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出生早期床旁心脏超声预测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动脉导管持续开放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51例VLBWI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日龄≤3 d并且住院时间≥14 d.根据出生14 d及28 d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直径大小分为3组:大PDA组(PDA直径≥2 mm)、小PDA组(PDA直径<2 mm)和PDA关闭组(PDA直径=0 mm),比较3组间生后72
【机 构】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31005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出生早期床旁心脏超声预测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动脉导管持续开放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51例VLBWI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日龄≤3 d并且住院时间≥14 d.根据出生14 d及28 d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直径大小分为3组:大PDA组(PDA直径≥2 mm)、小PDA组(PDA直径<2 mm)和PDA关闭组(PDA直径=0 mm),比较3组间生后72 h的心脏超声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生后72 h心脏超声参数预测生后14 d和28 d动脉导管持续开放(PDA直径≥2 mm)的价值.结果 生后14 d时,大PDA组有17例,小PDA组11例,PDA关闭组23例;生后28 d时,大PDA组有14例,小PDA组9例,PDA关闭组26例.3组患儿间胎龄、出生体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及低血压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72 h的PDA直径、左肺动脉舒张末期流速、左心室输出量、左心室输出量/上腔静脉血流与生后14 d及28 d时动脉导管持续开放有关(P<0.05);左心房/主动脉根部直径与生后28 d时动脉导管持续开放有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生后72 h PDA直径预测生后14 d及28 d动脉导管持续开放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分别为0.841和0.927;其次是左肺动脉舒张末期流速,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3和0.833.结论 生后72 h的床旁心脏超声指标,尤其是PDA直径及左肺动脉舒张末期流速,可预测VLBWI生后14 d和28 d动脉导管持续开放,为后续PDA早期目标性治疗策略的实施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肌骨超声与MRI对类风湿性指关节炎的病情评估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进行治疗的71例疑似类风湿性指关节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入选者均同时接受肌骨超声与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效果.结果 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类风湿性指关节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肌骨超声检查对关节腔积液的检出率高于MRI检查,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类风湿性指关节炎不同滑膜厚度分级患者CRP、RF、ESR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
目的 分析骨巨细胞瘤X线、CT影像学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9例骨巨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检查诊断骨巨细胞瘤的准确率,分析其X线及CT表现.结果 X线、CT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8.52%、89.66%,CT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X线表现:29例患者中,27例患者可见明显溶骨破坏区,骨皮质部分中断10例,其中偏心性生长15例;膨胀扩张25例,均可见明显扩张;“皂泡样”改变6例;15例患者可见硬化边改变,6例可见骨质外软组织肿块.
目的 探讨广东省超未成熟双胎儿临床救治结局及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性选择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东省26家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入院的胎龄<28周双胎儿269对,按照入院年份分为前5年组和后5年组,双胎中以出生体重高低分为重婴和轻婴.收集孕母围生期和新生儿住院资料,分析前、后5年双胎儿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后5年组超未成熟双胎儿、双胎中重婴、双胎中轻婴的重度窒息发生率、出生头围低于前5年组(P<0.05).后5年组超未成熟双胎儿均死亡的比例低于前5年组,且后5年组双胎中重婴、双胎中轻婴的
新生儿低血糖高危因素众多,严重持续的低血糖会导致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伤,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负担.早期规范的预防及临床管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儿低血糖及低血糖所致脑损伤的发生率.然而,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新生儿低血糖临床管理指南,不同医疗机构借鉴不同的国外指南对新生儿低血糖进行临床管理,差异性较大.为进一步规范新生儿低血糖临床管理,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制定了该共识.该共识针对胎龄35周及以上新生儿低血糖的预防、监测和管理的相关临床问题提出了21条推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