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尼尔·琼斯(Daniel Jones),英国著名语音学家,曾任国际语音协会主席,在国际音标的发展完善过程中起到过重要作用。一些有影响的论著认为他曾经参与制订了第一个国际音标表,例如岑麒祥《国际音标用法说明》(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57,上海)“重版弁言”中说:“国际音标是于1888年由国际语音学会拟定的,主要参加者有英国琼斯(Daniel Jones)、法国巴西(Paul Passy)、德国费埃托(W·Viëtor)、俄国谢尔巴(Л·В·Щерба)诸人”。赵元任先生的《语言问题》(1980年版第19-20页)在讲到国际音标时也认为:“现在通行的音标符号是从法国人Paul Passy,英国人Daniel Jones从19世界末叶起头提倡,渐渐成立通行的一套符号。”周殿福《国际音标自学手册》(1985年版第3页)也说道:“(国际语音协会)于1886年在英国伦敦成立。当时主持会务的人,有法国的P.Passy,德国的W.Viëtor,英国的D.Jones等人。”《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1988年版第118页,吴宗济、周流溪撰写)“国际音标(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条下介绍“国际语音字母”时写道:“这个方案由英国的H.斯维特倡议,由法国的P.帕西、英国的D.琼斯等人于1888年完成,发表在该协会的刊物《语音教师》上。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国际音标表。”
实际上,认为琼斯参与过最早的国际音标的制订是与事实完全不符的。
按,以丹尼尔·琼斯的生平不可能参与或倡议第一个国际音标表的制作。《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另列有“琼斯,D.”条,指出琼斯“生于1881年9月12日,卒于1967年12月4日”,1907年获得硕士学位,“1907年起先后任国际语音协会副秘书和秘书,1950~1967年任主席。”(第323-324页,周流溪撰写)此条所述生平没有错误。实际上,1961年9月12日在英国曾举行活动庆祝琼斯80岁华诞,并编辑有祝寿论文集,论文集由伦敦朗文公司于1964年出版。(论文集中收有赵元任先生的一篇论文)。按该论文集所附琼斯的论著目录,琼斯1907年才有论文及著作发表,时年算下来是26岁。如琼斯参与倡议或制订了1888年的国际音标表,则当时还不到7岁,显然于理不合,当然更谈不上1886年主持“国际语音协会”(当时叫“语音教师协会”)的成立。
事实上,国际音标(international alphabet)的想法最早是由丹麦的叶斯泊森(Otto Jespersen)于1886年提议的,但当时没有得到支持。随后才由法国的P.帕西、英国的H.斯维特、德国的费尧特(W.Viëtor)等在修改皮特曼(I.Pitman)和埃利斯(Alexander J.Ellis)1847年制作的英语音标的基础上形成初稿,其后经过小的调整,于1888年发表(参见罗常培、王均《普通话语音学纲要》2002年版第23-24页、《国际语音协会手册》Handbook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pp.194-196)至于丹尼尔·琼斯对国际音标的发展完善做出过很大贡献,则是琼斯1907年加入国际语音协会以后,曾长期担任国际语音协会会刊《语音教师》的编辑,后来又任国际语音协会主席,在国际语音协会中发挥过重大作用。
本文开头所引的很多著作及工具书均认为琼斯参与过第一个国际音标表的制订,这些文献都是介绍国际音标的主要资料或重要著作,传播范围很广,经常为人引用。然而关于琼斯参与国际音标制订的叙述都是错误的,后出论著如不探考,因袭沿用,便会转相传谬,误非为是,这是应该得到指出和纠正的。
(冉启斌 天津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300071)
实际上,认为琼斯参与过最早的国际音标的制订是与事实完全不符的。
按,以丹尼尔·琼斯的生平不可能参与或倡议第一个国际音标表的制作。《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另列有“琼斯,D.”条,指出琼斯“生于1881年9月12日,卒于1967年12月4日”,1907年获得硕士学位,“1907年起先后任国际语音协会副秘书和秘书,1950~1967年任主席。”(第323-324页,周流溪撰写)此条所述生平没有错误。实际上,1961年9月12日在英国曾举行活动庆祝琼斯80岁华诞,并编辑有祝寿论文集,论文集由伦敦朗文公司于1964年出版。(论文集中收有赵元任先生的一篇论文)。按该论文集所附琼斯的论著目录,琼斯1907年才有论文及著作发表,时年算下来是26岁。如琼斯参与倡议或制订了1888年的国际音标表,则当时还不到7岁,显然于理不合,当然更谈不上1886年主持“国际语音协会”(当时叫“语音教师协会”)的成立。
事实上,国际音标(international alphabet)的想法最早是由丹麦的叶斯泊森(Otto Jespersen)于1886年提议的,但当时没有得到支持。随后才由法国的P.帕西、英国的H.斯维特、德国的费尧特(W.Viëtor)等在修改皮特曼(I.Pitman)和埃利斯(Alexander J.Ellis)1847年制作的英语音标的基础上形成初稿,其后经过小的调整,于1888年发表(参见罗常培、王均《普通话语音学纲要》2002年版第23-24页、《国际语音协会手册》Handbook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pp.194-196)至于丹尼尔·琼斯对国际音标的发展完善做出过很大贡献,则是琼斯1907年加入国际语音协会以后,曾长期担任国际语音协会会刊《语音教师》的编辑,后来又任国际语音协会主席,在国际语音协会中发挥过重大作用。
本文开头所引的很多著作及工具书均认为琼斯参与过第一个国际音标表的制订,这些文献都是介绍国际音标的主要资料或重要著作,传播范围很广,经常为人引用。然而关于琼斯参与国际音标制订的叙述都是错误的,后出论著如不探考,因袭沿用,便会转相传谬,误非为是,这是应该得到指出和纠正的。
(冉启斌 天津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30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