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A1C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一项基于社区调查的研究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通用的糖尿病诊断方法以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空腹或餐后2 h血糖作为标准.美国糖尿病学会(ADA,1997)和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的诊断标准基本相同,即空腹血糖≥126 mg/dl(7 mmol/L)或餐后2 h血糖≥200 mg/dl(11.1mmol/L)。

其他文献
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及其受体(Receptor of AGEs,RAGE)在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等。
期刊
神经纤维瘤病1型( NF1)伴嗜铬细胞瘤较罕见,国内报道很少[1,2]。国内尚未见NF1伴恶性嗜铬细胞瘤的报道,本院2010年收治1例,现将该病例报道如下。患者男性,40岁,未婚,汉族,因发现血压升高7年、腰痛1周,于2010年10月16日入院,7年前体检发现血压升高,因无不适未重视,半年前因反复发作性头痛就诊,血压180/110mm Hg(1 mm Hg=0.133 kPa),无心慌和出汗,CT
期刊
目的 研究降糖速率对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 对13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35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强化降糖治疗,分析不同降糖速率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早、晚期充盈速度比(E/A)变化.结果 2型糖尿病组降糖速率≤6 mmol·L-1·-1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降糖速率≤4 mmol·L-1·d-1时LVEF较降糖前显著升高(P<0.05);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
观察37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07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7名对照者血清β1肾上腺素能(β1)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 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与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素C(Cys-C)的关系.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患者β1和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中Cys-C异常者β1和AT1受体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Cys-C正常者.提示Cys-C异常与肾损害有关,更进一步表明糖尿病肾病
用TaqMan-MGB探针杂交和荧光定量PCR检测169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和95名正常对照者rs290487(C/T)的基因型,同时检测临床指标.结果 显示该位点多态性与安徽地区汉族人群PCOS的发病相关,C等位基因增加了PCOS发病的风险,CC基因型是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基因型。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血糖未达标患者的现状,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年8至10月,收集全国26个城市181家医院血糖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未达标患者的血糖水平、生活方式干预、血糖监测、药物使用情况等,得到资料比较完整的问卷3 861份,分析患者未达标原因.结果 在统计的未达标患者中,HbA1c均值7.9%,空腹血糖均值8.2 mmol/L,餐后血糖均值11.5 m
目的 对初发的新诊断1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施行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评估该治疗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共有18例患者符合入选条件,获得知情同意后接受移植治疗.利用环磷酰胺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外周造血干细胞产生,干细胞富集后采集冷冻保存.通过环磷酰胺和抗胸腺球蛋白获取免疫抑制,于上述两种给药后即行干细胞回输.术前后监测血糖、血清C肽、HbA1C、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水平和记
肢端肥大症的特点为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长期分泌过多,导致多种疾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患者常因肥胖、高血压、血糖或血脂异常等合并症而处于心血管疾病高危状态.尽管有上述不利因素,但仍不清楚这些患者是否存在冠心病(CHD)危险,以及风险的大小.迄今为止,有关肢端肥大症患者心血管危险和CHD的资料主要来自性质不同的患者群体以及过去病例系列的病理检查结果.尸
期刊
目的 研究妊娠中晚期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及自身抗体阳性的患病率,探讨在孕妇群体中进行甲状腺筛查的必要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6年6月至2008年2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妊娠中晚期孕妇,以问卷调查方式采集病史资料,根据孕妇是否有甲状腺疾病既往史、家族史或其他相关疾病既往史,分为高甲状腺疾病风险组(高风险组)和低甲状腺疾病风险组(低风险组).对所有孕妇检测血清FT3、FT4、TSH
从临床医生角度,治疗1型糖尿病的理想目标是重建糖尿病患者体内的功能性胰岛β细胞总量。目前胰岛细胞再生的3种途径包括:胰腺移植、胰岛移植、干细胞移植。其中,前两者由于供体及免疫排斥等原因难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和推广,因此促使学者们将研究重点转向寻求具有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潜能的干细胞,作为胰岛β细胞替代治疗的细胞来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