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文学地理学视角下,地理因素在文学文本空间与文学批评建构中发挥着基础性与关键性的作用,而文学研究问题的根底应当在人—地互构的基础之上,立足于文学地理性空间,再推及到此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壮族文学的文学地理学研究”(项目编号:16BZW18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地理学视角下,地理因素在文学文本空间与文学批评建构中发挥着基础性与关键性的作用,而文学研究问题的根底应当在人—地互构的基础之上,立足于文学地理性空间,再推及到此空间产生的全部文学活动中去。由此观之,少数民族抗战诗歌中的地理因素——"地理基因""地理空间""地理抒情"显露出庞大的身姿体系,昭示了这些地理因素在文学生产与审美中发挥的建构性功用。其中,"地理基因"的传承性内容为"源"地而发的、被忠实复现的民族自然地理环境及与人文地理相关联的民族文化,"地理空间"之新构性在于渗入了诗人
其他文献
乡风文明建设涉及价值体系、乡村文化、社会风俗、行为习惯、治安管理及人居环境等方面,是主客观相统一的系统性实践活动,属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范畴。从现实角度出发,后脱贫
清代中期的满族诗人舒穆禄·多隆阿,名廷鼐,一字任之,另字雯溪,又字云溪、文希,舒穆禄氏,隶满洲正白旗,盛京岫岩人,著有《慧珠阁诗钞》18卷、《文钞》4卷、《诗话》4卷、《毛
少数民族诗歌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身份、语言、题材则是界定少数民族诗歌本体属性的三项基本要素。20世纪50年代以来,少数民族诗歌本体属性的确立经历了学界复杂的论争与阐释过程。在民族身份、语言、题材的限定之下,无论是少数民族人民集体或个人创作的口头诗歌,还是书面诗歌,它们都具有明显的民族和地方文化共同体的书写和阐释特征。近代以来“民族”被赋予了政治共同体的内涵与意义,少数民族诗歌创作也在原来传统的血缘、地缘及精神共同体价值的基础上,产生了具有近代政治共同体特征的中华文化共同体、"民族
原则例外关系是民法体系性的重要体现.传统方法论上“例外规定不得类推适用”命题的正当化理由并不充分.在当然推论、非延伸型类推适用和回复型多层次的例外等情形中,例外规
史诗江格尔作为中华民族文学共同体的一部分,经过说唱艺人为传播主体的口语传播过渡到手抄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其受众以几何倍数增长的历史进程,正是我国各民族交往、
女性主题是20世纪英国小说表现的重要内容之一。女性主体地位的找寻构成女性主题的一条主线,而这一主线又通过女性平权意识到自我意识的发展得以艺术化地体现出来。在男性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