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奇功餐桌外

来源 :烹调知识·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yy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多年前染上收藏筷箸之癖,对这两根小玩意产生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别人对筷子也许毫不介意,吃饭时把它从筷笼中抽出来,餐毕随手一丢,不吃饭谁也不会想起它。可我不同,作为一个民俗学者,收藏筷箸不仅仅是玩赏,更主要去研究它、探索它。
  不知道其他人注意了没有,我发现筷子不但在餐桌上有夹、拨、撕、扒、撮、戳等作用,而且离开餐桌也同样具有多种功能。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蒸蛋羹时,把鸡蛋敲开放在碗中,第一道工序就是把蛋黄搅碎。如今国外的打蛋器虽已传入都市,而我们还是多用筷子作搅拌,因为这极为方便。
  
  上海有种风味小吃叫“糖粥藕”,制作时筷子又发挥作用,先切开藕节,每节藕都有六七个小孔,要把孔中填满糯米,孔小且深,手指无用武之地,只有靠筷子一点点把糯米塞满藕孔。这样加糖煮起来才解馋。
  山东沂蒙山区的临朐县,人们爱吃油炸蝎子,可是山蝎尾部有毒腺,要是被它的尾钩螯一下,立即疼痛难忍。怎样才能捉蝎子不被螯呢?最好的武器就是竹筷。当人们在沟壑石堰缝里发现蝎子,便悄悄用竹筷一夹,然后将活蝎子放进瓶中,塞好瓶口。带回家即可油汆尝鲜了。当然油炸蝎子时,筷子在油锅中也可大显身手。
  我国北方春节蒸白面馒头,有点红点的习俗。给白馒头点大红吉祥痣,竹筷是最理想最方便的工具。
  制作水晶肴肉,筷子又别有一功。在选好前猪蹄,洗净、去骨、剖开后,用尖头筷(日本式筷箸)在肉面上戳一排小洞,再均匀地撒上盐、花椒和少许硝水,然后把肉卷起压腌待用。用尖头筷戳洞切不可忽视,这样盐味可渗透洞中,不然水晶肴肉不入味。
  上海崇明岛有一种特产——金瓜,制作这种类似海蜇风味的瓜儿,方法很特别,筷子成了不可缺少的巧妙工具。《素食说略》载:“瓜……洗净,连皮蒸熟,割去有蒂处,灌以酱油、醋,以箸搅之,其丝即缠箸上,借箸力抽出,以粉条甚相似。再加香油拌食,其脆美。”正因吃金瓜离不开筷子搅丝,所以上海人称这种瓜为“搅丝瓜”。
其他文献
壮族 春节的年饭要够初一吃的,叫吃“压年饭”,壮族第一餐吃甜食品,寓意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生活美好,甜蜜如意”,象征家有余粮。这种传统食品——米花和糯米饼,不但清甜可口,而且外观极美。米花是将糯米浸泡后蒸熟,放在户外晒干,再置于石臼内,掺入大米粉,把米粒捣成扁平状,然后放在锅内炒,即成为雪白洁净的米花。将米花与黄糖片放在锅内煎煮以后,倒入涂有花生油的木格子里,用干净的圆木棍滚压平整,等晾干后切成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