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新版GMP理念的认识和思考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本公司新版GMP认证中不合格项的分析,来研究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为能够正确理解和实施新版GMP提供建议;确保新版GMP良好有效运行和正确贯彻实施。
  关键词:新版GMP 理念 问题分析 措施
  众所周知《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当今世界普遍采用的对药品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的法定技术规范,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基本要求,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GMP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原料药生产、药用辅料生产、药用包装材料和直接涉及到药品质量有关物料生产全过程中。
  GMP的总体内容包括机构与人员、厂房预设施、设备、卫生管理、生产管理、物料控制、生产控制、质量控制、发运和召回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药品生产的方方面面,强调通过对生产全过程的管理来保证生产出优质药品,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误区,未领会新版GMP的实质,还有98版的影子在里面,尚未深刻理解“把质量管理的各个要素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内涵。为深刻理解和掌握GMP的原则性、时效行、基础性、多样性、层次性,作者在本公司药品认证过程中现场出现的主要缺陷和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对制药企业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作用。
  分析:从以上机构与人员、厂房预设施、设备、卫生管理、生产管理、物料控制、生产控制、质量控制、发运和召回管理等方面缺陷的内容分析就是在执行新版GMP过程中不细致,文件管理、各种记录、状态标识等部分不符合要求,人员培训不到位,未按规定取样、持续稳定性考察不规范。厂房与设施中体现“能够防止污染或交叉污染”的限度还有不足和欠缺;生产管理主要问题是过程管理较差,状态标识不全,清场不彻底,未对避免交叉污染的措施进行评估等,物料没有做到规范购入、控制放行、标识不全、对于防止差错、混淆、污染的发生的潜在的风险评估不够。等等。
  对于理解和掌握质量与质量保证的要求不深刻,确保产品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的含义有概念上的认识模糊,新版GMP非常强调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并对此提出更加细致的要求,赋予质量管理、质量控制新的内涵和责任,将变更控制、偏差处理、风险管理、纠正预防、OOS处理、质量回顾等内容作为专门的章节放到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中,质量保证系统的目的《规范》第九条说的相当详细;增加的对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进行评估的要求,应做好清洁程序的风险评估、清洁验证结果、产品质量分析、偏差处理的回顾分析研究等。
  对于风险管理这个理念理解不彻底,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的管理和控制、还很肤浅,及时发现影响药品质量的不安全因素还不具备,主动防范质量事故的发生的意识还欠缺,上海华联药害事件中的甲氨蝶呤由于生产过程中混入硫酸长春新碱,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但却是合格的,因为药品质量标准仅仅反应了药品质量属性的一个方面,药品质量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说明潜在风险的可怕性。
  在验证方面比如:原料药的清洁周期应依据连续生产对产品质量标准和杂质状况(反复烘干致透光度下降和降解产物增加的风险)微生物水平和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来确定,残留部分是否有杂质富集等质量不均一现象,以及对原料清洁周期的影响,等等,还未有深层次的研究。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可划分两大类,一是技术方面,如设备设施、材料工艺等;二是人的方面,即操作者、维护和管理人员。
  本企业通过不断的检查、不断的发现问题按照新版GMP条款逐一进行分析、领会并改进,生搬硬套、机械应用的现象也逐渐得到改善。
  结论:新版GMP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日常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和提高,深刻理解标准要求,应怎样做才能符合《规范》要求,良好质量管理运行体系的建立,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参考文献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S]卫生部令第79号,2010.
  [2]高梁美 ; 我省新版GMP认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考.中国药事2012(26)12。 1406-1410.
  [3]葛均友;;2010版《藥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特点与实施存在的困难[A];四川省药学会第七次全省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赖娟娟;;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教育与培训[A];《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和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5][1] 张炜,任锐龙. 对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的调查与思考[J]. 中国药事. 2011(02).
  [6]陈晶波. 浅谈对实施GMP的认识[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19).
其他文献
摘 要:试井资料作为油田开发的基础资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安塞油田,为油田开发调整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安塞油田长6油层试井资料的分析研究,总结出长6油层注水井压降测试曲线形态及其所反映的渗流规律,并通过油水井试井资料判断油水连通关系,从而甄选实施堵水调剖措施井,达到控水稳油的目的。  关键词:试井资料 渗流规律 堵水 应用 水驱效率  一、前言  试井作为油田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监测项目,可以确定储层有效
期刊
摘 要:针对常规压裂卡封用RTTSY221型封隔器在井斜较大时,座封困难、座封后封隔器胶筒密封不严、斜度较大时无法卡封等难题,研究出适合于大斜度井卡封压裂的配套工具,解决了大斜度油井卡封压裂的技术难题。  关键词:大斜度 卡封 压裂 工具 应用  一、大斜度井卡封压裂常规封隔器存在的技术问题  1.能否顺利下井  若井斜过大,超过35度,封隔器一端紧贴套管壁,在锚体、支撑卡瓦的作用下,极有可能中途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针对国内几家炼油企业在柴油质量升级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研究开发了系列催化柴油加氢改质技术。各个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宜的相关技术,生产符合清洁燃料标准的高品质油品。  关键词:催化柴油 加氢 清洁燃料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所加工原油越来越重视质量,催化裂化的原料也逐渐向重质化和劣质化发展,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完善,企业所面对的产品质量升级压力也在逐渐增加。在我国,由于石油
期刊
摘 要:通过实验测定了聚甲醛废水中物质组成,加入废水中主要物质到氨氮标准样品中用纳氏试剂法测定加入干扰物前后氨氮含量变化,指出解决聚甲醛废水中氨氮测定干扰的方法。  关键词:聚甲醛廢水 氨氮 影响因素  氨氮以游离氨和铵盐的形式存在于水中,是控制水体含氮有机物污染和保护水生态系统的一个关键水质指标。与化学需氧量一样,氨氮也会使水体发黑发臭。尤其是氨氮中的非离子氨可以引起水生生物毒害,具有致癌和致畸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环境监测人员实验室容量法分析化学需氧量(COD)操作,从准备工作开始及各个操作步骤,到报出结果提出了完整的要求,并制定了各步骤的操作规范,力求能规范环境监测人员的实验室操作,不断提高实验室分析人员的技能和水平,为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 规范化 操作  一、对容量法分析COD准备工作的规范化检查  1.玻璃器皿要清洁干净——
期刊
摘 要:金属铬[Cr(Ⅵ)]是一种很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在电镀、冶金、化工等一些加工行业废水中含量很大。Cr(Ⅵ)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和毒性,消除水体中Cr(Ⅵ)污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在低温条件下用双氧水制备了P/TiO2溶胶,并将其负载于玻璃弹簧上,形成负载型P/TiO2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照下,该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u2+和Cr(Ⅵ)共存溶液或Zn2+和Cr(Ⅵ)共存溶液中的Cr(Ⅵ)时
期刊
摘 要:在海洋钻井作业过程中,隔水导管承载力对于钻完井作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隔水导管承载力计算模型和最小入泥深度计算模型,并以BZ-X-X油田为工程实例,建立了BZ-X-X井隔水导管承载力剖面;根据海底土性质和钻完井过程中井口载荷情况,确定了钻井隔水导管合理下入深度范围。研究成果能够为该地区今后的钻井作业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从而保证海上钻完井施工作业的安全。  关键词:隔水导管 承载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油田的不断开采,目前多数油田已经是步入开发后期,油田采出液的含水量竟然可以达到90%以上,并且也成为多数油田主要的注水水源。因为油田采出液里面含有硫化氢和二氧化碳一些腐蚀性的气体,直接回注将造成开采设备和管道的腐蚀,因此很有必要在污水回注之前做好污水处理,去除溶解在污水中的腐蚀性气体。本文就气提法去除油田污水中腐蚀性气体的实验进行分析。  关键词:气提法 污水处理 腐蚀性气体 实验
期刊
摘 要:目前,长北天然气处理厂已经投运5年,部分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常压储罐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锈蚀,亟需开展相关检测评价工作。为避免以往检测的盲目性、无序性、投入大、准确性低等弊端,我们提出了建立在风险分析基础之上的管道检测(RBI)与评价方法。基于风险的检测技术方法(risk-based inspection),RBI是近十年来国内引进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对设备的风险提出以优化设备检验和管理的
期刊
摘 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多奈哌齐口腔崩解片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Welchrom-C18(5?m,4.6*250mm)色谱柱,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6nm柱温为50℃,流速为1.5ml/min,进样量为20ul,溶剂为乙腈-水(1:3)。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盐酸多奈哌齐与各中间体、杂质分离良好,辅料对有关物质检测无干扰。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