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肝星状细胞对肝脏干细胞增殖及代谢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aoxi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小鼠肝星状细胞(HSC)与小鼠成体肝脏干细胞(AHPC)体外间接共培养模型,观察HSC旁分泌途径对AHPC增殖及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建立HSC及AHPC细胞分离及培养模型.进一步选择Transwell 6孔板,建立小鼠HSC与AHPC间接共培养模型.在共培养24 h和96 h后,计算AHPC克隆数及克隆形成率;共培养14 d后,行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dU)增殖实验,计算AHPC细胞克隆内BrdU阳性的细胞数,评估细胞增殖能力.同时,收集细胞上清液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代谢产物以评估细胞的代谢能力.通过以上方法比较HSC组和空白对照组中AHPC在克隆形成率、细胞增殖及代谢功能上的差异.结果 HSC组AHPC的克隆形成率为(26.88±3.31)%,对照组为(20.11±2.34)%(P<0.05).BrdU增殖实验提示,对照组内BrdU/白蛋白双阳性细胞为(69.50±18.81)/高倍视野,较HSC组增多61.29% (P<0.01).代谢功能方面,HSC组AHPC细胞上清液中白蛋白(Albumin)和尿素(Urea)的浓度分别为(14.17 ±3.14) mg/(L·d)和(34.83 ±11.41) mg/(L·d),比对照组分别提高72.17%和66.89%(P<0.05).结论 一定数量的HSC在体外培养时能提高AHPC克隆形成率,促进细胞增殖分裂,细胞代谢功能亦相应增强。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量子点(QDs)标记脂肪干细胞(ADSCs)并用于活体内示踪的可行性.方法 从SD大鼠的脂肪组织中以0.1%Ⅰ型胶原酶消化提取脂肪干细胞,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代细胞形态;噻唑蓝(MTT)法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鉴定表面分子的表达;使用成脂、成骨定向诱导液诱导分化,并以油红O、茜素红染色鉴定.QDs标记细胞,评估不同浓度QDs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观察细胞磁共振成像(MRI)活体示踪内皮祖细胞(EPCs)对静脉血栓的治疗作用,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SD大鼠;菲立磁;EGM-2-MV培养基;Olympus相差显微镜,超净工作台,细胞培养箱,1.5T荷兰Philips磁共振扫描仪等.2.大鼠骨髓源EPCs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具体操作方法参照文献[1]。
期刊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β/δ(PPARβ/δ)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及肿瘤组织、正常组组织PPARβ/δ、PPARγ、磷脂酶A2(PLA2)、环氧合酶-2(Cox-2)、前列腺素合酶(PGES)、前列环素合酶(PGIS)的表达水平,基因敲除技术及流式细胞仪分析PPARβ/γ对非小细胞癌细
目的 探讨血浆中雌二醇及其代谢产物与女性骨关节炎(OA)发病的关系.方法 64例女性膝OA(绝经前后各32例)作为实验组,48例健康女性(绝经前后各24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对血浆内6种雌激素及其代谢产物定量测定.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绝经前卵泡期女性OA游离雌二醇水平[(65.0±9.2)比(72.3 ±10.4) ng/L;P <0.05]、
目的 观察来源于胃的脊髓和脑干神经回路神经元的形态定位,探讨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此领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方法 实验借助嗜神经病毒定位注射入胃,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实验数据以SPSS 10.0软件统计处理.结果 嗜神经病毒显示较好的定向运送特性,具有敏感和理想的标记效果.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比较来源于胃的脊髓和脑干神经回路神经元的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嗜神经病毒为高度敏感的逆向神经示
目的 观察梯度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背根神经节(DRG)轴突生长的引导及促进作用.方法 制备聚左旋丙交酯(PLLA)膜,再使NGF梯度负载于该膜.取孕14 d胎鼠DRG,随机分为两组,A组(n=10)种植于负载有均匀NGF的膜上;B组(n=10)种植于负载有梯度NGF的膜上.培养5d后,测量轴突长度.结果 梯度NGF组的DRG轴突长度为(1530±30).μm,轴突转弯系数(TR)为0.49 ±
目的 探讨大鼠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早期胃液体排空功能的变化及胃空肠吻合口Cajal间质细胞(ICC)的再生.方法 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幽门切除+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照组行幽门切断再吻合术.术后4周进行以下实验:放射性核素显像法评估胃液体排空功能;扫描电镜观察胃空肠吻合口ICC再生.结果 术后4周实验组大鼠胃液体半排空时间(t1/2)为(23.
目的 观察CXC趋化因子受体-5(CXCR5)及其特异性配体CXCL1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25对结直肠癌及13例结直肠腺瘤冰冻新鲜标本中CXCR5及CXCL13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153例结直肠癌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62例结直肠腺瘤标本中CXCR5及CXCL13蛋白
目的 构建裸鼠食管癌移植瘤模型,观察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Chk1)小于扰RNA(siRNA)干扰表达载体对顺铂诱导的食管癌移植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分组饲养荷瘤裸鼠.A组:对照组,瘤体注射无菌生理盐水;B组:瘤体注射Chk1 siRNA2加浓度为(5 mg/kg)的顺铂;C组:瘤体注射顺铂(5 mg/kg).观察各组移植瘤的生长;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Chk1
目的 观察SH-SY5Y细胞凋亡,酪氨酸羟化酶(TH)、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MeCP2)蛋白表达变化,探讨MeCP2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真核表达载体构建、细胞转染等技术获得MeCP2表达上调的SH-SY5Y细胞株.免疫荧光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重组质粒对SH-SY5Y细胞内源性MeCP2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TH表达的变化;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流式细胞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