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互联网+”之东风,助力中职会计专业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070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互联网的应用已在各个领域得到渗透,中职教育也不例外。在“互联网+”时代,中职财会专业教师也应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思考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探究“互联网+”与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整合策略,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让会计课堂重现生机,培养新时代的应用型会计人才,以应对社会的发展需要,提高中职学校的生命力。
  【关键词】互联网+;专业教学;中职会计
  “互联网+”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2015年“两会”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网络资源的传播,促进了教育的蓬勃发展,也为中职专业课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夜,在图文并茂、视听交流的学习氛围中活化课堂学习内容,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中职财务专业教师应顺应时代的潮流,充分发挥“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优势,在教学中积极探索网络资源与财务专业教学的整合之“径”,促进传统专业教学向可视化、科学化、智能化、综合化的发展,进入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伟大变革中,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本文对基于互联网的中职会计教育教学进行探讨。
  一、正视不足,分析中职会计专业教学问题
  (一)学习兴趣不浓,学生厌学情绪明显
  从近几年的生源看,各大职业院校都一再下调入学门槛,致使进入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总体素质下降,普遍都是中小学时期的后进生,基础知识较弱,学生动机不明确,缺乏学习积极性和自制力,再加上会计专业的课程较为复杂,部分教师上课缺乏吸引力,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多学,甚至厌学,专业功底不够扎实。
   (二)教学方法单一,内容与社会脱节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虽然开设了模拟实训课程,但教学内容存在与社会脱节的现象,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给学生创设的动手操作机会少,一味照本宣科,学生在课堂上仍是被动的,即使学生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真正踏上工作岗位后,面对一堆账簿、票据、发票时往往也是一筹莫展。会计专业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对实际操作的要求也较高,要提高学生对真实、灵活、多变的工作环境的适应性,就需要学生在中职学校所学习的知识是与企业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帮助学生适应企业工作岗位,才能使其胜任票据的填写、会计凭证的制作、账簿登记等工作要求。
  (三)教师观念陈旧,不愿尝试新技术
  互联网教学技术在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学中利用率并不高。部分老教师观念陈旧,习惯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一言堂教学模式。还有部分教师对互联网的接受度较低,他们虽然认可互联网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影响,但苦于自己年事已高,怕学不好的心理使得他们无法将会计教学与互联网有效整合,导致互联网成为了“鸡肋”,浪费设备资源的同时,也增加了教师教学的压力。
  二、理智分析,探讨“互联网+”辅助会计教学的优势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借用信息化手段,利用VR实训软件、VBSE财务综合实践教学来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能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岗位,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的动机,再借助一些信息化手段,如微课、蓝墨云班课、UMU互动平台等,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教师也能随时关注到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二)拓展空间,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巨大的延伸,学生在课后、家中都能用电脑、手机登录和观看各种远程教育、虚拟班级、网络教学资源等,这样的学习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不仅使學生的学习更加便捷与灵活,也实现了教学资源的高效配置。比如,在教学“财簿的登记”时,如果将现金日记账、明细账、三栏式账薄、总账等一股脑儿全抛给学生,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知识间也会产生混淆。对此,教师可在课堂上选择讲授日记账和总账这两个较为基础和重要的账簿登记,其他的账簿登记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利用网络资源去学习和掌握。
  (三)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普及、开放、平等、共享的互联网资源能为每一个人所用,教师可以将学习资源上传,学生则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薄弱点在线上检索想要的信息资源,也可以通过在线教师的答疑为自己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产生的不解处进行解惑,或通过线上信息交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解答,这样的学习方式简单便捷,通过互联网,师生能平等共享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学生的学习观念与行为方式也在潜移默化地转变着,主观能动性得以强化,学习的需求与价值也会得到体现。
  三、适时优化,助力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策略
   (一)及时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模式
  更新教学观念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职业教育和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前提。中职会计专业教育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能使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使综合教学成为可能,国内外教学资源相融合。
  “互联网+”概念的普及,实现了媒介的互联互通。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中职学生现在几乎是人手一部手机,他们喜欢用手机上网,教师可抓住中职学生的这一典型特点,顺应时代的发展,将会计专业的课程制作成短小精悍的微课,充分利用传播媒介,在虚拟班级中布置线上作业,让学生只要有闲暇时间就能随时随地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最大化地共享教学资源,活化课堂学习内容,也能实现处处学、时时学,能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
  (二)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会计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更要将会计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培养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
  在教学财务会计“无形资产”的相关内容时,我在课前要求学生依托互联网自行寻找几种较为常见的商标识图,了解商标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通过网络寻找一则关于商标侵权的典型案例。通过课前预习任务,学生找到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事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商标,知道一种商标代表着一种商品,是某种产品特定的标识,随便仿冒是违法行为。这样一来,既节省了课堂时间,也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专业认识,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互联网+评价,考核模式多元化
  “网评”一词,是影视界曾流行一时的名词,而今,我们也可以在教育领域使用“网评”,即“互联网+评价”,这样的评价内容是双向的、动态的,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学习成绩进行网上评价,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综合打分,还能让任课教师对学校领导的能力进行评分。互联网+评价,不受传统评价模式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现了师生随时随地的评价,利用手机APP,教师能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能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良性发展。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都要与时俱进。“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唱响了互联网与教育融合的最强音。中职财会计专业教师也应积极应对时代的发展,打造专业化的师资团队,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使教学应需而变,全力打造“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钱翠.网络资源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工,2018,7:56
  [2]胡志伟.“互联网+”时代中职院校财务教学面临的问题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89
  [3]张明,郭小燕.“互联网+”时代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启示——微课、慕课、翻转课堂[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4X:167-171
其他文献
目前有众多国内外NGO(非政府组织)带着各自的核心理念对我国基层图书馆进行援建.罗列了其中有代表性的理念,对其核心组成部分及各自实现的方式进行了分析,从中得到了一些对于我
模糊数学的理论与模糊控制技术的研究在西南交通大学吴建乐(西南交通大学应用数学系)模糊数学自1965年美国扎德教授提出模糊集以来,在国际上发展很快,在专家系统、模式识别、自动控制
【摘 要】核心素养目标下的教学强调学生为主体,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感受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形成独立的品格和素养。“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水平基础上,亲身经历课堂活动和探究活动,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能力品格及素养。  【关键词】科学核心素养;自身体验;体验式教学;兴趣品格;情感交流  一、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基础上进行体验式教学  现代课程论认为,课程是一种体
~~
期刊
【摘 要】政治课程中知识内容的学习,不仅能够极大拓宽学生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丰富学生的常识积累,有效进行政治教学,还能实现学生人格的培养,让学生建立更好的价值观和认知体系,这些都是重要的学科能力培养方向。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学生;人格;培养   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基于理论知识的分析讲解,带给学生更多积极、正面的引导。政治课程中知识内容的学习,不仅能够极大
论析了云南文化品牌与名村名镇的关系,指出乡村文化保护的是文物古迹、传统建筑及其蕴含其中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实例分析了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之关系,指出要
测定了不同时龄海狸鼠的体重,体长,肠道长度及国和盲肠的最大容积。其结果为,海狸鼠体重的生长发育高峰在120日龄,体长的生长高峰90日龄,体长的增长要慢于体重的增长,240日龄时体重为初生重
欧李基生枝生长势显著强于一级枝,45cm以下株高有利于保持植株的旺盛生长,枝位低新梢生长量较大,枝位高枝条密度较大,枝条具有较高的萌芽率和成枝力。新梢生长呈连续状态,8月上、中旬基
以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搬迁工作为例,阐述了高校图书馆搬迁工作中的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及部门配合,介绍了搬迁工作的具体步骤及体会。
论述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面向世界培养跨世纪新型人才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