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正处于深刻地变革和转型期,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形势以及内外部环境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如何把握党建工作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党的建设,用科学的制度来保障党的建设,用科学的方法来推进党的建设,是国企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笔者认为应该以思想建设为根本,组织建设为基础,制度建设为核心,作风建设为重点,反腐倡廉建设为保证,围绕企业科学发展的中心工作,构建党建工作“目标一体化、机制长效化、管理标准化、业务融合化、载体品牌化、手段现代化”的新格局,实现了党建目标与企业战略的全面契合、与行政工作的深度融合、与服务中心的有机结合,有力地推进了企业科学发展。
一、目标一体化是党建科学化的前提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目的与企业发展的目的是一致的,最终都是为了保证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和企业的科学发展。一是部署同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展开工作,在部署总体工作时,同步制定党建与业务工作计划,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整体推进。二是责任同守。坚持实行“分工负责、权责清晰、相互督导、共同促进”的工作机制,凡涉及企业发展以及关乎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认真实施。三是工作同力。加强政工部门之间、与业务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开展党建工作联建共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以专兼职政工干部队伍为骨干、以员工群众广泛参与”为特色的党建工作新局面。四是考核同行。将党建量化考核纳入绩效考核以此提高党组织执行力,体现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使党建工作的目标考核有了抓手。
二、机制长效化是党建科学化的重要保障
制度是党组织的基础,要着力增强制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加强制度体系的系统性、配套性,建立健全严格的落实制度保障和监督机制。一是完善党建工作体制。坚持“交叉任职、双向进入”的“一岗双责”体制,实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与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机结合。完善领导体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优化党建运行机制。定期对党建管理制度、党建工作机制不断修改完善,使其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符合形势发展和变化的要求。三是完善考评激励机制。建立完善党支部工作建设评价标准、先锋党支部考核办法等,坚持月有检查、季有考核、半年有小结、年度有评比的党建工作考评激励机制,以保证党建机制的有效运作。
三、管理标准化是党建科学化的重要举措
国企党组织要走出党建工作“软任务、软指标”的误区,在定性的同时,尽可能量化,真正做到以安全生产经营的结果为导向。一是完善党建标准体系。建立包括主体指标、保证指标、对标指标的党建工作指标体系,使党建工作变为“优化传统、固化创新、序化流程、量化评估”的标准化管理。二是把党建工作量化指标向基层拓展延伸。将党建工作项目分解成为量化指标,把基层党委、总支和党支部的常态工作和重点任务纳入其中,以此为党建工作的科学考评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处理好党建工作定性和定量、过程和目标、效率和效果的关系。党建工作项目考核要定性和定量结合,关注过程和目标、注重效率和效果,做到职责清晰、标准明确、工作规范、过程闭环、考评科学。
四、业务融合化是党建科学化的强大动力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党组织工作不能脱离行政业务,行政工作同样需要党组织力量的凝聚和作用的发挥,两者互为依存,相互促进。一是组织活动载体融入日常业务。在设计组织活动载体时,必须融入到日常业务中,否则就会游离工作之外,造成对工作的冲击。二是党员教育融入企业人才培养。主动适应企业人才强企发展战略的需要,大力开展党员培养工程,为党员学习提高和成长进步搭建新平台、新载体,确保取得实效。三是党建主题实践活动融入生产经营。主动贴近中心工作抓党建,通过各类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强党员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于生产经营工作之中。
五、载体品牌化是党建科学化的时代要求
国有企业党建管理需要锻造精品、输出极品,把品牌建设理念引入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有助于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一是重视党建工作的品牌化建设。一个企业党组织不能培养和建设一个能叫响的工作品牌,党建工作成效势必黯然失色。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加强党的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品牌建设。二是做好品牌的培育和选树工作。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育和选树。对于在生产经营工作中表现比较突出的人和事,加大培养力度,使优秀的人物和典型事例早日成为企业品牌。三是充分发挥品牌效应价值作用。对所选树的品牌不断地注入新的内涵,使品牌符合时代特色。通过社会媒体、企业网站、橱窗、简报、推介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品牌,使企业品牌建设更具社会影响。
六、手段现代化是党建科学化的支撑基础
在国企党的建设工作中,现代技術和科技手段对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整合系统内外培训资源,建设一支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才队伍。整合系统内外培训资源,对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党风党纪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开展党员干部创新活动,促进干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二是建设网上党组织阵地,拓展党建工作覆盖面。参照党组织现实生活模式,按照有限授权、分级发布信息的制度安排,建立党委、党支部、党小组三级互联互通的网络党组织体系。三是完善党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党组织管理精确化。推进电子党务系统建设,以信息化促进党务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化、定量化和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党组织对党员的实时动态精确管理。四是开通服务微博,延伸党建工作触角。通过微博征集党员和客户对供电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核实处理后,通过微博回复,用现代手段延伸服务触角。
总之,面对新的任务和新的发展目标对企业党建科学化建设提出的新规范和新要求,国有企业更加应该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继续做好国企党建工作这篇大文章,为国有企业科学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笔者认为应该以思想建设为根本,组织建设为基础,制度建设为核心,作风建设为重点,反腐倡廉建设为保证,围绕企业科学发展的中心工作,构建党建工作“目标一体化、机制长效化、管理标准化、业务融合化、载体品牌化、手段现代化”的新格局,实现了党建目标与企业战略的全面契合、与行政工作的深度融合、与服务中心的有机结合,有力地推进了企业科学发展。
一、目标一体化是党建科学化的前提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目的与企业发展的目的是一致的,最终都是为了保证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和企业的科学发展。一是部署同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展开工作,在部署总体工作时,同步制定党建与业务工作计划,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整体推进。二是责任同守。坚持实行“分工负责、权责清晰、相互督导、共同促进”的工作机制,凡涉及企业发展以及关乎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认真实施。三是工作同力。加强政工部门之间、与业务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开展党建工作联建共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以专兼职政工干部队伍为骨干、以员工群众广泛参与”为特色的党建工作新局面。四是考核同行。将党建量化考核纳入绩效考核以此提高党组织执行力,体现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使党建工作的目标考核有了抓手。
二、机制长效化是党建科学化的重要保障
制度是党组织的基础,要着力增强制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加强制度体系的系统性、配套性,建立健全严格的落实制度保障和监督机制。一是完善党建工作体制。坚持“交叉任职、双向进入”的“一岗双责”体制,实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与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机结合。完善领导体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优化党建运行机制。定期对党建管理制度、党建工作机制不断修改完善,使其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符合形势发展和变化的要求。三是完善考评激励机制。建立完善党支部工作建设评价标准、先锋党支部考核办法等,坚持月有检查、季有考核、半年有小结、年度有评比的党建工作考评激励机制,以保证党建机制的有效运作。
三、管理标准化是党建科学化的重要举措
国企党组织要走出党建工作“软任务、软指标”的误区,在定性的同时,尽可能量化,真正做到以安全生产经营的结果为导向。一是完善党建标准体系。建立包括主体指标、保证指标、对标指标的党建工作指标体系,使党建工作变为“优化传统、固化创新、序化流程、量化评估”的标准化管理。二是把党建工作量化指标向基层拓展延伸。将党建工作项目分解成为量化指标,把基层党委、总支和党支部的常态工作和重点任务纳入其中,以此为党建工作的科学考评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处理好党建工作定性和定量、过程和目标、效率和效果的关系。党建工作项目考核要定性和定量结合,关注过程和目标、注重效率和效果,做到职责清晰、标准明确、工作规范、过程闭环、考评科学。
四、业务融合化是党建科学化的强大动力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党组织工作不能脱离行政业务,行政工作同样需要党组织力量的凝聚和作用的发挥,两者互为依存,相互促进。一是组织活动载体融入日常业务。在设计组织活动载体时,必须融入到日常业务中,否则就会游离工作之外,造成对工作的冲击。二是党员教育融入企业人才培养。主动适应企业人才强企发展战略的需要,大力开展党员培养工程,为党员学习提高和成长进步搭建新平台、新载体,确保取得实效。三是党建主题实践活动融入生产经营。主动贴近中心工作抓党建,通过各类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强党员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于生产经营工作之中。
五、载体品牌化是党建科学化的时代要求
国有企业党建管理需要锻造精品、输出极品,把品牌建设理念引入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有助于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一是重视党建工作的品牌化建设。一个企业党组织不能培养和建设一个能叫响的工作品牌,党建工作成效势必黯然失色。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加强党的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品牌建设。二是做好品牌的培育和选树工作。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育和选树。对于在生产经营工作中表现比较突出的人和事,加大培养力度,使优秀的人物和典型事例早日成为企业品牌。三是充分发挥品牌效应价值作用。对所选树的品牌不断地注入新的内涵,使品牌符合时代特色。通过社会媒体、企业网站、橱窗、简报、推介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品牌,使企业品牌建设更具社会影响。
六、手段现代化是党建科学化的支撑基础
在国企党的建设工作中,现代技術和科技手段对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整合系统内外培训资源,建设一支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才队伍。整合系统内外培训资源,对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党风党纪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开展党员干部创新活动,促进干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二是建设网上党组织阵地,拓展党建工作覆盖面。参照党组织现实生活模式,按照有限授权、分级发布信息的制度安排,建立党委、党支部、党小组三级互联互通的网络党组织体系。三是完善党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党组织管理精确化。推进电子党务系统建设,以信息化促进党务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化、定量化和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党组织对党员的实时动态精确管理。四是开通服务微博,延伸党建工作触角。通过微博征集党员和客户对供电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核实处理后,通过微博回复,用现代手段延伸服务触角。
总之,面对新的任务和新的发展目标对企业党建科学化建设提出的新规范和新要求,国有企业更加应该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继续做好国企党建工作这篇大文章,为国有企业科学健康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