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器尚象到尚象体验:物与非物的设计策略迁移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关注制器尚象的传统思想在现代生活中的设计应用。以古今“器”的演变为线索,揭示文化与制器之间的自然关系变化,人们开始从满足“物”的基本需求向追求“非物”体验转变。探析“尚象”思维与体验设计的关联性及具体需求导向。完成物与非物的设计策略迁移,创新出新的体验设计模式—尚象体验。该方法回归文化本源,提出形器统一、文质统一、道器统一3个设计维度,重新构造人、产品、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让“制器尚象”变为一种新的观念和形式存在于自然发展空间中。
其他文献
<正>荻港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是一个有着千余年建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和人文景观独特的古村落(图1)。荻港古村地处杭嘉湖平原,全村四面环水,东临东苕溪,村内地形平坦、河港纵横、鱼塘密布,是我国传统桑基鱼塘系统的典型集中地之一(图2)。荻港古村的桑基鱼塘系统始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古人为了充分利用土地空间资源,因地制宜地在水网洼地中深挖池塘养鱼,将挖出的淤泥堆在鱼塘四周
期刊
农耕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之母,拥有悠长的历史,是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演变的重要因素和基础。该文将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对如何让传统农耕文化焕新发展并赋能乡村振兴进行研究。在城市化、工业化不断发展的当下,透过传统农耕文化所面临的传承、认同、没落等方面的生存困境,剖析其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关联,并以湖州荻港桑基鱼塘作为具体研究对象,窥探并总结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研究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历史经验。该文分别从
期刊
数控铣床制作的刀具结构比较复杂,通过对夹具的使用,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在加工多面零件时会遇到一些加工问题,因此,需要改进通用夹具。使用改进过的夹具来加工装夹刀具,可以显著缩短刀具的装夹和对刃时间,提升加工效率,确保加工的准确性。
期刊
<正>紫南村是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下辖的行政村,地处珠三角冲积平原,大部分地域低洼平坦、河涌交织,夏长冬暖、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是典型的珠三角桑基鱼塘村落。该村下辖15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遗存的明代坛庙祠堂、清朝同治年间的五隐书院、石井村门前三百余载的龙眼树等,都见证着紫南村从曾经贫穷落后的村庄转变为如今的美丽乡村。
期刊
桑基鱼塘作为生态保护的自循环生态系统,不仅具有发展基面农业的经济效益,还具有调节微气候和利于水生物繁衍的生态效益[1]。经调研发现,顺德青田的桑基鱼塘因气候变暖和环境的恶化导致了基塘经济效益下降从而被淘汰,因此从乡土景观空间的视角上梳理了青田桑基鱼塘的生态遗产价值,建议在现有基塘景观地带部分保持传统的桑基鱼塘生产,重点以生态保护的方式结合现代手法延续这一农业文化遗产,进而对桑基鱼塘的生态遗产价值传
期刊
<正>桑基鱼塘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传统特色农业,但由于管理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自动化集成不高等原因,导致基塘面积日渐萎缩;针对上述问题现设计一款针对桑基鱼塘温度、湿度、溶解氧浓度等参数能自动检测与调节以及远程监控的系统。该系统具有结构稳定、精度高、高可靠性、灵活、易安装等特点;达到提高桑基鱼塘生产效率,缩短管理的时间,节约人力成本的目的;将桑基鱼塘打造成一个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绿色基塘。
期刊
目的 评价皮内免疫(intradermal,ID)部分剂量组分无细胞百白破-Sabin株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diphtheria-tetanus-acellular component pertussis and Sabin-derived 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DTacP-sIPV)的免疫持久性。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分别经ID部分剂量(
期刊
本文通过分析环境应急现状,指出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从多角度、全方位提升应急能力水平,使应急能力紧跟经济发展的需求。
期刊
期刊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