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道德教育为基础促使学生正确就业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la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职业教育课程逐步深化改革,各职业院校对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指导越来越重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职业道德的培养。学生时期的道德状况和就业观,直接关系到他们以后走上各种职业岗位的职业道德面貌和精神状态,而就业指导则关系到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称,通常包括以下一些基本规范: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刻苦学习、提高技能;勇于竞争、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热诚服务、文明生产;讲求质量、注重信誉;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等等。另外,正确的就业观,可形成辨证的择业,提升职业理想和追求。职业道德和就业指导是不可分割的,两者在实施过程中应同时进行。笔者认为,这项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将其贯穿于思想道德与法律课、就业指导活动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第一,在学生即将毕业前,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灵活的择业观(先就业后择业)、良好的应聘技巧;
  第二,从职业院校来讲,通过建立比较牢固的就业渠道和庞大的就业网络,形成一个值得信赖的就业指导系统和长期合作的企业,对毕业生的就业、择业可以产生定位和引导的灵活作用;
  第三,各职业院校通过对已毕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反馈信息,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企业对人才知识技能结构的新需求,从而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调整实习实训内容,使学生到企业能够零距离上岗。
  
  二、结合实际,不断提高就业指导课教学手段
  
  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应强调对职业意义的认识,牢固树立爱岗、敬业、奉献的精神,使学生懂得职业并非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更是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施展个人聪明智慧的场所。只有懂得了职业的崇高、伟大和必不可少,才能对职业由衷地产生敬仰、挚爱、忠贞之情。这些积极的思想感情是学生形成正确职业观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纠正学生中的种种不切实际的择业观,培养学生基本的应聘技巧,毕业班可在就业指导课上开展“虚拟应聘”,通过这种形式对各种择业行为和观念进行展示。这种形式的课程可以生动地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职业道德评价,使学生主动地探索和学习求职技巧,完善自我,提升职业道德理想和追求。
  
  三、职业道德培养需通过实践活动
  
  1.通过各级技能大赛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资格意识和职业创新能力
  在开展技能竞赛的活动中,根据人才需求情况、各项职业资格证书的情况,特别是区域性、省级、国家级各项活动,开展技能竞赛。通过这类比赛,既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学有专攻、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又促进了教师科研水平及指导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师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2.重视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大力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要求各专业学生毕业时都具有职业资格证,能迅速适应我国正大力发展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需求,以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快、综合素质高而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认可。学生知道如果没有职业资格证书,就将丧失专业上岗或优先上岗的资格,这种紧迫感、责任感的形成对职业生涯是十分必要的。
  
  四、学生校外活动
  
  首先,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各项学生活动之中,培养其创新能力和责任感,养成艰苦奋斗的职业习惯。学生社团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自发成立的文学社、舞蹈社、摄影社等等,看似与职业素质不搭界,其实在作品创作中能激发出学生高昂的创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在职业活动中得到迁移的,是一种储蓄起来的财富,一直伴随着、支持着职业活动,并为将来踏上新的岗位提供良好的基础。
  其次,在培养学生讲艰苦奋斗的职业素质方面,可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社区服务、义务劳动、志愿者等具体活动,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体会职业劳动的艰辛感和成就感。
  第三,即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应聘。
  总之,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主要是在职业活动中培养形成的,正确的择业观树立在职业活动中。这些基本规范所蕴含的品质,如责任感、创新能力、艰苦奋斗的精神等,又都是可以通过职业道德、就业指导、技能竞赛、各项学生活动培养的。只要营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起科学完备的职业科学道德素质培养体系,敏锐捕捉到新形势、新发展对职业道德品质的新要求,那么,学生一定可以成长为既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又有较高职业道德素质的人才。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第一高级技工学校)
其他文献
【正】所谓分层教学,是一种大教育的思维,包含课堂教学与德育等诸多概念。它是分层递进,既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道德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的差异,采用显性与隐性分层的形式,实
乏情俗称不发情,使指青年母猪6~8月龄或经产母猪断奶15d后仍不发情,其卵巢处于禁止状态,非病理性的无周期的生理现象。乏情降低了母猪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增加了养猪成本,由于规模
本文从流动空间理论与复杂性思维的视角出发,对近期世界范围内出现的青年社会运动进行了理论梳理。文章认为信息通讯技术的革新重构了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关系,它通过逐步增强的场
本文简要叙述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内涵、特点,重点分析了行为导向教学法在电子技能训练中实施的基础、前提、方法、改进及取得的成果,说明在教学中只有巧用行为导向教学理论,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利用此方法可以达到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一、职业活动导向教学产生的背景    进入21世
人生理财的成功不仅需要正确的财富观,而且需要具备相关的理财知识、相应的投资能力和必要的理财技巧。根据人生各个阶段的不同生活状况,我们如何在有效规避理财活动风险的同时做好人生各个时期的理财计划呢?一般情况下,人生理财的过程要经历以下6 个时期。    单身期    参加工作到结婚前:2 ~ 5 年  理财重点:没有太大的家庭负担,精力旺盛,所以理财的重点是要努力寻找一份高薪工作,打好基础。也可拿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