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君昭教授从脏腑与气机理论辨治汗证经验

来源 :陕西中医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am8899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代医家从阴阳、脏腑、六经、十二经脉等方面辨证论治汗证,中医治疗汗证有独特的优势。梁君昭教授认为阴阳失调、营卫不和是汗证的发病基础,气滞、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是汗证致病因素。临证时梁君昭教授从“阴阳-脏腑-经络-气机-体质”等多角度辨治汗证,认为虚实夹杂、营卫不和、气机升降出入失调是疾病发展过程的关键因素。汗证的中医治疗应注重健脾养心、调和气血、行气解郁、活血降浊,心肝同治、调补脾肾,并注重生活作息的调整,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根据时节合理调整用药,理法方药精准施治。
其他文献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认识,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想法,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某些与传统科学定义不相符的认识或想法,也被统称为“相异构想”。头脑中相异构想的存在往往会对学生进行深度的学习和思考造成负面的影响,造成学生的认知偏差,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采用合适的探查方法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概念中不全面甚至错误的想法并及时转变相异构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
学位
2017版化学课程标准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要求做了相关阐述:要求课程能引导学生形成化学学科核心观念、必修课程能体现化学基本观念、教师的教学应发挥化学基本观念的作用。由此得知,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意义重大。对于化学基本观念的测评研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查阅文献发现对于化学平衡观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参考王磊教授对化学学科能力等级的划分以及结合新版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科书对化学平衡观的要求,将化学平衡观念
学位
新课程理念倡导加强对学生化学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而制定实验方案在科学探究的各项要素中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在化学探究性教学中测评制定实验方案能力对发展高中生科学探究素养有重要价值。该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界定了制定化学实验方案能力的概念,依据PTA基本要素分析法将高中生制定实验方案能力的3个要素确定为:制定实验方案的主体(要素A)、制定实验方案的过程(要素B)和设计实验方案内容(要素C);并选取三
学位
近年来随着化学课程的改革与新课标的颁布,新式的教育思想在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注重分数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化学课程也大力倡导开展探究式教学,由此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当中,猜想与假设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实际化学课堂教学中却缺少科学测量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方法和工具。本着以评价促发展的思路,该文以探究学习、“猜想
学位
LiNi0.8Co0.1Mn0.1O2(NCM 811),具有高比容量、价格低廉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固态电池领域已有较多学者研究。然而,较厚的固态电解质(>20μm)影响了其能量密度。作为一种常见的薄膜固态电解质,锂磷氧氮(LiPON)在薄膜固态电池领域受到普遍的关注。目前,尚未有研究将涂布的NCM 811与LiPON薄膜型电解质组合的固态电池。本工作以商业单面辊压NCM 811为阴极,结合磁控溅
期刊
将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载体、增强教学亲和力。探索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必须坚持适应性与实效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政治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要使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红色文化育人意识;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育人实效。
期刊
目的:评价反流性食管炎以加减旋覆代赭汤、西药结合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7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采取西药治疗为常规组,西药结合加减旋覆代赭汤治疗为观察组,分析疗效。结果:观察组病症反应于治疗后改善用时较短(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大幅度改善(P<0.05),观察组预后复发率与常规组相比偏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备受现代教育工作的关注,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与新课改的理念有诸多契合点。而生活化教学亦是新课改所推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起科学概念与生活经验的联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但当前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效果不够理想,而实践需要基于理论的指导,探索与新课改理念有诸多契合点的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高中生物学教学开展生活化教学不
学位
培养学生的生物学问题提出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仅仅接受知识,更要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创新性的问题去探究,因此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生物学问题提出能力是目前教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整理分析发现,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抛锚式教学提升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是比较少见的研究角度,多数相关研究角度都基于数学、物理学科,因此这一研究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对其进行实践研究后
学位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教师通过课堂提问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本文使用了文献分析法、课堂观察法与熵值赋权法等方法,然后分析资料了解相关教师课堂提问的背景、以及基本现实情况,并对相关的理论基础和有关概念进行解读和分析,对专家学者以及前人的研究经验进行梳理总结,通过量表构建的基本方式对教师的课堂提问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新手型教师在“问题设计”、“发问”、“候答与叫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