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公害水稻种植途径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Q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公害稻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无公害稻米生产的自然条件、水质、大气、土质、施肥、用药等必须达到无公害生产因素标准,再辅之以行之有效的技术途径,就可以生产出优质绿色大米,从而实现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分别就仙人掌水提取液和乙醇提取液对污染食品的微生物进行了抑制与杀灭作用的探讨.结果表明,仙人掌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杆菌、变性杆菌、黄曲霉等
以湘南梨为试材,对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的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重率、乙烯释放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温贮藏可以减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幅度,降低果实失重率,降低
阿维菌素与毒死蜱适当比例的混配,经室内对二化螟的毒力测定,其优选配方的共毒系数达295.2,增效作用明显.田间药效试验,其复配剂15%阿维*毒乳油50 ml/667 m2对二化螟螟害率防
调查分析了武汉地区本地蔬菜和外地蔬菜的硝酸盐、维生素C和固形物的含量,结果表明:外地蔬菜和本地蔬菜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硝酸盐污染,硝酸盐含量在两地蔬菜间无明显差异;本地
以苯胺为原料,经氯化、硝化、甲酰化、氨解反应合成了N-硝基-N(N'-对乙酰基苯基)-氨基甲酰-2,4,6-三氯苯胺。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讨论了反
面对农业发展的新阶段,粮食供求关系的新矛盾,农民“卖粮难”的新问题,阳新县粮食加工贸易公司与阳新县科协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相结合,从湖北省农科院引进试种示范优质杂交稻伍优
2000~2002年对泽泻白斑病进行了系统观测、调查、试验,结果表明:7月始病,8月病情迅速发展,9月上旬至10月上旬,田间形成发病高峰期,10月以后,病害停止发展.之后病菌在病组织上
日本龟蜡蚧在孝南区每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寄主1~2年生枝条上越冬.翌年5月中旬至6月间产卵,若虫于6月下旬到7月上旬孵化,8月中、下旬雄虫化蛹,9月上、中旬羽化.药剂防治
黄冈市粮食复种面积1990年为57.87万hm^2,1999年调减至51.24万hm^2,10年调减6.63万hm^2,但粮食总产仍稳定在26.5亿-30.0亿kg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却分离提高38.94%和2.52倍。近几年成功
4种枯草孢杆菌发酵液,对草莓白粉病、灰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效,Bacillus spp1以白粉病防效达54.6%,Bacillus spp3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效达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