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在脂肪乳剂减轻大鼠布比卡因心脏毒性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在脂肪乳剂减轻大鼠布比卡因心脏毒性中的作用。

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5只,体重300~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假手术组(Sham组,n=5)、布比卡因组(B组,n=20)和脂肪乳剂组(L组,n=20)。经20 s静脉注射0.4%布比卡因30 mg/kg诱发心脏停搏,制备心脏毒性模型。复苏时,L组静脉注射20%脂肪乳剂5 ml/kg,B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负荷量5 ml/kg,随后均以1 ml·kg-1·min-1速率静脉输注3 min。记录大鼠成功复苏和自主循环恢复(ROSC)120 min末生存情况。ROSC后每10 min记录SBP、HR、MAP、RPP、复跳后各时点RPP与基础值的比值(RPPh);记录开始给药到心脏停搏时间(To)、心肺复苏开始至出现第1个自主心跳的时间(Ts)和心肺复苏开始至ROSC出现的时间(Tr)。于ROSC 120 min时处死大鼠,取左心室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及胞浆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 c)的表达;RT-PCR法检测Bax mRNA和Bcl-2 mRNA的表达;观察心肌超微结构。

结果

与Sham组比较,B组Bcl-2及其mRNA和线粒体Cyt c表达下调,Bax及其mRNA、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和胞浆Cyt c表达上调(P<0.05)。与B组比较,L组复苏成功率和生存率升高,Tr缩短,ROSC后SBP、HR、RPP和RPPh升高,Bcl-2及其mRNA和线粒体Cyt c表达上调,Bax及其mRNA、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和胞浆Cyt c表达下调(P<0.05),To与T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病理学损伤减轻。

结论

脂肪乳剂减轻大鼠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机制可能与抑制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环境中三氯生暴露对女性月经及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三家三甲医院的生殖中心招募480名因男性不孕或输卵管因素不孕前来就诊妇女,检测其尿液标本中的三氯生水平,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研究三氯生暴露与月经失调、窦卵泡数和基础内分泌激素之间的相关性,并初步探讨三氯
目的建立高灵敏的可鉴定单个精子细胞、卵子细胞遗传性别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方法通过对单个精子细胞、卵子细胞性染色体上的重复序列(Rhox基因、Rbmy基因)的PCR扩增,借助扩增后熔解曲线或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别其遗传性别。结果多重PCR扩增后熔解曲线和电泳结果皆显示该PCR体系可稳定扩增单个精子细胞、卵子细胞DNA并应用于遗传性别鉴定,与传统方法比较,其可扩增单个精子细胞(PCR扩增检出率
目的研究尼古丁对小鼠精子顶体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品系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尼古丁组(n=20)和对照组(n=20),尼古丁组每日腹腔注射0.2 mg/100 g尼古丁,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处理5周;采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方法检测尼古丁处理前、后的精子RNA转录组表达水平。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验证测序结果,将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试剂盒测定顶体酶活性,
目的探讨与分析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的绝经症状和焦虑与抑郁的精神状态。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取基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科门诊确诊随访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患者63例为POI组,选取同时期就诊的35~40岁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同时期就诊的45~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发病率逐年升高,日益年轻化。高级别CIN为宫颈癌明确的癌前期病变,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据统计,宫颈癌每年新发病例约50万,其中中国占比约1/3,约5万女性死于此病。根据目前的医疗环境,CIN可被早诊断、早治疗,并能尽早预防其演变为宫颈癌。宫颈锥切术是治疗高级别CIN的主要手段,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可导致痛经、慢性盆腔痛和不孕等症状,严重影响育龄期女性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近年来EMS的发病率日益上升,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随着对自噬与EMS关系的不断深入了解,研究显示参与自噬调控的重要基因Beclin1与EMS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就Beclin1基因在E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探索EMS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提供线索。
输卵管绝育术是目前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避孕方法之一。然而,对于输卵管绝育术后因种种原因要求恢复生育能力的妇女,则面临2种不同的医疗选择:输卵管复通手术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在临床实践中,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进行合理正确的选择。这需要我们从妊娠结局、预后影响因素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比较,从而
蛋白质糖基化修饰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翻译后修饰方式之一,经修饰后的蛋白质、脂类参与受体激活、信号传递等生命过程。而胚胎植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胚泡和母体蜕膜细胞表面众多糖相关分子与配体相互结合,并需要各种激素以及众多细胞因子等在母-胎界面相互影响、调节从而完成正常的胚胎植入。目前已知,滋养层细胞表面糖基化修饰异常可导致胚胎植入失败。综上,本文将对滋养层细胞表面糖相关分子调控胚胎植入的研究进展进
目的评价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性小体活化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细胞以4×104个/ml密度接种于96孔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48):对照组(C组)、LPS组(L组)、LPS+HO-1 siRNA组(L+HO-1 siRNA组)和LPS+Con siRNA组(L+
目的评价大鼠持续性术后痛形成时脊髓p38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与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的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 g,2月龄,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10):假手术组(S组)、假手术+溶媒二甲基亚砜(DMSO)组(D组)、假手术+GRK2降解抑制剂MDL28170组(M组)、持续性术后痛组(PPP组)、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