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挑战及对策

来源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国际组织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主体和平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工作,但在联合国等重要国际组织中代表人数严重不足,职位普遍较低,不利于公共外交的开展和议事决策能力的提升。为加大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输送力度,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高校也积极建设相关项目、专业。然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对于国际组织实习项目、海外交换项目、国际交流研讨等产生了巨大影响。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愈发岳显,也暴露出目前存在的目标群体狭窄、师资力量不足、输送渠道受阻等问题。
其他文献
采用个案研究法,对4名大一年级学生进行了为期5周的课堂观察和半结构化访谈,对线上英语翻转课堂环境下,学生在行为、情感和认知上的参与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线上翻转课堂环境下,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行为、情感和认知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的参与度,但学习者均努力参与线上翻转课堂;多种因素对学生线上翻转课堂的参与度产生积极影响,包括学习者渴望获得认可,课前视频的趣味性,教师的鼓励,交流为主的授课方式以及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教师提升线上教学的授课效果。
作为现代中国最具圣贤气象的三大儒者——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在民族文化、民族精神遭西方文化挑战之际,秉持气节操守,赓续传统学术,从事了许多人文教化活动。梁漱溟建构起独到的人生哲学、文化哲学观和乡村建设理论,并尝试“为民族寻前途”,进行了乡村教育实践。熊十力重建儒学本体论,延续中国哲学中关于生命、道德与伦理的基本价值与基本精神。马一浮继承了儒家“复性说”,重新阐释了六经的内涵,以复性立人,传六艺之道,努力为国学传承与经典教育寻出路。三位先生在乱世中对中国文化的坚守和创新对今日建设具有中国气象的教育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