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520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从而带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已成为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智慧课堂”作为智慧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也因此受到学者和中小学的重视。那么,最初的尝试阶段,必定是问题百出,艰难前行的。本文就尝试“智慧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作简要论述。
  关键词:智慧课堂;智慧教室;学习系统
  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尝试着开展“智慧课堂”,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目前支持“智慧课堂”教学的信息化设备基本上都是平板电脑,不同的是学习系统有封闭式和开放式之分。目前,半开放式是比较适合的,可控的、有学习平台的平板电脑是最佳选择。实现方法有两种:一是将完全封闭的电子书包系统开放,在教师的允许下,学生可以安装、打开、卸载应用;二是在开放式的设备上安装管控软件和学习平台,这种方法的比较灵活,为以后拓展提供了基础。可以说,伴随着智慧课堂的发展过程,支持智慧课堂教学的学习系统会经历封闭、半开放、开放三个阶段。
  下面我将从学校、学生和教师三个方面简要谈谈尝试“智慧课堂”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等。
  一、学校方面
  (一)学校在建设及使用“智慧课堂”中易出现的问题
  “智慧教室”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一个学校只有一间“智慧教室”试用,那么学生没有一种“自己是主人”的感觉,用起来就不够爱惜,比如阜阳一中,有的平板在两三个周后就有坏的了。学校建设智慧课堂当然是有某公司的支持,该公司最初大概也是为了先把自己的课程软件市场打开,所以学校在使用该软件时,也没有过多考虑大部分学生的现有水平,最初很大程度只是为了试用而使用,所以在试用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
  (二)学校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效益与风险并存
  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潮流,眼光放长远点儿来看,“智慧课堂”有很多好处,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还是有风险的,所以学校在尝试阶段,不敢大规模建设“智慧教室”,毕竟投入也不小。
  2、升学压力较大
  学校最终还是不能忽略升学率的,这也是大的社会环境使然,所以,可能在教育局没有大规模开展“智慧课堂”改革之前,走规规矩矩的教学之路比较安全,相对较容易把握教学质量和升学率。所以,学校不敢把工作重心放到教学改革上。因此,对教育者在“智慧课堂”的了解及技术掌握方面,学校并没有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及金钱;大部分教师对“智慧课堂”也没有全身心投入,只是消极应对。
  二、学生方面
  (一)学生在“智慧课堂”中易出现的问题
  传统教育方式教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所以,学校建议家长不要给学生买手机等电子产品,更有甚者严禁学生带电子产品到校内,更不要说带到课堂上来了。所以,有些学生在接触到手机等电子产品时,就会忍不住想要探索其中的奥妙。那么,一旦学校建成“智慧课堂”,学生就会被课堂以外的新鲜事物吸引走。
  (二)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知学习是为了谁;不知学习对自己的将来有什么用处;甚至部分学生有这样一种心理:现在可以打着上学的幌子,花着父母的钱,享受生活,多好。所以,没有动力、没有压力,他们很难用心去努力学习,那么他们在接触到电子产品时,就容易被平板上其他功能吸引走。
  2、学生心智不成熟,自制力差
  高中生说起来也即将成年了,但是整天学习枯燥的文化知识,面对稍微新鲜的事物,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去抵抗其诱惑。
  3、学生攀比心理作怪
  部分孩子觉得别人会玩什么什么游戏、知道网络上流行的事物等,而自己却不会玩,不知道,就害怕被人嘲笑,于是他们只要有机会接触电子产品,接触网络,他们就很有可能和别人比着玩。
  三、教师方面
  (一)教师在“智慧课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部分已习惯满堂灌或者偶尔使用一下多媒体课件的教师,只需要拿着课本或者下个课件辅助一下,就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简单粗暴”地讲给学生听,猛然接触“智慧课堂”,未免有些不适应。尤其是年龄稍大的对电子产品研究不是很多的教师,不愿意打破自己固有的教学方式,因此会对“智慧课堂”有所排斥,不理会或者消极对待学校安排的让学生体验“智慧课堂”的任务。这些试点学校中,有些就只有一间“智慧教室”,所有班级轮流上课,所以有的老师干脆就把前面老师用过的知识点和题目直接拿来用,一节课就让学生做题,也不管这些题目是不是符合自己学生的认知水平,更有甚者,学生在“忙些”什么,也不管不问,学生就自由发挥,随心所欲地玩自己喜欢的。
  (二)教师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教师因循守旧
  有些教师,固守着自己的一套经验,上课前不用花大量的时间去备课,只需要课前几分钟浏览一下就行了。“智慧课堂”的出现,意味着他们要开始学习新的教育方式,有可能他们要从头开始学习电脑及其他电子产品的使用,这将会减少他们的休息时间,所以很多教师守着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愿做出新的尝试。
  2、教师管理不当
  有些教师在“智慧课堂”上,可能会因为技术不熟练,不能控制学生对平板的使用,不会很好地管理班级空间及作业平台的公告栏等,所以那些学习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就会钻空子,趁机“为所欲为”。
  (三)应对教师出现的问题,简单提出以下策略:
  1、教师要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上好每一节课。为了适应大形势的发展趋势,教师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应研究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用新的、学生易于并乐于接受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才能不會被社会淘汰。比如充分发挥校内备课组、结对学校、联谊学校之间的合作,“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网际交互教室、集体备课室、QQ群、微信群开展校内、区域内、跨区域的集体备课、公开课、主题研讨、专题讲座等形式丰富的教研活动,增强交流与合作,构建学习共同体,有效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再比如学习慕课,教师可以多一种途径提升教学水平。
  2、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备好每一堂课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主观能动性,现有认知水平也参差不齐,教师可能做不到兼顾每一个学生,但是应做到遵循大部分学生的认知规律,准备符合学生现有能力的知识点和题目,让学生从新的教学方式中获得乐趣,在快乐中学习并获得成就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更好更快地赶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脚步,更好地利用“智慧课堂”带来的便利,就要从学校、学生和教师等方面综合考虑,把在尝试阶段屡次出现的问题在真正全面实施阶段之前解决掉。
  参考文献:
  [1]张新民 .论未来学校的教师素质及养成[J].教育科学论坛,2016(9)
  [2]康文彦,刘辉 .论未来学校的主要特征[J].教育科学论坛, 2017.(05)
  [3]刘万钧 译.影响未来学校的因素[J].美国《未来学家》 双月刊,1985年8月号
其他文献
摘要:科学技术和信息高速发展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技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教育教学也受到一定影响。在新信息技术背景环境下就需要老师结合时代特点,探求更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进步,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就要求老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应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趣味课堂;构建
期刊
摘要:随着高考改革的进行,充分体现育人功能的数学文化类高考新题型不断涌现,其中不乏对“古今数学思想”的考察。通过从2017-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题中摘选出典型“古今数学思想”类数学文化新题型,对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进行赏析,为广大教师教育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古今数学思想;数学文化;高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2017年版) 》中指出“数学文化是指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合作探究,形成良好的研培氛围,充分发挥“团队智慧效应”的优势。我校多年实施的集体备课管理方式正是这种团队精神的真实体现,是提高课堂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高效措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走向高质量的取胜之道。  关键词:落实课改理念;打造研培环境;提高研究氛围  一、集体备课的益处:  1、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成长。  一个教师的成长与集体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期刊
摘要:学习兴趣降低,不愿接受父母和教师的管束,虚荣心较强,对未来感到迷茫,极度自卑,情绪焦虑,逆反心理极强,这些都是青少年心理素质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能帮助青少年成高尚的品德,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分析了提高心理素质教育水平的途径,如锻炼青少年的心理适应能力,更新心理健教育课程的内容,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互动体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培养  
期刊
摘要:在当前数学“分享式教学”新课堂改革的环境下,老师们注重学生的天性的释放,鼓励学生多说多讲,为课堂气氛注入了新的色彩。但在一些小学数学课上,学生只是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忽视了倾听,这导致课堂的混乱,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影响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表达固然重要,但“听”是获取外部信息的关键,是有效学习的前提,如果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数学独立思考、计算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将受到很大的影响。本文基于
期刊
摘要:抽象化学概念的学习一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针对这一难点,本文以“化学平衡”概念教学为例,尝试利用“宏观”实验教学手段,让抽象的化学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形象化、直观化,激发学生学習兴趣,进而培养学生深层思维。  关键词:抽象概念;平衡状态;类比法;实物模拟法  在化学教学中,有些概念比较抽象难懂,被研究的物的宏观和微观相互存在着许多难理解的关系。如“化学平衡”的概念较为抽象性,是高中化学概念学
期刊
摘要:当前,随着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对于小学低段语文学习需要掌握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近年来,在各类小学语文统测中,课外阅读逐渐成为阅读理解类考试题目的主流,原本在高年级才会出现的课外阅读逐渐向低年级普及,所以熟练掌握和稳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成为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必将成为未来语文教学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学习方法;关键字词;语感;阅读中的思考  引言:自古以来,
期刊
摘要: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识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换而言之,其目的在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个别化、个性化教学模式,个别化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与试验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个别化教学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命题,本文就是立足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探讨如何在班级授课制美术课堂的背景下实施个别化教学。本文首先对个别化教学的内涵进行了
期刊
应用信息技術教育资源优化语文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将推动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应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网络环境下立体交互的教学过程,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和多媒
期刊
摘要:园本文化是一个团队的灵魂,是团队前行的动力之源。园本文化是团队制度建设的基础,它不仅制衡团队权力、激励团队成员、推进团队创新,它更是建设高品质幼儿园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园本文化;团队管理  “园本文化”是指幼儿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简言之就是“源于本园,基于本园,为了本园”的教育教学文化。在幼儿园管理团队建设过程中,通过“量身定制”园本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