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海面溢油

来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j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快速了解和掌握海面溢油的种类, 以便采取应急措施, 提出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模式识别鉴别海面溢油的方法. 自行配制了56个汽油、柴油、润滑油的模拟海水样品, 用有机溶剂萃取出海水中的溢油后记录其近红外光谱, 将原始光谱进行多元散射校正(MSC)和Norris一阶导数平滑预处理后, 在主成分分析(PCA)提取不同种类溢油样品特征的基础上引入马氏距离建立溢油样品的识别模型. 研究了光谱预处理对溢油鉴别的影响; 探讨了马氏距离阈值的确定. 结果表明, 主成分分析可将原始数据压缩而马氏距离判别可给出离群点的阈值, 本文建立的校正模型能正确判别浓度在0.4 μL·mL-1以上的溢油类别, 为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校正模型进行海面实际溢油样品的分类提供了思路.
其他文献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在现实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这一模型本身存在着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当一个用户同时激活一个或多个角色可执行的所有任务时,如何才能确定任务执
在凯里地区普遍分布着寒武系白云质灰岩、白云岩 ,但在工程勘察中发现 ,在寒武系下统杷榔组页岩之上局部存在与白云质灰岩相近的地层———石灰华 ,分析研究石灰华的工程特征
通过离子交换方法制备不同Fe含量的Fe-Al柱撑膨润土,并且研究了其作为非均相Fenton催化剂降解橙黄Ⅱ的性能.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比表面积(SBET),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
通过对砷的富集形态变化和亚细胞分布研究,揭示条斑紫菜中砷的区隔化效应及其对砷的解毒机理。将活体条斑紫菜分别暴露于0.05,0.1,0.5和1.0 mg/L的亚砷酸根(AsO33-)和砷酸根(
真核生物细胞核内有类似于细胞区室(compartment)的亚结构,称为核区室(nuclear compartment).核区室主要分为两类:染色体域(CT)和染色质间区室(IC).核仁也是一种经典的核区室
背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否在体外和体内微环境条件下衍生为卵母细胞,对女性生殖的维持及卵母细胞的再生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进一步验证体外微环境类胚体对脐带间充质
以稻草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含氯生物质模化物为对照,通过管式炉、热重红外联用以及理论计算,对生物质中无机氯的热解析出机制进行探索。管式炉热解试验表明:低温下(200~60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0(CK)、20( A1)、40(A2)和80(A3)g/盆不同量银木凋落叶在土壤中腐解不同时间(30、40、50、60、70d)后对受体植物小白菜株高、叶面积、生物量及几种抗性生
综合研究了钢铁企业整个能源系统,根据用户的不同性质设计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法(MILP)对其煤气分配进行优化从而达到全局成本最小化,解决了钢铁企业副产煤气短时间不平衡问题
Radiative imaging of combustion flame in furnace of power plant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combustion diagnosis.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ethod f