污染少的优点,但是其对原料要求较高,导致对应生产成本较高;复合球团法采用粉状含炭原料和粉状石灰混匀后造球,该工艺过程中混合物料颗粒之间相互接触面积增大,生产速率加快,既能使用粉状含炭原料和石灰粉,又能提高电石的产量;最后考察了碳源的性质、CO分压、C/Ca比和不同含钙原料对电石制备过程的影响.
煤中全硫测定具有重要意义,对比各类煤中全硫测定方法的优缺点,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验证了库仑法定硫仪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国标要求;对精煤全硫测定的A类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重复性不确定度为0.0212%;分析了不同批次精煤样品全硫含量,硫分指标合格率大于95%;对比测量了精煤、中煤、煤泥全硫含量,结果表明,精煤全硫含量最低、中煤次之,煤泥硫分含量最高,该定硫仪的应用对选煤厂煤中硫分指标检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从3个角度分析了煤炭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作业过程角度包括精准采样、精准制样和精准化验;要素控制分析角度包括人员能力、环境质量、设备质量、原材料质量、样品质量、检测方法和其他要素控制;常用方法包括内部控制方法和外部控制方法.为全面提升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