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祖居地方位考辨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ongl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华夏祖居地,是由崆峒山原名“空洞山”的首字“空”,与陇山原名“龙山”的首字“龙”,先组合为“空龙”,后被崇道者神化、仙化为“昆仑”与“崑崙”。西汉以后,随着中原王朝向西北内陆开拓疆土,“昆仑”与 “崑崙”山名也逐渐迁到西北内陆中原人所不了解的“神秘”地方去了,但华夏祖居地仍在今甘肃省境北起今崆峒山,向南包括庄浪、秦安、张家川、清水、天水秦州区、西和、礼县及其以西静宁、甘谷二县部分地方。
  [关键词]华夏;祖居地;昆仑
  [中图分类号]K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04-0005-03
   在上古传说史中,华夏祖先的居住地,是华夏文明史研究中史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以往的研究中,虽然有的见解颇具客观性,但时至今日仍未获得学界公认。在历史上和当代,部分学者曾经把“昆仑山”视为华夏祖居地,其中一些学者甚至把现今甘肃省敦煌西南昆仑山、新疆和田之南昆仑山和青海西部昆仑山视为华夏祖居地。如果我们对华夏祖居地问题诸方面考虑得更为细致一些、深入一些,就会觉得以上说法有重新审视的必要。
   一、“昆仑”名称的由来和演变
  “昆仑”名称,从何而来?这自然要从历史文献中找答案。但在历史文献所见“昆仑”又称为“崑崙” 。同时,“昆仑” 与“崑崙” 因是“昆仑山” 和“崑崙山”的简称,于是在历史文献中“昆仑”与“崑崙” 、“昆仑山”与“崑崙山”的名称总是混用。出现这种混用现象,是因古代有的史家以为 “昆仑”是山名,故给“昆仑”二字加了“山”字偏旁部首,结果使得后世人很难搞清楚哪一山名出现在前,哪一山名出现在后。其实,史学界所关注与华夏祖居地相关的“昆仑”,有着一个较为复杂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的源头与当今甘肃省境崆峒山和陇山的原名有关。
   (一)崆峒山的原名
   今甘肃省平凉市境内的崆峒山因华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问道广成子于此,故成为中国名山,享誉全国由来已久,然而“崆峒山”却不是这座山的原名。
  据清张伯魁纂修的《崆峒山志》?譹?訛和其他资料记载分析,崆峒山的原名因这座山悬崖峭壁上存在众多天然石洞而得。
   其一,广成洞 。5000年前,道家始祖广成子在崆峒山修炼时,曾住在山上东台别峰之阴一个天然石洞里,故后世将这个石洞称为“广成洞”。当年,轩辕黄帝曾去崆峒山“广成洞”向广成子问道,故“广成洞”有时也被称为“问道宫”。后来还有“广成丹穴” 、“丹穴”等名称的记载。
   其二,玄鹤洞。玄鹤洞,又称元鹤洞,位于崆峒山东台峰下崖壁上,因黑色飞禽鹤在此洞中栖息,故名“玄鹤洞”。《崆峒山志》又记载:“栖息玄鹤洞的黑色鹤很大,在空中展翅飞翔时,其状大如木车车轮。”
   其三,钻羊洞。据《崆峒山志》记载,在崆峒山之阴,“俗传:昔有群羊,夜踏田苗,土人逐之,悉入洞中,次早视之,则皆白石也”。以此之故,始有钻羊洞和石羊洞之称。
   其四,归云洞。归云洞,又名青龙洞。据《崆峒山志》记载:“空同(山)石骨中多有孔穴,雨前风后,云从石隙中生,小者如麟,大者如轮……满山谷,须臾开爽,群山如故。”又载:“一名青龙洞,在半山,岩窦玲珑,云气出入,又雨晴云辙归洞。”据这些记载,“空同山”上的“归云洞”,是一些洞口小的山洞或石壁上的裂缝。
   其五,朝阳洞。据《崆峒山志》记载,朝阳洞“在崆峒山之阳,道家修炼处,人迹罕至”。
   另外,《崆峒山志》还载有若干山洞,其中较著名者有三教洞、灵官洞和玉女洞等。
  《崆峒山志》有关崆峒山的资料记述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从中可以看到崆峒山的名称有数个,如崆峒山、 峝山、空洞山、空桐山、空同山等。?譺?訛显而易见,早在古代人们既已熟知在崆峒山崖壁上存在着若干著名天然石洞,其中一些人还了解天然石洞的得名缘由。据此可以断定,当初人们将平凉崆峒山原名叫作“空洞山”是自然而又必然的。
   (二)陇山的原名
   陇山是一座南北向伸展的大山,其山势恰似一条游龙爬在地上。它的北段部分在甘肃省境内,部分又在甘肃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处;中段位于今陕、甘两省界上,中间又被渭河拦腰截断,其不同段落有着不同的名称。如崆峒山西北段称六盘山,往南一段称关山,再往南则为大陇山或陇山;南段位于渭河以南,被称小陇山。那么,陇山的原名是什么?对此今人多有不知,需作一定考释。
   最近,在无直接相关历史文献可查阅的情况下,笔者想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甘肃省》和《甘肃省张家川县地名资料汇编》等书中的地名。经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甘肃省》一书,其中有“龙山镇” ?譻?訛地名 。《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地名资料汇编》中有“龙山”、“龙山镇”、“龙口”、“龙口峪”、“龙衣山”、“龙衣沟”、“龙山桥” ?譼?訛等地名。秦安县境有“龙山”、“龙泉”等地名。?譽?訛另据《甘肃省秦安县地名资料汇编》记载:“吊湾公社的把龙(村),胡缵宗《秦安志》疑为‘八龙’。” ?譾?訛读这些资料后令人喜出望外,因为它们表明陇山的原名是“龙山” 。
   (三)“昆仑”名称的由来与演变
   崆峒山和陇山的原名,到底与华夏祖居地有着怎样的关系?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得认识三种历史现象:一是古人将两个以上名词的首字(或其中一字)连在一起,组成一个带有综合特点的新名词,如将“长江”、“黄河”组成“江河”;二是古人将名词进行同音假借,变成新名词,如将“空洞”变为“空峒”、“ ■峝”、“空桐”、“崆峒”等;三是道教的崇拜者与信徒附会出一些新名词,如“昆仑”、“崑崙”名称,极有可能是道教崇拜者将崆峒山原名“空洞山”的首字“空”和陇山原名“龙山”的首字“龙”,组成为“空龙”一词,进而予以神化、仙化,就变成了 “昆仑”或“崑崙”了。    “崑崙山”名称出现较晚,对此,托名西汉东方朔所撰的《海内十洲记·提要》说:“《海内十洲记》似道家夸大之语,大柢恍惚,支离不可究詰。考刘向所录,东方朔书无此名……盖六朝词人所依托。” ?譿?訛《海内十洲记》本文载道:“崑崙号曰崑陵,在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去岸十三万里,又有弱水……山高地平,三万六千里,上有三角,方广万里,形似偃盆,下狭上广,故名崑崙山。” ?讀?訛据此可知,“崑崙山”是六朝时期崇道之徒假借西汉东方朔名字伪造的《海内十洲记》中首次出现的,并把帕米尔高原说成了崑崙山。
   在唐代及以后,中原王朝进一步开拓并加强对西北内陆地区的管理,加之寻找黄河源活动的进行,进而逐渐确认了西北内陆三座昆仑山。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史学界“疑古派”学者通过对中国古代神化传说的研究,得出结论:“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中,有两个很重要的大系统:一个是崑崙神话系统;一个是蓬莱神话系统。崑崙的神话发源于西部高原地区,它那神奇瑰丽的故事,流传到东方以后,又跟苍莽窈冥的大海这一自然结合起来,在燕、吴、齐、越沿海地区形成了蓬莱神话系统……探索崑崙与蓬莱这两个神话系统。”对“回复古史的原来面貌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讁?訛再到后来,西北高原神话和蓬莱神话便传播到了全国各地。这一过程中,“崑崙山”名和“昆仑山” 名逐渐统一为“昆仑山”,其由崇道者多方进行神化和仙化现象极为明显,并认定为华夏祖居地。
   二、西北内陆三“昆仑山”为华夏祖居地之说不可信
   史学界所说的华夏祖居地“昆仑”究竟位于何处,目前所见颇为突出说法认为华夏祖居地“昆仑”有三:一在敦煌西南,一在新疆和田之南,一在青海省西部。以上三座“昆仑山”所在地区,是否真的是华夏祖居地?现在,分别将其自然环境、得名时代与文物古迹遗存等予以概述,看三“昆仑”地区是否具有成为华夏祖居地的基本条件。
   (一)敦煌西南“昆仑山”
   今敦煌西南党河流域,为祁连山西端,再往西南则属阿克塞县辖地,那里大部为广阔草原,水草丰美,适宜游牧,在古代不具有农耕条件,直至20世纪80年代,还未发现新石器时代有价值的历史文物。中原人到达这一地区当在西汉时期,当时南阳刑徒暴利长在敦煌屯田时,在此捕获一匹野生汗血马。?輥?輮?訛除此再无别的文证留存史册,尤其今人皆无法确指敦煌西南“昆仑”方位,因此不具备成为5000年前华夏祖居地的地理、历史条件。
   然而,今人已从《后汉书》中查阅到“昆仑塞” ?輥?輯?訛、从《通典》中查阅到“昆仑障”?輥?輰?訛的记载,二者方位均在今瓜州(原安西)县境内。这与敦煌西南“昆仑山”方位说不符。或许古代史家的敦煌西南“昆仑山”说存在某种误断,故不足凭信。
   (二)新疆和田之南“昆仑山”
  新疆和田之南“昆仑山”是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向东延伸而来,实际上是喀喇昆仑山的一段,属高山地区,气候较为寒冷,高山植被呈荒漠草原景观,绝大部分山区无森林分布。不过,从和田之南昆仑山发源水量较大诸河流,当北流出山,进入山坡和北部沙漠后形成了数片绿洲,早在西汉人到达这里之前,当地已存在灌溉农业。据斯坦因《沙埋和田废墟记》所载,当地居民已皈依佛教,有梵文简牍出土。?輥?輱?訛当地居民中有羌人先民生活,但若从出土文物看,当地居民似与华夏之祖无涉。
  (三)青海西部“昆仑山”
  青海西部“昆仑山”位于盐羌地区的南部和西南部,并与和田之南“昆仑山”呈断、续相接状况。《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西域都护府图》将二山相接地段也标注为“昆仑山”。?輥?輲?訛青海西部“昆仑山”东段,几乎全是荒漠景观,若粗看有些山坡照片,似乎分布有丛生植被,若仔细看原是经氧化变黑的片片裸露岩石。山下亦呈荒漠景观,虽然有的地方有小河,但河边不见茂密林木植被。这也被去那里捡“昆仑玉”的人们所亲见。看来,这里同样不具备华夏祖先生存的条件。这里为中原汉人所知悉,当在唐、元二代寻找黄河源时期,绝不会很早。
  以上西北内陆三“昆仑”,虽与南北朝后期所出现“崑崙”同音,但现在来看,崇道之徒把空洞山和龙山山名的首字“空”与“龙”二字相连并神化和仙化为“昆仑”二字,这只能迷惑一些文化人,但改变不了华夏祖居地的固有方位。
   三、华夏祖居地的方位
   若从学术研究角度看,华夏祖居地是个笼统的概念,经仔细思考,其内涵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即华夏、华夏祖先和华夏祖居地。笔者以为,若将这三个方面依次解释、界定正确,华夏祖居地的方位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华夏即华夏部族或华夏族,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以夏部族为核心形成的一个部族。在华夏部族形成时期,中国原始社会已进入部落联盟阶段。这一时期,夏部族的首领先是鲧,其继任者是大名鼎鼎的夏禹。当时夏部族以农为生,已迁居中原腹地,而生活在中原周围的各部族社会发展水平低下,被称为戎、狄、蛮、夷。这一时期,夏部族已将伏羲氏后裔中的炎、黄各部落统一为一体,而戎、狄、蛮、夷则不在其内,“华夏”得名也在这一时期。据此说来,“华夏”得名是较为晚近的(“华夏”得名问题,将另文探讨),约在距今4000多年前。
   华夏祖先即上古传说史中华夏部族的祖先。如果以上古传说资料和近百年考古资料为据来看,一脉相承的有巢氏、燧人氏、华胥氏、伏羲氏、少典氏、炎帝、黄帝等氏族与部落无疑都是华夏祖先,其他说法既不完整,又不科学。
   华夏祖居地是华夏部族祖先曾经生活过较为稳定的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从氏族到部落,华夏部族祖先曾经生活过较为稳定的地区既不太狭小,也不十分广阔。顾颉刚先生说,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产生于我国“西北高原地区” ,这个说法堪称科学结论。不过,顾先生说法打上了六朝道家崇拜者有关崑崙山“夸大之语”的印迹,其实华夏祖先在5000年前生活地区根本没有那么广阔,更不可能包括整个“西北高原地区”。若根据上古神话传说和秦安大地湾文化遗址丰富资料,华夏祖居地大体限于今黄土高原北起崆峒山地区,南部包括今庄浪、秦安、清水、天水、秦州区、西和、礼县等及其以西静宁、甘谷二县一部分地方。这一地区的名称,距今5000年前后既不叫“昆仑”,也不叫“崑崙”,而当初的名称是“空龙”,后演变为“昆仑”或“崑崙”。
   从西汉开始,后演变为“昆仑”或“崑崙” 。随着中原王朝向西北内陆开拓疆土,“昆仑”名称也逐渐迁到西北内陆中原人所不了解的“神秘”地方去了,但这并不反映距今5000年前后,华夏祖先就居住在那里。
  [注  释]
  ①②清·张伯魁纂修《崆峒山志》,嘉庆二十四年刊本,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
  ③焦北辰主编,《甘肃省》编篡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甘肃省》,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60页。
  ④《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地名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86年7月,第56页、第104页、第116页、第133页。
  ⑤⑥《甘肃省秦安县地名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85年10月,第 190页、194页。
  ⑦⑧西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73页、第279页。
  ⑨ 顾颉刚:《〈庄子〉和〈楚辞〉昆仑和蓬莱两个神话系统的融洽》,《顾颉刚全集》第6册,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30~331页。
  ⑩汉·班固:《汉书》卷6《武帝纪》“元鼎四年六月条”注,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84~185页。
  ?輥?輯?訛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2《明帝纪》,《二十五史》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5页。
  ?輥?輰?訛唐·杜佑:《通典》卷174《州郡四》,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23页。
  ?輥?輱?訛〔英〕马克·奥里尔·斯坦因著、殷晴等译:《沙埋和田废墟记》,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249页。
  ?輥?輲?訛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西域都护府图》,中华地图学社出版1975年版,第24~25页。
其他文献
材料是企业存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存货的增加和减少环节中,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非常重要,如何理解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和节约,以及如何登记材料成本差异明细账,是会计工作的重点内
[目的]探讨新鲜不稳定腕舟骨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29例新鲜不稳定腕舟骨骨折分成两组,15例行单纯加压螺栓内固定,14例行加压螺栓内固定联合逆行桡骨骨瓣移植,术后平均随访时
【目的】探讨运用美容外科技术和原则在面颈部暴露部位损伤时的急诊修复疗效和治疗原则。【方法】对68例面颈部损伤的急诊患者采用美容技术修复。【结果】67例手术获得成功,成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苯那普利和非洛地平逆转原发性高血压(EH)的疗效及对左室肥厚的作用。【方法】将114例EH伴左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伊贝沙坦、苯那普利和非洛地平组,于服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套。【方法】对2001年2月至2004年8月68倒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S):优良26例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以烧心,反酸,暖气等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中如内镜检查为阴性的称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本院于2002
妊娠期肾病综合征(NSP)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特殊类型[1],临床表现除有妊高征外还具备肾病综合征"三高一低"的诊断标准,即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及低蛋白血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汽化治疗臀肌挛缩症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03年7月至2005年1月,采用关节镜监视下汽化治疗双侧肌挛臀缩症患者22例,男9例,女13例;平均年龄16(8
搞好外宣工作,既要靠国家级新闻媒体这支外宣主力军,同时也要靠地方新闻媒体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百花齐放的大外宣格局,把中国的声音传到世界各地,
【目的】探讨早期手术干预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的疗效。【方法】对22例22眼挫伤性前房积血并发继发性青光眼的患者在伤后2~5d进行前房穿刺冲洗,并经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