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县示范区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研究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yz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贺兰县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紧紧围绕“一优三特”优势特色产业,以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为契机,大力发展以二代节能日光温室、大中拱棚、冷棚韭菜、供港蔬菜为主的设施农业,坚定不移走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科技化支撑、标准化生产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沿汉延渠、唐徕渠系优势蔬菜产业带已具规模,设施农业已成为贺兰县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
  一、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经验
  发展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之一,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贺兰县设施农业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农业专家、各类从业主体和广大消费者的普遍认可,产品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美誉度和竞争力,总结出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发展经验。
  1.规划先行是设施农业稳步发展的前提。贺兰的区位、气候等条件在全区并不占明显优势,贺兰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出台了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并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采取有力措施持之以恒抓好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在短短的几年间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快速提升。
  2.领导重视是设施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贺兰县设施农业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和贺兰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设施农业发展各项工作,县财政每年出台扶持意见,以补助、以奖代补、贴息贷款等方式,真正把农民自身利益与设施农业发展紧紧绑在一起,提高产业持续发展动力。同时,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支持力度,每年安排足够的信贷资金用于支持设施农业发展。各相关部门也在项目支持、技术支撑和工作督导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根据职能全力抓好落实,是贺兰设施农业近几年实现高水平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3.规模发展是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贺兰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能够正视和分析多年来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转变发展方式,从设施农业集约化、园区化建设入手,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干一个成一个,切实发挥了园区的示范引导作用。同时制定具体有效的政策,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为设施农业规模化、园区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4.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是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的突破口。贺兰县在设施农业发展中高度重视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通过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益的示范园区建设,让农民看到了设施农业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增收效果,打消了他们的疑虑,加之建棚补助、贷款贴息、基础设施配套等优惠支持政策及时到位,广大农民主动投入设施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十分高涨,目前贺兰县绝大部分设施大棚的产权主体都是农户,并在2008至2014年期间面积和规模快速增长,目前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11.3万亩。
  5.抓好产销衔接是设施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贺兰县在设施农业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健全市场体系,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作为支持加快发展的关键环节,培育了一批农民经纪人和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建立完善了农产品物流销售体系,基本形成了“冬菜北上、夏菜南下”、“春提前、秋延后”的生产流通格局,并成功开拓了港澳、江浙、陕甘蒙青等区外市场,为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市场保障。
  6.有效的科技服务是设施农业稳定发展有力支撑。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科技服务队伍提供技术支撑。贺兰县在设施农业发展中,对科技人员全面实行农业科技服务目标管理责任制,技术人员全程参与科技承包服务,在建棚机制上实行责任到人,推行绩效考评工资制,工资奖金与工作业绩挂钩,技术人员全程参与设施农业的建设、生产、管理、销售全过程,为设施农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服务,保证了设施农业基地建设和生产的高质量、高效益。
  二、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设施农业专业化、区域化程度不高,量化指标和标准化成套栽培管理体系不健全。
  2.设施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目前以个体农户自主生产和经营为主,品牌产品少,农产品保鲜贮藏、深加工、产品销售等基础薄弱。机械化普及程度不高,特别是耕作、植保、微灌、电动卷帘、自动控制等普及率较低,仍以人力为主,劳动生产率较低。
  3.设施生产经营者素质较低,经营理念落后,对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概念模糊,农产品品质和质量较低,缺乏高端精品瓜菜产品。
  4.蔬菜流通销售主要靠菜贩上门收购为主,缺乏市场预测及信息发布的预警机制,市场信息服务欠缺,缺少农民经纪人和营销队伍。
  5.农业融资渠道不畅,融资难仍是制约设施农业规模发展的主要瓶颈。
  三、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1.着力提升园区装备水平。根据现代农业改革与发展目标,配套完善现有设施,巩固提高在建设施,积极开发后备设施;围绕瓜菜产业优化升级目标,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和提升示范基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积极探索应用设施农业园区农机农艺融合模式,不断提高自动化、半自动化、信息化装备水平和农机化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四代”蔬菜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蔬菜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程度,提升生产效率,节省劳动力成本。
  2.积极调整设施农业生产经营结构。不断更新设施瓜菜优新品种,组装配套集成化先进实用技术,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带动设施瓜菜产业尽快由传统的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迈进。以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作为抓手,开展设施瓜菜标准化基地建设,带动全县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瓜菜产业进一步发展。
  3.探索开展瓜菜产品政策性保险。创新险种和扶持政策,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稳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开展设施农产品、露地蔬菜、特色农产品基本价格政策性保险和成本价格政策性保险试点,切实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4.加强瓜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快完善瓜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推进农产品品牌培育有机结合,提高品牌核心竞争力,做到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规程、过程有监测、产品有标志,销售有记录、市场有监管,用产品质量打造“贺兰山下”农产品品牌。按照“加强农业生态治理”要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的防治,推进新型经营主体认证和生产销售绿色及有机瓜菜产品。
  5.推进设施农业产销衔接模式创新。形成以产地收购市场、周边批发市场为核心,以冷链体系、外销窗口为基础,以加工销售企业为龙头、各类流通经营主体相协调的瓜菜产品流通体系。充分发挥蔬菜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带头引领作用,壮大经纪人队伍,鼓励新型经营主体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外销品种,建立外销生产基地,探索优质特色瓜菜产品电商、微商、农超对接等新型销售模式,拓宽销售渠道,确保优质优价,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6.落实好各项农业扶持政策。抢抓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机遇,落实好国家、区市各项惠农政策,在申报项目、争取资金、扩大融资渠道上下功夫,重點抓好设施农业基础设施、园区建设、科技支撑、市场流通等重点环节,切实增加现代农业资金投入,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其他文献
摘 要:加强基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能够保证农业安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七项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包括加强组织建设来落实产品质量监管、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农产品源头掌控、创新农产品监管模式、落实奖惩制度、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推广等,通过论述以上策略,来为基层监管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经济效益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粮食及农产品的安全逐渐成为
从百香果的类型、生长条件、特性、病虫害等环节介绍了百香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在当前这个信息量巨大的互联网中,充斥着大量不雅的黄色图片、视频,音频等,如何去鉴别他们一向是研究方向下的一大难题。传统方式下"鉴黄"师人工通过肉眼鉴别色情图片和视频存在效率低下、误判率高等问题,基于深度模型同步客户审核标准,对疑似色情低俗的图片和视频可先智能评定安全等级,再交付人工审核确认,能有效识别视频、图片中色情低俗内容,达到高效准确的目的。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本文介绍了北京昆仑通态自动化软件公司的全中文工控组态软件MCGS,并以某供水工程为例,阐述了该供水工程的系统构成、功能及MCGS在该系统中的应用.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春运抢票大战再次拉开帷幕,预示着“年”的脚步越来越快.现在的人们虽然不再需要早早地备下年货,为霜风吹冻的大地储备粮食,祈望来年风调雨顺、凤凰栖入梧桐木,但是对“年”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