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故事有枝有叶、有滋有味

来源 :新锐阅读·初中高分作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un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题回放
   2020年江西省中考作文题:
   请以《好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型透视
   2020年江西省中考作文采用的是全命题作文,作文题目不存在审题障碍,完全是裸题,没有添加任何提示,简明干脆。命题富有生活气息,指向考生对生活的思考,可写的内容很多,人人都能写出故事。但要把这个故事讲生动、讲出层次,或者从故事中反映出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这就不太容易了。
   “好的故事”,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故事”,“故事”强调了文章应以写人记事为主,应该写成记叙文,如果写成议论文,就不太合适了。既然是“故事”,就要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来写,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要重点突出,最好能避免平铺直叙,故事能有点波折更好。当然这个“故事”,可以是写自己的,也可以是讲述他人的故事;可以讲述今人的故事,也可以讲述古人的故事;可以讲述一则故事,也可以是多个故事的组合。
   再来说说“好”,这是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所在。什么是“好”? “好”可以这样解读:①秀美、美好;②善良,优良;③交好、友爱、和睦;④勇敢、团结;⑤合宜、恰当;⑥有趣、快乐……它点明了故事的性质,是温暖美好的事件,是积极向上的事件,是勇敢无畏的事件,是善良有爱的事件……即便过去很久,想起来仍让人感受到温情、温暖,充满正能量。在立意选材时,要立足生活,拓宽思路,扩展思维,写出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写作前,不妨先思考这个故事为什么“好”,传递出怎样的“好”,怎样写才能表现出“好”。
  技法点拨
   打小我们都爱听故事,生动有趣的故事常常让我们废寝忘食。那么,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怎样写成的呢?
   一、抓住要素,写清楚
   写故事,就是记事。必须将故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这就涉及到我们常说的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因为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读者才能对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有个大致了解。然而,交代这6个方面内容不可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安排。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时间间接表示出来。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表达时间的词就用了“双腿瘫痪后”“天上北归的雁阵”“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又是秋天”等。
   为了让读者明白你所写的事,我们在动笔前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叙事性的文章,大多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记叙,这样写,可以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事件过程交代得清楚明白。当然,作文为了表达主题和阅读效果的需要,还可以运用倒叙或插叙。
   二、添加细节,写具体
   记事的作文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像记流水账一样。要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莫怀戚的《散步》一文写的是一家人散步的故事,写了散步前母子之间的对话,也写了散步中全家人发生的分歧。为了突出文章中心,自然略写了散步前的情景,而作者用了大量笔墨详细叙述了母亲和儿子产生的分歧,和“我”左右为难的尴尬处境,以及这个矛盾事件最终是如何化解的。详略的安排,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内容的详写离不开细节描写。托尔斯泰说:“艺术起源于至微。”这里的“至微”就是指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境界。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文中片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这个片段采用了细节描写,以“突然”“砸”“猛地”“摔”“狠命地捶打”等动作细节来表现“我”双腿瘫痪后脾气的暴怒无常;而以“悄悄地躲”“偷偷地听”“悄悄地进来”“扑过来抓住我的手”等动作以及“眼边儿红红的”等神态细节来表现母亲理解、担忧、焦急的复杂感情。如此细节的刻画,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引发了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一波三折,写生动
   文贵在曲,故事无波澜则无趣。要让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还需运用恰当的技巧,如欲扬先抑法、制造悬念法、巧设误会法、环境渲染法等方法,通过时起时伏、时缓时急的情节来展现人物复杂的性格和心理。这样的文章既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更符合人的心理需求,容易受到讀者的喜爱。例如《驿路梨花》一文,文章通过悬念和误会的安排来展开情节,三个悬念、两次误会,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之后,全文便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样的设计,使文章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融入情感,写真切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真情实感,只能给人一种矫揉造作的虚假的感觉,根本不可能使人感动。记事文章,只有融入了作者的真实感情,将情藏于事中,事情发展了,情感自然就能流露出来。还是以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为例,文章中这些句子:“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这些语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和对母亲的挚爱与怀念。文章正因为这真实真挚的情感而感人。
   一篇好的文章,如同一棵树,精心的选材给了这棵树优质的土壤;完美的立意给了这棵树美好的环境;清晰的叙述给了这棵树挺拔的枝干;真情的流露给了这棵树繁茂的枝叶。注意了这几个要素的结合,文章自然成了一棵生机勃勃、魅力无限的大树。   佳作工坊
  好的故事
   一考生
   早上,天空布满灰色的铅云。阳光躲在云层后面,这街道、天空阴暗惨淡。
   我骑车上学,想到早上的情景就来气。赖床一分钟,被责备;洗漱后没放好牙刷,被呵斥;雨伞忘带,又被斥责。
   突然,車子好像被磕了一下,接着后轮响起了“嗒嗒嗒”与地面摩擦的声音。我觉得不对,赶紧停下,一看后轮,瘪了!
   前面不远处有个修车铺。“师傅,没气了,麻烦修一下。”抬手看表,还有15分钟就上课了!我焦急地跺了跺脚。
   师傅走了过来,他的右腿有点儿跛,看了看车,说道:“胎破了,要补胎,至少要20分钟。小姑娘上学着急吧,先骑那辆备用的吧,有空过来换车就行。”师傅指了指旁边那辆车。
   顾不得了,对师傅说了声“谢谢”,我骑着车飞快地走了。
   “师傅,我来拿车啦!”走进修车铺,我四处张望,地上,摆放着各种工具和自行车零件。过了两分钟左右,修车师傅出来了,笑道:“来拿车了啊,小姑娘。”我看见他走路时,先迈左脚,随后右脚向外甩一下,着地后随即踮起脚,左脚紧接着又迈出一步……他大约50岁,灰色衣裤满是油污。我看见他头发灰白,黄褐色的脸上刻着皱纹,双手粗大,指腹皲裂。
   “嗯嗯,师傅多少钱啊?”
   “5元钱。”
   “好的。谢谢师傅!”我一边答应着一边掏口袋。可是,反反复复摸着口袋,钱还是没找到。我感到脸上火辣辣的。
   “师傅,钱可能是掉了。能打电话让我妈妈送过来吗?”我硬着头皮小声请求。
   “干嘛这么麻烦,下次再给就行了。“师傅微笑道。我感觉那声音是那么亲切,那样温暖。
   “师傅,来看看这车是哪里出问题了。”门外一人道。
   “好,来了!”师傅一边对外喊,一边转头对我说,“快回家吃饭吧,钱下次带就好了。”
   我感激地看了看他,推起车子走出店门,骑车奔向学校。
   天边,晚霞铺满天空,金黄灿烂。阳光照在我的身上,也照进我的心里。
  名师点评
  文章回忆了自己上学路上自行车爆胎,遇到了一位热心、善良的修车师傅,让自己感受到的温情。故事并不新鲜,却读来饶有兴趣。主要是因为小作者叙述故事一波三折:着急上学,结果车轮瘪了;以为要迟到,师傅借“我”自行车;没钱付修车费,师傅宽容地笑了。这样的情节安排,让原本一件平常的事,多了一份趣味。同时文章开篇和结尾处的景物描写很好地烘托了气氛和人物的心情,互相呼应,结构圆满。还值得称道的是,文章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细腻传神。行文抓住修车师傅的外貌、衣着、神情、动作等进行细致刻画,展现了一位勤劳、坚忍、乐观、热情、善良的普通人形象,使这一形象具体生动,真实可感。
其他文献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是柳永的选择。   柳永,又名柳三变,因在家中排行第七,故又称柳七。柳永这个人有陆海潘江之才,也自视甚高,就去考了科举。可惜的是,柳永没能像孟浩然那样“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是铩羽而归。他应该没有想到落榜这种结果,便选择写一阕词来抒发自己的感慨。“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在
期刊
那是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周末下午,我孤独地走在校园里。校园里热闹非凡,但我的心里却空落落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每年也回不了几次家,更别说是到学校来接我了。看着别的同学一到周末,家长都开车接送,我心里无比羡慕。   咦,那是谁?!   学校大门边上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我不敢相信,揉着眼睛,疾步往前走去。是他,真是他,是爸爸!   我的眼泪委屈地滴落下来。   爸爸一把拉住我的手,爱怜地为我
期刊
《秋日私语》的微凉,《渔舟唱晚》的清新,《天空之城》的悲伤,但我更爱《赛马》的激昂、《良宵》的韵律。   一缕紫檀飘香,一把二胡悠悠。   二胡,我的爱好。有些古老,又有些神秘,让人有些捉摸不透。   初学二胡,那是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   在学二胡之前,我还学过钢琴,但也只是心不在焉地混了6年,妈妈被我气个半死,却不知为什么又让我改去学二胡。   大概是因为那时,班里一个挺受欢迎的同学
期刊
德国作家蒙森曾经说过:“我最喜欢的是生命由种种经验而千锤百炼。”生命可能有不同的经历,但要受人喜欢,它得经过千锤百炼。当然,千锤百炼不一定非得是灾难的考验、战火的洗礼,有时平淡的生活、恶劣的环境,也是生命的磨砺——  时文赏析   于永生的《长在房顶上的树》是一篇语言朴实而意味隽永的散文。文章开篇就告诉我们:有那么几株树,就长在作者楼房北边对面的储藏室房顶上,“不知它们是风吹来的还是鸟衔来的种子
期刊
“大唐有了你,真的很繁荣。”电影《妖猫传》中的杨贵妃是这样评价他的。这看似夸大其词的评价用于他,却显得实至名归。的确,若是没有了他,中国文学史上,会失掉怎样绚烂的一笔?   他是一个“狂人”,狂得敢在沉香亭内让皇上最宠爱的贵妃为他磨墨,让朝廷中权势最大的高力士替他脱靴,狂得敢在皇上贬他时,吟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狂得敢在以皇权为大的社会背景下桀骜不驯地说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
期刊
今天早上我走在路上居然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600块钱,还有失主的证件。   最重要的是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本人经常丢东西,钱包里的钱送给你了,把证件还给我就行了。手机号码也写上了。都到这份儿上了,我就按照号码打过去了。   結果只听对方弱弱地说:“这手机我也是刚捡到的。”
期刊
“妈,我马上下地狱啦,一会儿就到家。”   “下地铁就可以了啊,孩子你别太猛。”   哎呀,這该死的输入法!
期刊
如果说人生就像一条彩石铺成的石子路,那么这条路上总会掺杂细沙碎石。哦,那是烦恼凝结而成的。我的心里一直念着数十公里外的一座小院,儿时的甜蜜在那儿悄悄朽成一堆思念的尘灰。   小院四四方方的,大概二十几平方米,水泥的墙根爬满了记忆的苔藓,将白墙的下半截全染成了天青色。墙根旁还长出了一小片生机勃勃的野草,开了几朵灰白的无名小花。那是我儿时最爱去的地方,我轻轻摘一朵小花放在手心,小心翼翼地捧着晒太阳。
期刊
我昨天走路时踩钉子上了,到医院打破伤风疫苗,今天不巧,走路又踩钉子上了……   去医院,我问大夫,还用打疫苗吗?   大夫回頭瞅瞅我说,不用了,有那闲钱你看看眼睛去吧!
期刊
在我們宿舍里,大家都懒得去打开水,于是我杯子里的开水总被人偷喝,我就用涂改液在杯子上写了“别喝”两个字。   但是水还是不断减少。   某天吃完药,剩两片我不想再吃了,就顺手扔杯子里了。   第二天早晨我刚从床上坐起来,就听见我宿舍的同学用低沉的声音幽怨地说:“够狠的啊,你还下药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